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師院實小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自然領域
學生基本課程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三年級〈牛頓版〉 設計者:三年級自然教師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能知道及理解科學概念 | 1理解有光才能看見東西 2.知道光是直線前進的 3.知道光會產生反射、折射及色散現象 4.理解水有三態變化 5.知道操作酒精燈的正確方法 6.理解毛細現象 7.理解虹吸現象 8.理解連通管原理 9.知道影響天氣變化的要素 10.知道直筒容器適合作為直接測量雨量容器 11.認識百葉箱的設置要點 | 筆記 習作 簡單口頭問答 紙筆測驗 學習單 |
能具有觀察、比較分類與度量的能力 | 1.透過實地操作,發現有光才能看見東西 2.能利用雷射光等方法,理解光的直進特性 3.能透過鏡子遊戲,畫出光的反射路徑 4.察覺光線經過不同物質的交界面會產生折射現象 5.能運用材料、裝置,發現光折射時,會有放大、縮小 、變形等現象 6.察覺光經過水或玻璃會產生色散現象 7.能選擇適當地點,正確操作溫度計,比較溫度的高低 8.能正確操作指南(北)針及風向計來觀測風向 9.能使用簡易儀器或自製觀測工具,觀測及記錄天氣變化 10.能運用數字及簡單符號表示觀測天氣結果 11.能從電話、報紙、網路與媒體獲得天氣資訊 12.能利用虹吸現象,解決生活問題 13.能利用連通管來測量水平 14.能辨別不同天氣的特殊景象。 | 簡單口頭問答 紙筆測驗 實地觀察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作評量 學習單 |
察覺日常生活中運用到許多的科學概念 | 1.能察覺生活周遭很多設施,利用光的特性讓生活更便利 2.能具體舉出生活上有關光折射現象的事物 3.能利用不同的器材、方法,製造彩虹 4.能描述不同光所傳遞的訊息 5.能了解光在生活上的應用及重要性 6.能察覺雲的變化和天氣有關 7.能使用簡易工具,測量雨量 8.察覺毛細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9.察覺虹吸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10.能具體舉例說明生活中水的三態變化 | 紙筆測驗 實地觀察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學習單 |
主動探討科學現象並享受其樂趣 | 1.能認真參與討論,主動參與合作 2能運用光的特性,自製光的玩具 3.能欣賞別人的作品,並提供改進意見 4.能養成主動且耐心關心天氣的習慣 5.透過觀測天氣活動,培養耐心觀測的科學態度 6.分享觀測天氣的記錄與心得 | 實作評量 成品展示 簡單口頭問答 紙筆測驗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學習單 |
四年級〈牛頓版〉 設計者:四年級自然教師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能知道及理解科學概念 | 1理解月亮東升西落,月相的改變是有規則性的。 2.知道水生植物的外型特徵與生長位置。 3.知道水生動物的外型特徵與運動方式。 4.理解物質的「溶解」性質。 5.理解物質的「導電性」。 6.理解通路的概念及影響通路的因素。 | 實際觀測 資料蒐集 口頭分享 學習單 觀測記錄 實驗操作 紙筆測驗 |
能具有觀察、比較分類與度量的能力 | 1.能運用現成工具或自設工具,觀測並記錄 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及仰角變化。 2.能討論與設計實驗,證明水生植物有適合 在水中生活的特殊構造(例如布袋蓮的氣 囊、蓮花的氣洞)。3.能透過鏡子遊戲,畫出 3.能觀察不同種類的水生動物,比較牠們的 外型與運動方式。 4.能設計實驗證明物質的溶解是有限的。 5.能透過操作活動,找出影響溶解量的因素 6.學習利用簡單的量化概念表示物質的特性。 7.能運用材料實際操作不同的「電路」形式。 8.能透過操作活動,知道不同物體的導電能力不同。 | 資料蒐集 實作評量 觀察記錄 參觀記錄 小組討論 實驗設計 口頭問答 |
察覺日常生活中運用到許多的科學概念 | 1.能應用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傳達月亮變化過程的技能。 2.能觀察月相及位置,判斷方位。 3.自行設計觀察水生植物載重情形的實驗。 4.能應用溶解的特性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5.能正確推理農曆日期和月相變化的關係 6.能認識生活中各種不同種類的電池及用途 | 紙筆測驗 實地觀察 觀察記錄 實驗設計 學習單 |
主動探討科學現象並享受其樂趣 | 1.透過長期觀測月亮活動,培養耐心觀測的科學態度。 2.分享觀察水中生物的紀錄與發現。 3.能透過觀察月亮的明暗面,發揮想像力, 4.能運用電的特性,自製電的玩具,培養應用科技的能力。 | 實作評量 觀察記錄 成品分享 |
五年級〈南一版〉 設計者:譚偉明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能知道及理解科學概念 | 1.理解四季太陽軌跡的變化。 | 紙筆測驗 課堂表現 習作 學習單 口頭發表 |
2.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 | ||
3.知道眼球的聚焦構造與功能。。 | ||
4.理解不同種類的礦物有不同的特性與可辨識的特徵。 | ||
實驗設計能具有觀察、比較分類與度量的能力 | 1.運用現成工具或自設工具,觀測並記錄太陽在天空 的方位及仰角變化。 | 資料蒐集 實作評量 觀察記錄 參觀記錄 小組討論 實驗設計 |
2.討論與設計實驗,覺察植物由根部吸收水分,由莖輸送到葉,再由葉蒸散出去。 | ||
3.提出鏡片的折光可能影響眼球聚焦的推論,再以眼球模型戴眼鏡來驗證。 | ||
4.經由操作水流實驗,察覺水流具有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 | ||
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 1.應用太陽軌跡的變化過程,說明四季的不同。 | 口頭發表 討論 實驗設計 |
2.覺察環境中的光照、溫度、濕度、土壤等因素,應用於照顧植物上。 | ||
3.以實驗所得解釋近視、老花眼球病變,可靠眼鏡來矯正視力。 | ||
4.應用不同特性的岩石和礦物在日常生活中。 | ||
能與他人分工合作並分享成果 | 1.透過太陽觀測活動,培養耐心觀測的科學態度。 | 實作評量 觀察記錄 成品分享 |
2.分享觀察植物生長的紀錄與發現。 | ||
3.透過觀察凹凸透鏡的特性,發揮想像力, | ||
4.透過流水實驗的觀察,培養愛護美麗大地的能力。 |
六年級〈南一版〉 設計者:黃鳳琴、劉亮伶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能知道及理解科學概念 |
| 簡單口頭問答 紙筆測驗 資料蒐集整理 紀錄 口頭報告 書面報告 習作 學習單 |
能具有變因控制、解釋資料推理及實驗設計的能力 |
| 簡單口頭問答 紙筆測驗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資料蒐集整理 紀錄 口頭報告 書面報告 習作 學習單 |
能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有計劃地去處理問題 |
| 簡單口頭問答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資料蒐集整理 口頭報告 書面報告 習作 學習單 |
能具有求真求實的態度 |
12. 能仔細調查某一個颱風形成的經過。 | 簡單口頭問答 紙筆測驗 操作評量 實驗評量 實地觀察 實作評量 紀錄 口頭報 書面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