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四「植物體內的輸送管道」教學教案與活動指引

格式
doc
大小
39.5 KB
頁數
3
上傳者
Custom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11-16,离现在 20 34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活動四「植物體內的輸送管道」活動指引


一:教學重點

1本活動主要完成的能力指標是:

2-4-1-1

2-4-2-1

1-4-4-2


2本活動主要藉由顯微鏡做實物觀察,了解認識維管束的特色,統整構造與功能的關係;並熟練顯微鏡的使用,練習徒手切片的方法。


二:教學資源(資料、時間、器材)

1器材:草本(如芹菜、藿香薊等),刀片、顯微鏡。


2時間:一節(45)

3.使用說明

1)本活動建議以校園植物為對象,增加學生對身邊生物的認識。






























4.教學示例

活動四「植物體內的輸送管道」之教學示例

活動四「植物體內的輸送管道」的教學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要觀察植物內部的構造最好使用顯微鏡觀察,使用顯微鏡觀察時,要先把莖、葉切成薄片,而且最好能先將要觀察的部份標記出來,所以要討論的問題包括:

  1. 使用哪一種材料較易觀察、較好切?

  2. 如何做染色?

  3. 怎麼做莖或葉的切片?

  4. 如何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5. 要觀察哪些重點?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在開始學習活動前,老師可以做示範,以協助學生進行操作:

1)教師示範徒手切片

(含莖橫切、縱切的作法及葉的橫切)

2)教師複習、並指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3)說明學生已經紅色墨水染色的部位即是運輸管道稱為---維管束

4)比較維管束和周圍的普通細胞在大小、形狀上有何不同。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1)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畫下來)

2)在活動紀錄中,設計問題討論:根據觀察結果,說明維管束構造的特色並推測他的功能。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提出問題激勵學生思考,如:

根內是否也有維管束?該如何觀察?

木本植物的維管束是否和已觀察的植物相同?


【適當時機進行評量】

指導學生進行活動紀錄,及顯微鏡觀察結果的描繪。



1)本觀察可以使用解剖顯微鏡或複式顯微鏡,但以複式顯微鏡放大倍數較大,較易做比較,尤其是橫切面時,還是以複式較合適。

2)本活動建議以觀察情境察覺問題所使用的經紅墨水染色的芹菜做為材料,因芹菜最方便取得,而且易做切片觀察,尤其是大型的美國芹菜或莖部較明顯的芹菜(俗稱芹菜管),維管束更明顯;其餘材料如非洲鳳仙花,藿香薊,鬼針草等草本植物也可以,盡量以校園或路邊易取得的材料為主(木本植物在切片時難度較高)。

3)橫切縱切的作法請參考活動紀錄上的說明,老師最好先熟練切法,若學生切不好時,能適時給予指導。

(附錄四---活動紀錄四)


5.附錄部分

活動紀錄之活動四:「植物體內的輸送管道」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