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變彎了?探祕折射的神奇現象

格式
docx
大小
18.34 KB
頁數
4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08,离现在 0 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小五年級康軒版自然2 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3 光有什麼特性與現象的教案設計

一、教學背景與分析

  1. 課程脈絡
    康軒版在光的單元會安排「光的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與透鏡、光學儀器、色散與顏色」等內容。活動 3(光的特性與現象)可以與這些主題接續起來,以學生已知的光的直線傳播與反射為基礎,讓學生進一步探究光的其他特性與日常現象。

  2. 學生先備概念與可能迷思

  • 教學重點與難點

  • 教學目標(建議)
    學生透過觀察與操作,能夠:
    a.
    描述光具有直線傳播、反射、折射、散射(漫反射)等特性。
    b.
    解釋日常光學現象(影子、鏡子反射、水中物體變位、彩虹等)與其背後的光特性。
    c.
    透過簡單實驗,驗證光的折射與全反射條件,並能繪製光線圖示。
    d.
    培養觀察、比較、記錄與反思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教學資源與準備

    類別

    項目

    備註

    實驗材料

    透明玻璃槽或透明水槽

    裝水使用,作折射實驗


    水、食用色素或墨水少量

    若要讓折射線更明顯


    雙凸透鏡(或簡易透鏡片)

    作透鏡成像實驗


    雷射筆或細光源(LED 光束)

    作光線路徑示範


    平面鏡、小鏡子

    演示反射與鏡像


    半透明材質板、白紙或磨砂玻璃

    演示漫反射


    塑膠板、亞克力板

    線路觀察用


    光線紙(或黑卡紙,割縫做光線劃線)

    畫出光線路徑

    輔助工具

    投影片、PPT、短片

    展示光的現象照片或動畫


    智慧板或白板

    繪製光路圖示


    學習記錄單

    學生做觀察記錄、繪圖與反思

    三、教學流程(建議 2 節課或分兩階段進行)

    以下是建議流程,可依實際時間調整。

    時間

    教學活動

    目的 / 教師引導重點

    一、導入 (10 分鐘)

    引發動機與情境設定

    - 問題情境:為什麼水杯裡的筷子看起來彎曲?為什麼魚在水裡看起來比實際更近?
    -
    請學生自由發表觀察並猜想可能原因。
    -
    接著說:「光在介質中是如何行進的?有什麼特性與現象?」

    二、探究活動 A:光的折射 (20 分鐘)

    實驗:水中光線折射觀察

    - 在透明玻璃槽中裝水,用雷射筆(或 LED 光束)從斜角射入水槽,觀察光線進水前後的偏折。
    -
    加入食用色素讓水微染色以使光束線條更明顯(若需要)。
    -
    請學生記錄入射角與折射角,用紙繪圖表示。
    -
    問引導:折射角大於還是小於入射角?為什麼?


    延伸操作:改變介質或角度

    - 更換不同介質(如:水、油、空氣)比較折射效果。
    -
    改變入射角度,觀察折射角的變化。

    三、探究活動 B:全反射 & 透鏡 (20 分鐘)

    實驗:光纖模型或水槽全反射

    - 利用透明水槽或亞克力板,讓光線在介質內以大角度射入界面,觀察是否發生全反射現象(若條件允許)。
    -
    或用光纖道具展示光在纖維內的「跳躍」路徑。
    -
    請學生繪製光線路徑。


    實驗:透鏡成像

    - 用凸透鏡對光源做成像,讓學生觀察實像或虛像的形成位置與特性。
    -
    請學生繪製簡單的光線示意圖。

    四、現象應用與討論 (10 分鐘)

    討論日常光現象

    - 出示幾張生活情境照片( 如:彩虹、魚在水中、鏡中的人、光纖通訊、相機鏡頭)
    -
    請學生嘗試用剛才的光特性(折射、反射、全反射、色散等)來解釋這些現象。
    -
    分組分享與彙整。

    五、整理與延伸 (5 分鐘)

    總結、繪製概念圖與反思

    - 請學生填寫光的特性表格(直線、反射、折射、全反射、散射 / 漫反射、色散)
    -
    請學生寫一句話或畫圖表達他最印象深刻的現象與原因。

    若時間充裕,可安排學生回家觀察生活中光的現象(例如鏡子反射、玻璃窗折射、CD 光的色散等),下節課分享。

    四、評量設計

    1. 形成性評量(課中觀察與回饋)

  • 總結性評量(課後作業 / 測驗)

  • 延伸探究 / 拓展任務

    五、注意事項與教學策略建議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