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茄萣區成功國小「海岸人文體驗」校訂課程教案:一年級第一學期漁村美校巡禮

格式
docx
大小
1.28 MB
頁數
23
上傳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2-10,离现在 4 3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茄萣區成功國小-海岸人文體驗校訂課程

漁村美校巡禮年級第一學期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計理念

初踏入國民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稚氣未脫,單純天真,面臨陌生的新環境、接觸新老師、還有學校和班級裡新規矩的學習,對新奇而多元的校園充滿了憧憬與期待,所以他們迫不及待的想去認識校園裡的各項人、事、物,探索著新奇、好玩的校園生活。

在學校裡指導小朋友,主動的去認識更多的老師和打招呼,小朋友對學校環境的每個場所認識越多,就越有安全感,讓小朋友對學校產生歸屬感,也從遊戲當中去適應新團體,在進行校園探索時,讓小朋友運用多聽、多看、多觀察的方式,對校園環境更加熟悉,這對於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在開學之初的課程大體都會以協助學童認識校園內的人事物為主要活動,在此統整主題中,將透過循序漸進的活動,逐步引導學童熟悉學校的環境,教導學童學習校園事件的處理方法與可尋求支援的單位,幫助學童習慣且喜歡校園生活,進而培養學童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喜愛學校的情操;以學生周遭的花、草、樹木讓學生辨認,再透過實地走訪校園進一步觀察各種植物所具備的不同樣貌與特色;透過實地觀察的活動,帶領學生更加認識校園內的動物,能知道各種動物具備不同特徵與特性,進而透過觀察活動讓學生能更貼近大自然並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懷。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一年級

設計者

一年級教學團隊

統整領域

語文.數學.生活

總節數

20

單元名稱

單元一:校園走透透(7)

單元二:認識成功大家庭(3)

單元三:海洋意象大搜查(3)

單元四:校園中的好朋友(4)

單元五:大藝術家(3)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E-A3 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

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

情境。

E-B1具備「聽、 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 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

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

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

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

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E-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生活-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

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3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 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1. 學生透過實際參與規劃參觀路線等學習方式,認識校園各學習場所的位置及主要功能,符應了E-A3 具備擬訂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2.學生透過實地投票表決選出最想共進午餐的師長,並以數學符號記錄票數,符應E-B1具備理
解及使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
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3.透過繪畫等方式認識校園及校園最美的地方,並將自己完成的作品和同學一起分享欣賞,符應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4.學生透過活動的進行,不斷的體會應有的規範及態度,並能接受看法不同的觀點,符應E-C1

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
生態環境。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國語

1-Ⅰ-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回答並分享想法。

2-Ⅰ-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 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數學

d-Ⅰ-1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並做簡單呈現與說明。

生活

3-Ⅰ-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Ⅰ-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Ⅰ-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4-Ⅰ-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6-Ⅰ-3覺察生活中的規範與禮儀,探究其意義,並願意遵守。

6-Ⅰ-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國語

Ac-Ⅰ-2簡單的基本句型。

Ac-Ⅰ-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b-Ⅰ-3對物或自然的感受。

數學

D-Ⅰ-1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與說明已處理好之分類。觀察分類的模式。

生活

B-Ⅰ-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Ⅰ-2 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B-Ⅰ-3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Ⅰ-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Ⅰ-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Ⅰ-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Ⅰ-5 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Ⅰ-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Ⅰ-4共同工作並 相互協助

E-Ⅰ-2生活規範的實踐

E-Ⅰ-4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實踐

F-Ⅰ-1工作任務理解與目標設定的練習

F-Ⅰ-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在學校活動中,你到過哪些地方?為什麼會到這地方?

2.這些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

3.除了這些人事外,校園中你還看到哪些動植物?

4.這些動植物對我們有何幫助?它們給我們哪些好處?

5.對於這樣的校園,你還有哪些建議?可以讓我們的校園更合乎你的期待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電腦、單槍投影機、學習單、PPT、圖片、圖畫紙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透過校園平面圖,進而了解學校各處室的正確位置及主要功能。

  2.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認識學校師長並了解其職務。

  3. 學生能藉由參與規劃探索校園的路線,進而培養其創作思考之能力並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4.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了解其在學習場所或公共場合應該具備的基本禮儀與規範。

  5.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進而了解學校各處的設計相關理念。

  6.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認識校園的動、植物。

  7. 藉由校園相關資源,培養學生創作與思考之能力。

教學重點

  1. 指導學生能知道校園內主要學習場所的名稱位置及功能

  2. 帶領學生實地探索校園。

  3. 指導學生能認識學校師長並說出師長對學生的幫忙。

  4. 指導學生能說出進出學習場所應遵守的規則與基本禮貌

  5. 教師帶領學生認識以「海洋」為主軸的校園設計。

  6. 指導學生認識校園中的動、植物。

  7. 教師帶領學生實地探索校園。

  8. 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

名稱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校園走透透

單元一:校園走透透(280)

活動一:認識校園平面圖

準備活動:

  1. 教師上課前先將學校簡易平面圖做成數位檔案。

發展活動:

  1. 教師先提問小朋友曾去過學校那些地方?藉以引起小朋友之學習動機。

  2. 教師利用電腦播放校園平面圖,介紹整個校園的教學區(上課教室)行政區(各處室辦公室、廚房、健康中心)活動區(操場、遊樂場、球場)的位置在哪裡 。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說明,引導學生了解學校每個場所皆為重要的學習環境,因此需要珍惜學習場所,不可以任意破壞或影響學習場所。



活動二:認識各類學習場所

準備活動:

  1. 請小朋友利用下課時間,實際查看教室附近的學習場所以加深其印象。

發展活動:

1. 教師先提問小朋友曾在校園遇過哪些師長?藉以引起小 朋友之學習動機。

2.教師播放校園平面圖,針對校園的每一個場所介紹其功能, 並介紹有哪些師長會在這些地方工作。(比如:廚房-廚工媽媽,健康中心-護士阿姨…)

綜合活動:

教師歸納說明,引導學生了解,在校園中當發生不同情況時應到什麼場所才恰當,比如:受傷時要到健康中心…。



活動三:小小設計師

準備活動:

1.請小朋友利用下課時間,實際查看教室附近的學習場所以加深其印象,並為規劃參觀校園路線做準備。

發展活動:

  1. 全班共同討論規劃參觀校園的路線。

  2. 師生共同討論探索校園時應注意的事項。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說明,引導學生了解在參觀校園時要注意的基本禮儀,比如:遇見師長要有禮貌,走路要輕聲細語,不隨意碰觸工作人員的物品…等。

2.完成「我是禮貌好寶寶」學習單。


活動四:參觀美麗的校園

準備活動:

  1. 教師帶領小朋友參觀校園前先知會各處室及場所。

發展活動:

  1. 教師帶領全班參觀校園前,再次提醒小朋友要遵守參觀校園應注意的事項。

  2. 教師依照規劃路線帶領全班參觀校內各處室及場所,參觀時,教師再次介紹各處室及各場所主要的功能,師長的名字及稱呼,以加深學生印象。

  3. 教師鼓勵小朋友在參觀時,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4. 在參觀過程如果有遇見師長,老師可適時跟小朋友介紹師長的名字或稱呼,以加深小朋友對師長們的印象。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說明,引導學生了解在校園各處室及場所工作的師長名字及稱呼。

2.完成「愛的大連線」學習單


活動五:彩繪校園一角

準備活動:

1.鼓勵小朋友利用下課時間,用心觀察自己認為校園中最美的一角,以為彩繪美麗的校園做準備

發展活動:

  1. 完成「認路小高手」學習單以加深學生對校園的印象。

  2. 教師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能說出自己覺得校園哪個角落最美,並能說出覺得最美的原因為何。

  3. 引導學生能將校園最美的角落畫下來,並完成「校園停看聽」學習單

綜合活動:

1.讓學生將作品與同學共同欣賞,並稍加說明喜歡的原因,之後可由小朋友投票選出畫得最漂亮的作品510,並張貼在教室後面布告欄







40














40














40














80

















80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學校平面圖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學校平面圖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實地參觀校園

















學習單







口試














口試


學生自評












報告


設計

製作












實踐

報告

















同儕互評

口試

鑑賞

單元二:認識成功大家庭(120)

活動一:我們都是一家人

準備活動:

  1. 教師事先準備校長、主任、其他老師、護士阿姨…等人的照片。

發展活動:

  1. 教師提問學校除了級任老師以外還有其他的人嗎?他們是誰?在學校什麼地方工作?他們的工作是什麼呢?

  1. 教師利用教學媒體展示校長、主任、其他老師、護士阿 姨…等人的照片,並再次跟小朋友說出這些師長在學校什麼地方工作,以及它們的名字及稱呼,以加深學生印象。

  2. 完成吾愛吾師學習單。

綜合活動:

教師歸納統整,鼓勵小朋友在認識這些師長以後,若在校園再遇到他們時,要主動打招呼,對師長要有禮貌。


活動二:誰來午餐

準備活動:

  1. 鼓勵小朋友利用下課時間,若有遇見其他師長,可和他們打招呼、握握手、甚至聊聊天。

發展活動:

  1. 教師將師長照片以電腦播放,學生能正確將其名字及稱呼說出來。

  2. 教師提問是否有更想進一步了解的師長,或最喜歡的師長,我們可以邀請他們來與我們共進午餐。

  3. 由學生提名3-5名師長,並票選出最想邀請共進午餐的師長前三名。

  4. 師生共同討論與神秘嘉賓共進午餐時事前需準備的工作,以及共進午餐時須注意的禮儀。

綜合活動:

1.教師事先告知小朋友,票選出來最高票的嘉賓不一定有空能與小朋友共進午餐,老師會事先與小朋友票選出來的前三位嘉賓聯絡,小朋友會等到當天才會知道到底是哪位嘉賓會來共進午餐。


活動二:誰來午餐()

準備活動:

  1. 教師事先與學生票選出的嘉賓聯繫,並確定共進午餐的時間。

  2. 請神秘嘉賓戴面具以增加神秘感。

發展活動:

  1. 與神秘嘉賓共進愉快的中餐。

綜合活動:

  1. 教師鼓勵小朋友能對神秘嘉賓說出感謝的話,並贈送嘉賓一份小禮物。

教師補充歸納,校園就像一個大家庭,這些師長及工作人員就像我們的家人,若在校園遇到任何困難,除了找級任老師外,也可以找這些師長幫忙。若在校園有遇到他們,要有禮貌主動的打招呼。








40














40

















40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師長照片檔

學習單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師長照片檔














與神秘嘉賓共進午餐






口試

實作

作業














學生自評

實作

設計製作














實作

實踐

晤談


單元三: 海洋意象大搜查(120)

活動一:校園小偵探

一、準備活動:

  1. 教師介紹學校地理位置

  1. 師讓學生欣賞幾張以海洋文化為中心而設計的校園情境照片。

  1. 詢問學生從這些圖片中看見什麼?

  2. 歸納出因為學校的地理位置在海邊,因此校園情境部分的設計是以「海洋文化」意象為主軸。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詢問學生還曾在校園哪些地方看過與海洋文化有關的情境設計?

  2. 教師帶學生至校園各處實地觀察並做概略性介紹。

  1. 教師事先與學生約定走訪校園時的禮貌與規矩。

三、綜合活動:

  1. 討論分享在校園觀察到的成果。

  2. 完成學習單。



活動二: 海洋世界樂無窮

  1. 準備活動:

  1. 播放海洋危機相關動畫(減塑行動、拯救海洋1´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oI1CDA-CxA)

  1. 師生討論影片相關內容

  • 造成海洋中有很多垃圾是誰造成的?

  • 想一想,可以怎麼做,才能讓海洋生物們有一個美麗的生活環境?

  1.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身邊每一個環境,努力不讓環境受到破壞。

  1. 發展活動:

  1. 以「美麗的海洋」為主題,進行剪貼畫創作。

  1. 教師引導:我們在校園看了許多與海洋相關的情境設計,如:魚、海浪、海草等等…。

  2. 相關作品欣賞

  3. 學生創作:指導小朋友用色紙畫出魚、螃蟹等海洋生物,剪下來後張貼在圖畫紙上,再用彩色筆或蠟筆畫出美麗的海草、海葵或其他海洋生物,完成一幅自己心目中美麗海洋世界的畫作。



三、綜合活動:

學生創作心得分享並展現成果作品。

  1. 培養學生鑑賞他人作品。

  2.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之能力。

  3. 創作心得分享時,學生能明白說出減少汙染維護海洋生態環境是大家的責任。










40



























80
















電腦、單槍投影機、校園照片




學習單












電腦、單槍投影機





色紙、圖畫紙、剪刀、粉蠟筆、彩色筆、膠水













口試



鑑賞


口試


口試


筆試










口試





設計製作

實作









鑑賞


口試



單元四:校園中的好朋友(160)

活動一: 我的動物朋友()

一、準備活動:

  1. 展示圖片(松鼠)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以動物聲音、外型、動作做為線索)

  1. 形容該動物之特徵。

  2. 常會在哪個地方看見它的蹤跡。

  3. 播放該動物所發出之聲音。


松鼠


  1. 師歸納:校園中也有很多小動物,我們在觀察動物時,可以利用你的眼睛去觀察動物的外型、動作,用你的耳朵去聽一聽動物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去認識並觀察校園裡的小動物。

  1. 出發前先建立學生愛護小動物之基本觀念。

  • 討論要如何愛護小動物?(如:不亂抓不欺負輕聲細語不打擾不餵食…等)

  1. 說明約定走訪校園時的規矩與注意事項。

  1. 綜合活動:

  1. 討論看到了哪些校園小動物及觀察心得。

  2. 完成學習單。


活動二: 我的動物朋友()

  1. 準備活動

  1. 展示校園常見小動物圖片。
    1)
    討論曾在校園那些地方看過圖片中的小動物。

  1. 發展活動

  1. 「我來演,你來猜」

  1. 請自願上臺學生選一種校園內的動物進行模仿。

(模仿動物特徵、發出的聲音、常有的動作等…)

  1. 由小朋友猜猜看是模仿哪一種動物。

  1. 教師引導小朋友將校園內的小動物依運動方式進行分類。

  1.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

  1. 校園裡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小動物,小朋友應該要愛護每一種小動物,尊重牠們的生命。

  2. 每種動物都有屬於牠們自己的家,除了愛護小動物也要保護牠們的家。

3)完成學習單。


活動三: 和植物做朋友

  1. 準備活動

1. 教唱童謠「種樹歌」。

(樹呀樹呀我把你種下 不怕風雨快點長大 長著綠的葉 開著紅的花 鳥來做窩 猴子來爬 我也來玩耍)

2.詢問學生校園中是否種了許多樹、花和草?

  1. 發展活動

1. 展示「榕樹」圖片並詢問學生是否知道此植物名稱?
在校園哪裡見過?是否曾在樹下做過什麼活動?







2. 展示學校校園裡各種植物圖片。(如:大葉欖仁樹、
小葉欖仁樹、菩提樹、樟樹、椰子樹、台灣欒樹、黑
板樹、掌葉蘋婆、桃花心木、阿勃勒、羊蹄甲、香蕉
樹、桑樹、龍柏、矮仙丹、九重葛、玫瑰花、扶桑花、
朱槿花、含羞草、咸豐草…等)

1)請學生發表自己所認識的學校校園植物。

2)教師一一介紹學校校園中各種植物的名稱,引導學
生說出植物的外型、特徵…等。

3)與學生討論曾在校園哪裡看過這些植物?

4)討論要如何愛護校園植物?

  1. 綜合活動

  1. 完成學習單。

  2. 預告下節課要實際走訪觀察校園植物。

3.進行校園踏查時應有的規矩與注意事項。


活動四: 尋找樹寶貝與花仙子

  1. 準備活動

  1. 學生整隊並再次叮嚀進行校園踏查時應有的規矩與注意事項。

  1. 綜合活動

  1. 探索校園植物

  1. 教師規劃好路線,帶領學生觀察校園中的各種植物,並指導觀察方向。(如:樹葉、果實、花、草的外形、大小、顏色、氣味…等)

  2. 教師提醒不可任意攀折植物、部分植物有毒不可隨意碰觸或嗅聞不熟悉的植物、觀察植物後要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

  1. 綜合活動

1.引導學生發表觀察心得及最喜歡的校園植物。

2.完成學習單。










40




















40




























40


















40





電腦、單槍投影機



















學習單







電腦、單槍投影機










學習單








電腦、單槍投影機



自製PPT







學習單


















學習單




口試















實作




口試

筆試







口試




表演
















口試




























實踐




實作





口試




單元五:大藝術家(120)

活動一:樹葉畫()

準備活動

  1. 教師介紹「樹葉畫」。

  1. 一個作品可以用很多方式呈現,包括繪畫、剪貼、拼貼…。

  1. 「樹葉畫」作品欣賞。

  2. 引導學生構思此次「樹葉畫」的主題。

發展活動

  1. 教師說明撿拾創作所需材料的注意事項。

  2. 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個小密封袋,請學生將材料放至袋中避免遺失。

  3. 教師帶領學生至校園撿拾自己創作時所需的素材。

綜合活動

  1. 提醒小朋友保管好自己的創作材料。

活動二:樹葉畫()


  1. 準備活動

  1. 展示「樹葉畫」相關作品。

  2. 請學生拿出自己撿拾的樹葉樹枝等材料。

  1. 發展活動

  1. 教師說明樹葉樹枝等材料的黏貼技巧。

  2. 學生開始進行創作,教師可適時引導協助。

  1. 綜合活動

  1. 請學生將剩餘的樹葉樹枝材料集中後拿到花圃當綠肥。

  2. 將學生作品收回保管。

3.預告將開班級畫展。


活動三:開畫展

  1. 準備活動

  1. 將學生作品發回。

  2. 請學生填寫自己的作品標籤卡並黏貼在作品右下方。(標籤卡內容包含作者姓名主題)

  3. 教師指導學生布置教室畫展場地,並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黑板或公佈欄等處。

  1. 發展活動

  1. 教師說明參觀「畫展」應注意事項。

  2. 師生討論「班級畫展」的參觀動線。

  3. 學生依參觀動線自由觀賞「班級畫展」作品。

  1. 綜合活動

  1. 學生分享觀賞「班級畫展」心得。

2.復原教室場地。















80






















40


電腦、單槍投影、PPT










校園落葉樹枝

密封袋












材料袋

圖畫紙

膠水彩色筆蠟筆









作品標籤卡、學生作品










鑑賞







設計製作


資料蒐集整理












設計製作











鑑賞

實踐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校園走透透


  1. 學生能透過校園平面圖,進而了解學校各處室的正確位置及主要功能。

  2. 學生能藉由參與規劃探索校園的路線,進而培養其創作思考之能力並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1. 學生珍惜學習場所,不任意破壞學習場所。

  2. 學生了解在校園中當發生不同情況時應到什麼場所才恰當

口試

報告

設計

製作

實踐

同儕互評

學習單

認識成功大家庭


  1.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認識學校師長並了解其職務。

  2.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了解其在學習場所或公共場合應該具備的基本禮儀與規範。

  1. 校園遇到困難,除了找導師外,也可以找這些師長幫忙。若在校園有遇到他們,要有禮貌主動的打招呼。

口試

實作

設計製作

實踐

晤談

學習單

海洋意象大搜查


  1.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進而了解學校各處的設計相關理念。

  1. 找出校園中海洋意象的設計並說明其意涵

口試

筆試

設計製作

實作

學習單

校園中的好朋友

  1.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認識校園的動、植物。

  1. 能尊重愛護每種小動物,尊重牠們的生命。

  2. 瞭解部分植物有毒不可隨意碰觸的植物、觀察植物後要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

口試

實作

筆試

實踐

實作



大藝術家

1.藉由校園相關資源,培養學生創作與思考之能力。

1.學生能從校園撿拾自己創作時所需的素材並完成一幅畫

設計製作

資料蒐集整理

實踐

作品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透過校園平面圖,進而了解學校各處室的正確位置及主要功能。

  2.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認識學校師長並了解其職務。

  3. 學生能藉由參與規劃探索校園的路線,進而培養其創作思考之能力並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4.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了解其在學習場所或公共場合應該具備的基本禮儀與規範。

  5.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進而了解學校各處的設計相關理念。

  6. 學生能透過實地探索校園的活動,進而認識校園的動、植物。

  7. 藉由校園相關資源,培養學生創作與思考之能力。

學習表現

國語

1-Ⅰ-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回答並分享想法。

2-Ⅰ-4 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 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數學

d-Ⅰ-1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並做簡單呈現與說明。

生活

3-Ⅰ-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Ⅰ-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Ⅰ-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4-Ⅰ-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6-Ⅰ-3覺察生活中的規範與禮儀,探究其意義,並願意遵守。

6-Ⅰ-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漁村美校巡禮

能完整畫出校園地圖認識師長和其職務功能,並說出校園中動植物的特性且完美完成拼貼畫

能完整認出校園地圖認識師長和其職務,並說出校園中動植物的特性且完成拼貼畫

能認識校園地圖、認識師長並說出校園中動植物的特性且完成拼貼畫。

只能認識部分校園地圖、認識一些師長並說出一部分校園中動植物的特性。

未達

D

評分

指引





未達

D

評量工具

1.口試 2.報告 3.設計製作 4.實踐 5.同儕互評 6.實作 7.資料蒐集整理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校園走透透-我是認路小高手


小朋友,老師已經帶你們逛了成功國小校園一圈囉!現在要請你完成下列任務,看看自己是不是位認路小高手唷,加油!


  1. 你經過了什地方?請在下面□中打ˇ


教師辦公室 □校史室 □幼兒園

廚房 □總務 □學務


教務 □輔導室 □化雨台


室 □操場 □音樂教室

警衛室 □圖書館 □籃球場


活動中心 □垃圾場 □遊樂場


資源班 □其他( )


二在參觀校園的路上,你遇見了那些人?請在下面□中打ˇ


□廚房阿姨 □護士阿姨


輔導主任 □學務主任 □教務主任


總務主任 □工友阿姨


老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