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离现在 6
年 1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主題:感恩在我心
壹、設計理念:
現代人生活忙碌,孩子對於資訊的取得也越來越便捷,卻也漸漸的少了對
家人長輩的感謝與感恩之情。本主題希望由探索誕生的故事開始,讓兒童知道
母親孕育過程的辛勞、不便和對家人的影響;扣合『家』的概念,喚起兒童對
家的重視,讓兒童知道「家」是幸福快樂的根源!也希望能更進一步的讓兒童
學習體會他人對自己的付出,激發對父母親的感恩之情,並勇敢的表達出自己
心中的感謝之意。
貳、主題架構圖
參、教學活動設計
議題
家庭教育
設計者
一年級任課教師
實施年級
一年級
總節數
共 3 節, 120 分鐘
單元名稱
(1)念母恩
(2)袋鼠媽媽體驗活動
(3)表達心中的感謝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借用第二階段)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
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
和技巧。
核心
素養
綜-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
學 習 合 宜 的 互 動 與 溝 通 技
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
日常生活。
學習內容
(借用第二階段)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家庭教育
家 E3 家人的多元角色與責任。
家 E5 主動與家人分享。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借用第二階段)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生活領域
教材來源
教學設備/資源
‧新生命誕生相關圖卡。
‧
「小小記者訪問母親」學習單。
‧水袋(或書包)。
學習目標
1.能主動關心,並嘗試了解自己誕生的事。
2.能知道母親孕育過程的辛勞與不便,培養感恩及珍惜生命的心。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4.能夠對曾經幫助或照顧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意。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活動一】 念母恩
(一)新生命的誕生:
1.在生活中,是否曾遇過或看過新生命的誕生?是什麼情
形呢?
2.懷孕中的人或動物在外觀上和沒懷孕時有什麼差別?
@教師圖卡說明,帶領兒童了解母親生產過程中的「痛」與
「苦」
;並引導兒童分享感覺與心得。
(二)小小記者訪問母親:
1. 教師發下「小小記者訪問母親」學習單,請兒童安排時
間訪問母親並完成學習單。
2.教師說明,向母親提出問題時,宜進行雙向的互動
※若學生因家庭狀況無法進行訪問母親的活動,則以「寫
給母親的一封信」取代之。
【活動二】 袋鼠媽媽體驗活動
(一) 了解母親孕育自己的情況:
1.教師針對下列問題一一提問:
(1)媽媽懷孕時最喜歡和討厭的食物各是什麼?
(2)媽媽生產的醫院或地點?
(3)我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生產?
(4)媽媽生我時,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麼?
(5)媽媽懷孕時,家人期盼或擔心的事是什麼?
2.教師引導兒童想一想,說一說媽媽懷孕時,會造成哪些
不方便?例如:走路笨重、彎腰撿拾東西會有困難、睡
覺不方便等。教師將兒童發表的重點書寫於黑板上。
(二)進行袋鼠媽媽的體驗活動:
1.教師將約初生嬰兒重量的水袋或替代物準備好備用。例
15’
10’
15’
學習單分享
口頭發表
如:約初生嬰兒重量書包,採前背方式使用。
2.教師指導兒童進行懷孕時承受的重量,以及肢體行動的
體驗。
(1)教師協助兒童綁好水袋或替代物。
(2)請兒童由教室後門出去,繞過走廊從前門進入教
室,再進行彎腰撿拾地上的紙張、穿鞋子、掃地等活動
3.教師請兒童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感覺。
4.教師引導兒童發現體驗前與體驗後所發表的意見有何不
同?例如:實際經驗和自己想像上的差異。
※教師可適時說明,媽媽懷孕時所承受的重量,比活動中
所體驗的還重(尚有羊水等重量),且媽媽在懷孕期間還
需承受更多身心的不便和壓力,例如:要定期上醫院檢
查、上班賺錢等。讓兒童同理孕育的辛苦與不便,培養
體貼與感恩。
(三)回饋與統整:
1.教師歸納兒童於此次活動的發現與感想,並鼓勵兒童主
動對父母、長輩表達自己的感恩與愛意。
2.教師強調生產過程的辛勞和生命誕生的喜悅,並提醒兒
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一、二節結束~
30’
10’
體驗活動回饋
【活動三】表達心中的感謝
(一)分享成長過程中照顧我的人:
1.教師提問,請全班自由發表。
(1)你的成長過程中,曾經有誰照顧或幫忙過你?
※如果有單親或隔代教養、父母不在身邊的兒童,可以
提醒兒童對象除了父母外,可以是「最常照顧我的人」,
例如:家人、保母、幼稚園老師、安親班老師等都是可
以討論的對象。
「照顧我的人」除了可以是「最常照顧我
的人」
,也可以是「曾經照顧我的人」
,且對象不限定只
有一個人。
(2)這個對象曾經為你做過什麼讓你印象深刻?
(3)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曾給誰惹過麻煩?他對你的表現
有什麼樣的反應?
(二)表達心中的感謝:
1.教師引導兒童思考:
(1)別人為你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你的感受是什麼?
(2)這些照顧你的人,家人是不是佔了很大的比例?
10’
20’
多元發表
家 E3
參與討論
家 E5
(3)你認為感謝要表達出來比較好?還是放在心底就好?
你是怎麼想的?
※若兒童認為「表達」出來較好,可以直接引導到下面的
活動;如果兒童認為「不表達」出來較好,則可先進行
簡單的體驗活動,讓兒童體會表達的重要與必要性。例
如:教師不用言語、不用肢體動作,讓兒童觀察眼神和
表情,是否可以猜到教師的想法與心情,也可以讓兒童
想想看:如果自己表現很好,教師都無動於衷,沒有口
頭稱讚或肯定,心裡的感受是什麼?
(4)你試過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可以表達心中的感謝?讓兒
童直接上臺示範感謝的方式。
※可以讓兒童上臺直接表演。例如:上臺把感謝的話,直
接說出來;也可以找另一個自願者上臺示範擁抱,搭檔
者可以適度表現出被感謝的心情、舉止動作等。
2.教師在黑板上統計全班的表達方式,並與兒童討論:
(1)哪些方式是你們最常用的?在什麼情形下會用這種方
式表達?
(2)你認為哪些方式最容易達到感謝的效果?
(3)哪些方式是你沒用過或是不敢用,卻想試試看的?
(4)針對用口語表達、肢體擁抱,讓兒童進行練習。
※若兒童害羞不敢表達,可先讓敢於表達的同學做示範,
或從握手說謝謝開始。
(三)回饋與統整:
1.這些照顧我們的人,尤其是父母親。為什麼願意付出這
麼大的心力來照顧我們呢?
2.你覺得將心中的感謝表現出來有沒有困難?你會不會實
際去做?你為什麼這麼想?
~第三節結束~
10’
上台示範
參與討論
家 E5
試教成果:
參考資料:
附錄:
◎ 各位親愛的同學:
媽媽懷孕時,她所想的就是如何保護你、照顧你、
等你出生,她輕柔的摸著你,慈愛的望著你,對你細心
餵哺,在她的懷抱中,你得以成長茁壯。
你知道從小到大,媽媽為你受了多少苦嗎?請你
發揮小小記者的本領,訪問媽媽,做最真摯的感恩與報
導。
(若能附上親子照片更棒喔!)
1
母親節-小小記者訪談
年 班
姓名:
1. 媽媽您懷我時的心情如何?
2. 媽媽您懷我時,在食、衣、住、行、育樂上有哪些改
變或者不方便與禁忌?
(1)飲食上:
(2)穿著上:
(3)生活起居上:
(4)行動上:
(5)胎教、育樂上:
3. 媽媽您在生產時大概的經過是如何?陣痛多久?
有沒有特別難忘的感受?
◎想一想,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曾經照顧過
你?請發揮創意,畫下你對他們的感謝,以及
想對他們說的話。
2
真情告白
年 班
姓名:
感謝有你
我想說……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