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 |
生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節
生物體內的恆定性對生物生存具有很重要的影響。當生物感受到環境的刺激時,會利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或其他的方式來協調身體各部位的機能,使個體適應環境生存下去。
設計者:陳姿妙 台南縣立新化國民中學
內容: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三)主題探討活動
(四)各活動有助於科學智能培養之一覽表
(五)模組之學習成就評量
二、模組內各項活動之教學示例
認識受器
受器的限制
認識神經系統
「意識行為」與「反射行為」
訊息傳導
認識內分泌系統
認識不同生物的呼吸構造
呼吸作用
呼吸運動
排泄作用
體溫調節
水分調節
血糖的調節
使用說明:
本模組是由一連串探究式活動所串聯,期望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查資料、小組討論學會生物調節生理的機制。教師可依教學的需要增添、刪減活動,也可更改或增加探究的方法。在進行活動時,教師可依教學情境或學生的狀況來決定活動進行的方式。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生物體的恆定性與調節
(二)「生物體的恆定性與調節」教學模組活動項目一覽表
選用 | 項目 | 活動方式 | 內容 |
認識受器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受器的限制 | 實作、討論 | 活動設計、學習單 | |
認識神經系統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意識行為」與「反射行為」 | 閱讀、實作、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訊息傳導 | 閱讀、實作、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認識內分泌系統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認識不同生物的呼吸構造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呼吸作用 | 實作、討論 | 活動設計、學習單 | |
呼吸運動 | 實作、討論 | 活動設計、學習單 | |
排泄作用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體溫調節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水分調節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
血糖的調節 | 閱讀、討論 | 閱讀資料、學習單 |
(三)主題探討活動
此模組設計共有「刺激與反應」、「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恆定性」三個主題。
「刺激與反應」教學活動流程 | 說明 |
<活動一>刺激與反應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請學生自由發表舉例說明人類運用哪些器官或構造,可以察覺身體內外環境的變化。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請小組根據蛇的舌頭、昆蟲腳上的味毛、昆蟲的觸角以及昆蟲的複眼等四張圖片,進行下列問題的討論: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利用老師所提供的書面資料進行討論。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各組上台報告討論結果。對於小組報告若有疑問,教師或其他同學可提出問題,讓學生解說。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一」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二>受器的限制(一)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塑膠盆甲、乙、丙分別裝入不同溫度的水。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你能判斷哪一盆的水溫最高嗎?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各組上台發表探究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二」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三>受器的限制(二)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三個塑膠盆分別裝有10℃、25℃、40℃的水。將左、右手分別放入40℃、10℃的水中。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三分鐘後,再將兩手放入25℃的水中。二手會有什麼感覺呢?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各組上台發表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三」進行評量。 | ⊙此主題共包含二個子題:「受器與動器」及「受器的限制」。 ⊙以學習單進行評量:分「學生自評」與「老師評量」二種 ⊙可培養的分段能力指標有: 1-4-1-1 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4-2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2-4-1-1 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 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 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許 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教學活動流程 | 說明 |
<活動一>神經系統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在電影「超人」中飾演男主角「超人」的影星克里斯多夫李維多年前在一場賽馬的意外中墜馬,導致神經系統受損,脖子以下全部癱瘓。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你知道人體的神經系統是由哪些部分所組成?負責的工作又是什麼嗎?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成員利用老師所提供的資源,進行人體神經系統的探索並合作完成學習單一。
(摘自台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各組上台報告學習單內容。若對於小組報告有疑問,教師或其他同學可提出問題,讓學生解說。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一」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二>「意識行為」與「反射行為」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將學生分成2人一組,一位為主試者(A),另一位為受試者(B),完成下列二個活動: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請利用老師提供的資源,進行以下問題的討論:(一)膝跳反應與瞳孔反應的原因,以及(二)其與集中注意力的關係。
(摘自台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請小組上台分享討論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小組報告」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三>訊息傳導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俗話說:「勤能補拙」,你認同嗎?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請小組上台分享討論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二」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四>內分泌系統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請將現在的你和國小的你作一番比較,列出五種身體的變化。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想想看,為什麼身體會有這些變化呢?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成員利用老師所提供的資源,進行內分泌系統的探索並合作完成學習單三。
(摘自台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翰林版課本。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請小組上台分享討論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三」評量學習成效。 | ⊙此主題共包含四個子題:「認識神經系統」、「意識行為與反射行為」、「訊息傳導」及「認識內分泌系統」。 ⊙以小組報告及學習單進行評量:分「學生自評」與「老師評量」二種。 ⊙可培養的分段能力指標有: 1-4-5-1 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2-4-1-1 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 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 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2-4-2-1 探討植物各部位的生理功 能,動物各部位的生理功 能,以及各部位如何協調成 為一個生命有機體。 6-4-1-1 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 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 (例如認定若溫度很高,物質 都會氣化)。 6-4-2-2 依現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生的事。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7-4-0-3 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7-4-0-6 在處理問題時,能分工執掌、操控變因,做流程規劃,有計畫的進行操作。 |
「恆定性」教學活動流程 | 說明 |
<活動一>呼吸(一)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有人說「生命就在呼吸間」。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呼吸?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不同生物又是如何獲得氧氣的呢? 小組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結果整理在學習單一。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與全班同學分享小組討論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一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一>呼吸(二)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呼吸作用進行時,利用氧氣將養分氧化產生能量,並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將實驗設計及實驗結果記錄於學習單二。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分享實驗設計及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二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一>呼吸(三)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為什麼劇烈運動後,人會很喘?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人喘氣時,呼吸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呢?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製作呼吸運動模型。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一)展示、操作模型。 (二)播放實際的人體呼吸運動影片。 比較模型操作過程與實際呼吸運動有何不同?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三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二>排泄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排泄作用是指生物藉由腎臟、皮膚、肺等排除代謝後的廢物。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你知道這些器官負責排除的廢物有哪些嗎?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利用網路搜尋資料,完成學習單四的探索。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小組上台分享探索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四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三>體溫調節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生物所攝取的養分經過氧化後會轉變成能量,除了部分供生物活動外,大部分的能量會轉化為維持生物體溫的熱能。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你知道動物是如何調節體溫的嗎?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利用網路搜尋資料,完成學習單五的探索。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小組上台分享探索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五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四>水分調節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身體需要水的時候,會感覺口渴。請學生自由發表,在哪些情況下會口渴想喝水?在哪些情況下又會覺得特別想尿尿?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請小組討論:那其他生物又是如何調節體內水分呢?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利用網路搜尋資料,完成學習單六的探索。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小組上台分享探索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六評量學習成效。 <活動五>血糖的調節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曉明是個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某天早晨曉明因為趕時間,在注射胰島素後,未吃早餐便急忙上學。在升旗時突然感覺飢餓、心跳加速、冒冷汗等。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曉明為何會出現這些症狀呢?如果你是曉明的同學,該如何幫助他呢?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小組利用網路搜尋資料,完成學習單七的探索。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小組上台分享探索結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以學習單七評量學習成效。 | ⊙此主題共包含七個子題:「認識不同生物的呼吸構造」、「呼吸作用」、「呼吸運動」、「排泄作用」、「體溫調節」、「水分調節」與「血糖的調節」。 ⊙以學習單進行評量:分「學生自評」與「老師評量」二種 ⊙可培養的分段能力指標有: 1-4-3-2 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4-2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5-3 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1-4-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2-4-2-1 探討植物各部位的生理功 能,動物各部位的生理功 能,以及各部位如何協調成 為一個生命有機體。 2-4-2-2 由植物生理、動物生理以及 生殖、遺傳與基因,了解生 命體的共同性及生物的多樣 性。 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6-4-1-1 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 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 (例如認定若溫度很高,物質 都會氣化)。 6-4-2-2 依現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生的事。 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 康、食、衣、住、行)時,依 科學知識來做決定。 7-4-0-3 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
(四)各活動有助於科學智能培養之一覽表。
| 評量指標 | 學習活動項目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過程技能 | 觀察 | 1-4-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 ˇ | ˇ | ˇ | ||||||||||
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 ˇ | ||||||||||||||
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 | ˇ | ˇ | |||||||||||||
比較與 分類 | 1-4-2-1若相同的研究得到不同的結果,研判此不同是否具有關鍵性 | ||||||||||||||
1-4-2-2知道由本量與誤差量的比較,了解估計的意義 | |||||||||||||||
1-4-2-3能在執行實驗時,操控變因,並評估「不變量」假設成立的範圍 | ˇ | ||||||||||||||
組織與 關連 | 1-4-3-1統計分析資料,獲得有意義的資訊 | ˇ | |||||||||||||
1-4-3-2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 ˇ | ˇ | ˇ | ||||||||||||
歸納 研判 與 推斷 | 1-4-4-1藉由資料、情境傳來的訊息,形成可試驗的假設 | ||||||||||||||
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 ˇ | ˇ | ˇ | ˇ | |||||||||||
1-4-4-3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其中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 | ˇ | ˇ | ˇ | ||||||||||||
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了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 | |||||||||||||||
傳達 | 1-4-5-1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 ˇ | ˇ | ||||||||||||
1-4-5-2由圖表、報告中解讀資料,了解資料具有的內涵性質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1-4-5-6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科學本質 |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 ˇ | ˇ | ||||||||||||
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 | ˇ | ˇ | ˇ | ||||||||||||
3-4-0-3察覺有些理論彼此之間邏輯上不相關連,甚至相互矛盾,表示尚不完備。好的理論應是有邏輯的、協調一致、且經過考驗的知識體系 | |||||||||||||||
3-4-0-4察覺科學的產生過程雖然嚴謹,但是卻可能因為新的現象被發現或新的觀察角度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 | |||||||||||||||
3-4-0-5察覺依據科學理論做推測,常可獲得證實 | |||||||||||||||
3-4-0-6相信宇宙的演變,有一共同的運作規律 | |||||||||||||||
3-4-0-7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程序,但其中通常包括蒐集相關證據、邏輯推論、及運用想像來構思假說和解釋數據 | |||||||||||||||
3-4-0-8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等,是維持「科學知識」可信賴性的基礎 | ˇ | ||||||||||||||
科學態度 | 求真求實 | 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 ˇ | ||||||||||||
5-4-1-2養成求真求實的處事態度,不偏頗採證,持平審視爭議 | |||||||||||||||
5-4-1-3了解科學探索,就是一種心智開發的活動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思考智能 | 綜合思考 | 6-4-1-1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例如認定若溫度很高,物質都會氣化) | ˇ | ˇ | |||||||||||
推論思考 | 6-4-2-1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 ˇ | ˇ | ||||||||||||
6-4-2-2依現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生的事 | ˇ | ||||||||||||||
批判思考 | 6-4-3-1檢核論據的可信度、因果的關連性、理論間的邏輯一致性或推論過程的嚴密性,並提出質疑 | ||||||||||||||
創造思考 | 6-4-4-1養成遇到問題,先行主動且自主的思考,謀求解決策略的習慣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6-4-4-2在不違背科學原理的最低限制下,考量任何可能達成目的的途徑 | |||||||||||||||
解決問題 | 6-4-5-1能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 | ˇ | ˇ | ||||||||||||
6-4-5-2處理問題時,能分工執掌,做流程規劃,有計畫的進行操作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科學應用 | 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7-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 | ˇ | ˇ | |||||||||||||
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 ˇ | ˇ | ˇ | ˇ | |||||||||||
7-4-0-4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斷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
7-4-0-5對於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做科學性的理解與研判 | ˇ | ˇ | |||||||||||||
7-4-0-6在處理問題時,能分工執掌、操控變因,做流程規劃,有計畫的進行操作 | |||||||||||||||
科技的發展 | 科技的 本質 | 4-4-1-1了解科學、技術與數學的關係 | |||||||||||||
4-4-1-2了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 | |||||||||||||||
4-4-1-3了解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係科技的演進 | |||||||||||||||
4-4-2-1從日常產品中,了解台灣的科技發展 | |||||||||||||||
4-4-2-2認識科技發展的趨勢 | |||||||||||||||
4-4-2-3對科技發展的趨勢提出自己的看法 | |||||||||||||||
科技與 社會 | 4-4-3-1認識和科技有關的職業 | ||||||||||||||
4-4-3-2認識和科技有關的教育訓練管道 | |||||||||||||||
4-4-3-3認識個人生涯發展和科技的關係 | |||||||||||||||
4-4-3-4認識各種科技產業 | |||||||||||||||
4-4-3-5認識產業發展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
(五)模組之學習成就評量。
【主題一:刺激與反應】
刺激與反應-學習單一
請根據小組討論結果,完成以下問題:
動物的構造
可偵測到的刺激(例如:氣味、聲音….)
與人類何種感覺器官相似
蛇的舌頭
昆蟲腳上的味毛
昆蟲的觸角
昆蟲的複眼
想想看,動物的感覺受器除了偵測環境的刺激外,還有其他功能嗎?例如:人的耳朵除了接受聲音的刺激產生聽覺外,還與身體的平衡有關。你能想出多少類似的例子呢?
編號 | 舉例說明 |
1 | |
2 | |
3 | |
4 | |
5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刺激與反應-學習單二
一、只用眼睛觀察,我們推測的水溫高低是>>。
我們推測的理由是: |
二、以「手」作為探測工具,我們判斷的水溫高低是>>。
我們判斷的理由是: |
三、用溫度計測量三盆水的溫度,並記錄結果。
甲 | 乙 | 丙 |
四、以上三種探測水溫的方法,結果相同嗎?你們認為哪一種方法較準確呢?為什麼?
我們的答案: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刺激與反應-學習單三
三個塑膠盆分別裝有10℃、25℃、40℃的水。將左、右手分別放入40℃、10℃的水中。三分鐘後,再將兩手放入25℃的水中。二手會有什麼感覺呢?
一、預測:
由40℃移到25℃手的感覺:。
由10℃移到25℃手的感覺:。
我們這樣猜的理由是:
二、操作實驗:
真正實驗後,由40℃移到25℃手的感覺:。
由10℃移到25℃手的感覺:。
三、我們身體的受器對於相同強度的刺激,往往會產生疲勞的現象。生活中還有哪些「感覺疲勞」的例子呢?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主題二: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學習單一
一、中樞神經包含哪些部分?。
周圍神經包含哪些部分?。
二、主管人的運動、感覺、語言、思考的部位是。
協調全身肌肉,維持身體平衡的部位是。
控制心跳、呼吸、體溫的部位是,又有的稱號。
三、請填出下列構造的名稱:
四、由腦發出的神經稱為,共對;由脊髓發出的神經稱為,共對。
五、請小組討論:「植物人」、「腦死」等與腦部傷害有關的情況,受傷的部位在哪哩?
我們認為「植物人」受傷的部位在: 我們認為「腦死」是: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學習單二
一、請將測得尺滑落的距離,對照參考的附表,推算出反應時間:
次數 | 1 | 2 | 3 | 4 | 5 | 平均值 | 反應時間 |
尺滑落的距離 |
二、想想看,在這個活動中,接受刺激的器官是?產生反應的部位是?
接受刺激的器官是: 產生反應的部位是: |
三、試試看,將接尺反應的神經傳導途徑列出來?
神經傳導的途徑是: |
四、如果多次練習後再測,反應時間的長短會有變化嗎?為什麼?
□有變化□不變 我們這樣判斷的理由是: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學習單三
一、人體內分泌腺分泌的物質叫作。藉由運送到特定細胞作用。
二
、請根據右圖填上適當的內分泌腺名稱:
A:
B:
C:
D:
E:
F:
三、請根據所找到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一)有內分泌線總指揮之稱的是。
(二)若分泌太少會得侏儒症,分泌太多會得巨人症的激素是。
(三)可調節體內鈣、磷含量的激素是。
(四)能刺激細胞代謝作用的激素是。
(五)能使生物表現出第二性徵的激素是。
(六)能使肝糖轉變成葡萄糖的激素有二種:平時就會分泌的是;緊張時才會分泌的是。
(七)能使葡萄糖轉變成肝糖的激素是。
四、某些減肥藥有添加激素,想想看,這些藥品所添加的激素最有可能是哪一種
內分泌腺體分泌的激素?可能造成的副作用是什麼?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主題三:恆定性】
恆定性-學習單一
一、有人說「生命就在呼吸間」。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呼吸呢?
我們討論的結果是: |
二、既然呼吸作用需要氧氣,那麼不同的生物是如何獲得氧氣的呢?
單細胞生物 | 多細胞生物 | ||||||
動物名稱 | 變形蟲 | 水螅 | 蚯蚓 | 魚 | 昆蟲 | 鳥 | 人 |
圖片 | |||||||
呼吸構造 |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恆定性-學習單二
證明人體呼出的氣體含有水:
我們設計的實驗裝置:
我們的實驗結果:
證明人體呼出的氣體含有二氧化碳:
我們設計的實驗裝置:
我們的實驗結果:
證明植物呼出的氣體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我們設計的實驗裝置: 我們的實驗結果: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恆定性-學習單三
為什麼劇烈運動後,人會很喘?
我們的想法是:
比較模型操作與實際呼吸運動:
模型中的「寶特瓶、氣球以及保特瓶下方的氣球橡皮」分別相當於呼吸器官的何種構造?
人呼吸時,呼吸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呢? 這個模型的操作過程與實際運動有什麼不同?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恆定性-學習單四
排泄作用是指生物藉由腎臟、皮膚、肺等排除代謝後的廢物。你知道這些器官負責排除的廢物有哪些嗎?
我們搜尋資料的結果是:
器官 | 排泄廢物 |
肺 | |
皮膚 | |
腎臟 |
目前國民中小學每年均要進行尿液篩檢,由篩檢的結果可以知道哪些事呢?
我們討論的結果是: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恆定性-學習單五
生物所攝取的養分經過氧化後會轉變成能量,除了部分供生物活動外,大部分的能量會轉化為維持生物體溫的熱能。你知道動物是如何調節體溫的嗎?
「外溫動物」是指,體溫 的動物,例如:,這些都是外溫動物。「內溫動物」是指,體溫 的動物,例如:,這些都是內溫動物。 「外溫動物」如何調節體溫? 「內溫動物」如何調節體溫? |
那麼,植物又是如何調節體溫的呢?
我們這組的想法是: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恆定性-學習單六
生物如何調節體內水分呢?
調節水分的方式
植物
青蛙
蛇、烏龜
人類
農夫大量施肥時,是要先灌溉還是先施肥呢?
我們討論的結果是: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恆定性-學習單七
曉明是個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某天早晨曉明因為趕時間,在注射胰島素後,未吃早餐便急忙上學。在升旗時突然感覺飢餓、心跳加速、冒冷汗等。曉明為何會出現這些症狀呢?如果你是曉明的同學,該如何幫助他呢?
你們認為曉明為何會出現這些症狀? 你們該如何幫助曉明呢? |
葡萄糖對身體而言是必須的營養素,但是是否攝取愈多,對身體的健康就愈有幫助呢?
我們的想法是: |
為自己的學習打個分數吧!(滿分六顆星) | ||
自我評量 | 教師評量 | |
我有努力查資料 | ☆☆☆☆☆☆ | |
我有認真參與討論或實驗 | ☆☆☆☆☆☆ | |
我很認真寫學習單 | ☆☆☆☆☆☆ | |
知識成長 | ☆☆☆☆☆☆ |
附錄:參考書目及教學資源
一、參考書目
南一版七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91年版、92年版)
翰林版七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93年版)
魔法校車(喬安娜‧柯爾/著,布魯斯‧迪根/繪;遠流出版)
發現科學(Susan V. Bosak/著,裴蕙琴/圖;遠哲出版)
奇妙的人體之旅(藤子.F.不二雄著;青文出版)
二、教學資源
彰師大數理教材教法http://163.23.212.3/teachway_f.htm
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content1.edu.tw/
the BIO國中生物網路自我學習網站http://sky.hfjh.tp.edu.tw/bio/default.htm
國中生物學習網站-快樂營http://vschool.scu.edu.tw/HAPPY1/index.php
台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http://tmrc.tiec.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