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
申論題解答
一、
【擬答】
公部門志工的運用:
傳統上,第三部門又被稱為志願部門,是以「志工」來扮演重要樞紐的角色,藉以主導該一部門的管理與運作,
並協同組織內其它的支薪員工以共同進行組織的運作。
然而,學者徐立德從公部門的角度出發認為,我國近年來隨著公部門組織人力多樣化的要求,在人力資源運用
上應保持彈性,而在人力的羅致上也應拋開傳統編制的觀念,須視業務性質及需求多方面考量,尤其現在公、
私部門均面臨組織再造及員額精簡,而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又不見得可減少的情形下,有學者建議可建立「公部
門志工服務及管理制度」,來支援行政事務減輕人事費負荷,有其正面效益。根據李少華的研究指出,公共部
門有志工的參與,一方面可達到組織紓解人力減輕人事費的負擔,另一方面如果退休人員回來擔任志工本身,
更可藉此讓退休人員明正言順地踏出家門,讓可能因退休形成在家無所事事之枷鎖降低,渠等更因可再發揮所
長獲得歸屬感的滿足,減少因失落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二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具有雙贏的作用。
公部門志工管理的有效推動方式:
為了擷取第三部門志工管理的制度優點,並有效於公部門推行,建議可從下列兩層面進行:
對志工管理者:
瞭解志工的參與動機,以篩選適合單位運用之志工;
公部門必須重視志工的管理,並落實志工專業訓練;
建立志願服務相互支援網絡,節省訓練成本;
志工督導應能布達組織目標和輔導志工協力達成機關目標,亦應於平時落實管理以預防志工可能出現的干
預業務行為。
對志願服務運用單位:
志工工作內容應建立標準化的作業程序,明確讓志工清楚授權範圍,以確保志工的服務為機關所需;
激勵志工持續服務,編列基本福利配套措施;
工作內容之設計除講求豐富外,應考量志工的專長和需求,以維繫志工長期服務之興趣與意願;
賦予志工對其服務工作『有意義』的價值認知和肯定;
公部門運用志願服務業務首先要做人力需求的評估,並提供志願服務資訊化所需資訊設備,並指定專人負
責推動志願服務,以建立志工管理制度。
二、
【擬答】
政策行銷的定義與內涵:
依據吳定教授的定義,政策行銷(Poliay Marketing)係指「政府機關及人員採取有效的行銷策略及方法,促使
內部執行人員及外部服務對象,對研議中或已形成之公共政策產生共識或共鳴的動態性過程;其目的在增加政
策執行的成功機率、提高國家競爭力、達成為公眾謀福利的目標。」 對於民主國家的政府而言,透過民主的
溝通及參與程序,政策行銷可由以下四方面實踐:
對上──國會監督:應能有效回應立委諸公的強烈質詢與監督,包括應重視媒體公關、民代公關等。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對外──政策行銷:能掌握民眾心理與需求,處理與各利益團體乃至社會大眾的互動。
對內──部際宣導:消除部際間,如政務官與事務官間的認知差異與本位主義,達成對政策執行的共識,加
強聯繫與溝通。
對下──府際溝通:在不同層級間的政府部門關係中,加強彼此的協力合作。
政策行銷管理的類別:
陳敦源&魯炳炎(2008)強調政策行銷與管理的能力應為當代公共管理者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並以
「政策行銷五問」為策略思考架構,認為公共管理者應在誠實透明(transparency)與專業說理(reasoning)的
前提下,運用政策專業與傳播技巧為公共政策創造有利的環境,將政策行銷的活動與效能分成下列五類:
行銷策略 政策行銷五問 行銷管理能力
產品(product)
?誰關心?
?有無能說服民眾的正
?政策成敗誰最關心?
、願景創造與分享。
價格(price)
?
?政府外部資源有些?部
?如何整合運用?
。
促銷(promotion)
?內容為何?
?有無主、次要團體之
,特質是什麼?怎樣的訊息能打動人
、標的團體需要什麼樣訊息才能配合
推廣?
,找出政策標的團體
。
通路(place)
?
(資訊)是誰?民眾對政策產
?如何滿足其需求?行銷
?
、產品形象的塑造與傳播
。
計畫(plan)
?
?如何評估?執行過程
?行銷個案中累積何經驗?對
?
,評估行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