健康與體育領域三上第五單元教案
領域/科目 | 健體 | 設計者 | ||||||||
實施年級 | 三上 | 教學時間 | 320分鐘 | |||||||
主題名稱 | 貳、運動真快樂 | |||||||||
單元名稱 | 五、好玩的墊上運動 | |||||||||
設計依據 |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1c-II-1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1c-II-2認識身體活動的傷害和防護概念。 2d-II-2表現觀賞者的角色和責任。 3d-II-1運用動作技能的練習策略。 4d-II-2參與提高體適能與基本運動能力的身體活動。 | 總綱與領綱之核心素養 | 健體-E-A1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 ||||||
學習內容 | Ia-II-1滾翻、支撐、平衡與擺盪動作。 | |||||||||
融入議題與其實質內涵 | ‧安全教育 安E4探討日常生活應該注意的安全。 安E6了解自己的身體。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無 | |||||||||
教材 | 南一版健康與體育第五冊〔三上〕主題貳第五單元 | |||||||||
教學設備/資源 | 軟墊、大軟球(至少3顆)、斜坡木箱、膠帶、平坦安全的場地、一面牆、素養評量單。 | |||||||||
學習目標 | ||||||||||
|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評量方式 | ||||||||
【活動1:安全的墊上運動】 ㈠準備活動 ⒈集合學童整隊、點名,並指導學童布置場地。 ⒉教師帶領學童進行熱身活動,尤其是手臂、大腿、手腕、腳踝等部位,亦可利用跑步來熱身。 ㈡發展活動 ⒈帶領學童體驗躺在軟墊上,如何進行身體伸直滾翻;若是無法自行滾翻,由教師或同學協助滾翻。 ⒉帶領學童體驗躺在軟墊上,如何進行身體團身(雙腳內縮)滾翻;若無法自行滾翻,由教師或同學協助。 ⒊教師引導學童進行討論 ⑴進行墊上運動時,需做哪些準備?(不要配戴任何物品、脫鞋進行活動、墊子擺放要密合) ⑵請學童感受一下,進行滾翻時,身體哪些部分需要用力?(利用腹部或是全身的力量) ⑶請學童討論身體伸直滾翻和團身滾翻有哪些不同? ⑷進行活動時,若是墊子因學童滾動而分開,要隨時將墊子復原成密合狀態,以維護安全。 ㈢教師歸納 ⒈滾翻是身體重心不斷轉換的動作,身體動作的敏捷度,可以讓自己在不小心跌倒時瞬間反應,不容易受傷。 ⒉滾翻會運用身體各部位力量,平時要多鍛鍊身體肌肉的力量及身體動作的靈活度。 ~第一節結束/共8節~ 【活動2:墊上玩遊戲】 ㈠熱身活動:教師帶領學童進行身體各部位的熱身活動,如手臂、大腿、手腕、腳踝等部位,亦可利用跑步來熱身。 ㈡發展活動 ⒈平衡真好玩:準備大軟球放在墊上,請學童趴在軟球上保持平衡,看看誰撐得久,不掉下來。 ⒉轉圈圈:讓學童趴在軟球上保持平衡後,用雙手撥動墊子的力量,讓自己及球轉圈,看誰先轉一圈,轉動的方向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亦可以計算秒數的方式,來進行比賽。 ⒊討論活動:藉由趴在軟球上的活動,體驗身體在墊上運動的心得。 ⑴趴在軟球上時,要如何維持平衡?是不是可以嘗試不同姿勢或動作?可以請完成動作的學童發表看法。 ⑵身體無法撐在軟球上保持平衡的可能原因是什麼?教師可請操作失敗的學童發表他的原因及感受。 ㈢教師歸納:無法撐在軟球上保持平衡或順利轉動軟球,可能是身體重心不對或是手臂的力量不夠。多利用時間練習,可以體驗身體重心的位置,並增加手臂的力量。 ‧動物闖關趣 ㈠教師帶領學童進行熱身活動,尤其是手臂、大腿、手腕、腳踝等部位,亦可利用跑步來熱身。 ㈡本學習活動可以當成闖關方式,循環進行海豹行→毛毛蟲→兔跳→螃蟹行。 ⒈海豹行:雙手伸直撐在軟墊上,雙腳背貼在軟墊上,雙手向前移動,模仿海豹向前爬行。 ⒉毛毛蟲:雙手趴在軟墊上撐住,雙腳合併微屈膝腳跟離地,雙手不動,雙腳同時往前移動,接著換雙腳不動,雙手往前移動,練習身體撐的感覺。 ⒊兔跳:雙手撐地成蹲姿,重心朝前,雙腳往後上跳,接著落地恢復蹲姿。 ⒋螃蟹行:雙手向後伸直撐在墊上,雙腳站在軟墊上,利用雙手雙腳橫向移動,像一隻螃蟹橫行。 ㈢討論活動 ⒈像海豹一樣撐在墊子上時,要如何前進?能嘗試不同姿勢或動作嗎? ⒉請完成動作的學童發表如何撐在墊子上,用雙手往前移動。 ⒊像螃蟹一樣雙手雙腳反向撐在墊子上時,要如何前進?是不是可以嘗試不同姿勢或動作? ⒋進行練習這些動作時,怎麼維持身體重心來保持平衡與同學們分享。 ㈣教師歸納:無法在墊上移動得很順利,可能是身體重心不對或是手臂的力量不夠。多利用時間練習,可以體驗身體重心,並增加手臂的力量。 ‧蠍子打招呼 ㈠兩人雙手、雙腳撐在墊子上。 ㈡向後抬起左腳或右腳,像蠍子般抬高尾巴,與同學打招呼。 ‧烏龜翹 ㈠指導學童兩人一組面對面,雙手雙腳撐在軟墊上,一開始猜拳決定誰先出手或腳。 ㈡當對方與自己出同一邊的手或同一邊的腳,則獲得勝利。 ㈢可以自由變換猜拳方式,讓遊戲變得更有趣味,這個活動考驗學童的反應能力和身體支撐的平衡能力。 ㈣討論活動:在烏龜翹的活動中,如何較容易獲得勝利?(反應要快、身體肌力要鍛鍊) ~第二至四節結束/共8節~ 【活動3:滾翻前練習】 ㈠熱身活動:帶領學童進行熱身活動,尤其是手臂、大腿、手腕、腳踝等部位,亦可以進行跑步熱身。 ㈡發展活動 ⒈雙腳伸直倒立 ⑴將墊子及大軟球靠在牆邊。 ⑵教師指導學童趴在軟球上,雙腳踩在牆上慢慢往上爬後伸直,體驗雙手撐在軟墊上的動作,如身體倒立一樣。 ⒉抱膝搖籃 ⑴坐在軟墊上,雙手抱住膝蓋,身體往後滾動,當頭及肩膀碰觸到墊子後,回到原來姿勢,連續做5次。 ⑵可以讓學童試試滾動不同方向,體驗身體滾動不同方向,需要身體哪些部位肌肉的力量。 ⑶活動後請學童討論:活動中,如何讓身體容易回到原先姿勢? ⒊雞蛋滾 ⑴團身,雙手抱住雙腳,在墊上滾來滾去。 ⑵藉由身體在墊上滾翻的活動,體驗身體重心不斷改變的感覺。 ⒋我是神槍手 ⑴此活動可訓練動作的敏捷度。 ⑵請學童先做出高跪姿,選定前方目標,一手托著另一手瞄準目標後,單邊側滾,身體撐起來成高跪姿,再度瞄準目標,想像自己是電影中的特務舉槍射擊。 ㈢師生共同討論 ⒈在「抱膝搖籃」活動中,如何讓身體順利回到第一個動作? ⒉進行「雞蛋滾」的活動時,偏移了路線滾到墊子外面,該怎麼調整? ⒊在「雞蛋滾」的活動中,滾動時手會鬆開,無法抱住雙腳,該怎麼注意調整? ⒋在「我是神槍手」活動中,單邊側滾容易完成嗎?請學童發表看法。 ㈣歸納總結 ⒈練習這些動作時,要能運用自己身體的滾翻及移動能力完成各項動作。 ⒉進行身體移動及重心改變動作時,能保持身體平衡。 ㈤我做到了:經過練習後,請學童依自己的學習狀況作答。 ~第五至六節結束/共8節~ 【活動4:我是墊上高手】 ㈠準備活動:教師帶領學童進行手臂、大腿、手腕、腳踝等的熱身活動,亦可以進行跑步熱身。 ㈡發展活動 ⒈頸肩倒立 ⑴平躺於墊子上,面朝上,身體直體姿勢。 ⑵接著將雙腳盡量提高向頭後方,鼓勵學童盡量雙腳觸地,展現身體柔軟度。 ⑶雙手托住腰部離地,雙腳向上併腿伸直、高舉,腳尖向下壓。 ⑷雙手托住腰部,慢慢將雙腳放下。 ⒉前滾翻預備動作練習 ⑴教師在軟墊上貼一條膠帶做記號,學童練習前滾翻的預備動作。 ⑵請學童雙手撐在膠帶上,縮下巴,身體團身,眼睛看向肚臍。以此練習讓學童了解做前滾翻時的正確預備動作。 ⑶當學童熟練後,撕掉膠帶,請他們直接在墊上做做看。 ⒊斜坡前滾翻 ⑴場地布置:用一層跳箱、一塊踏板布置,再將墊子置於上面成斜坡,或用兩塊墊子疊起來,上面再放一塊長的墊子做成斜坡。 ⑵利用口訣「手撐好→縮下巴→看肚臍→抬臀部」,讓學童能清楚了解滾翻的動作要領。 ⑶讓學童站在斜坡上,雙手撐墊上,推蹬時團身順勢向前滾翻。 ⑷教師應提醒學童不要將頭部頂在墊子上,依靠頭部撐住身體重量,這樣的動作比較危險。 ⑸教師可在一旁輔助學童完成動作。 ㈢師生共同討論 ⒈斜坡前滾翻是否比較容易完成? ⒉若是同學害怕進行前滾翻動作,可以如何鼓勵他勇於嘗試? ‧前滾翻 ㈠教師說明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時,可請一位學童示範,教師在旁協助。 ㈡分解動作 ⒈雙手撐地與肩膀同寬,低頭縮下巴。 ⒉雙腳蹬地,身體縮成圓形滾動,頭部不要頂在墊子上。 ⒊頭、手輕輕推動以協助滾動,抱小腿縮短半徑。 ⒋團身滾動依後腦、頸、背、腰、臀和足底,順序觸墊。 ⒌重心移動,向上伸展腰部,雙手平舉成站姿。 ⒍最後直接完成前滾翻的連續動作。 ㈢師生共同討論 ⒈斜坡前滾翻動作與平面前滾翻動作,你覺得哪一種方式較容易完成? ⒉若是同學害怕進行前滾翻動作,可以如何鼓勵他勇於嘗試? ㈣活力存摺:請學童依學習滾翻動作時的情形,完成課本的活力存摺。 ㈤師生共同歸納:平時多練習並熟練滾翻動作,才能在緊急狀況做出保護的反應動作。 ~第七至八節結束/共8節~ | 40 120 80 80 | 能認真參與活動並實作表現 能認真參與活動並實作表現 能認真參與活動並實作表現 能認真參與活動並實作表現 | ||||||||
參考資料 | 南一版健體三上教師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