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1070
頁次:4
-
2
7 關於社會工作研究倫理情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①若在研究過程中參與者表達出想退出研究的意願,
應無條件讓參與者退出 ②為了更突顯質性研究所重視的脈絡關係,應在研究報告中詳述受訪者的個人
背景資料,以保障研究的嚴謹性 ③進行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時,需徵得受訪者自願參與的同意,同時也
應在訪談前告知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與受訪者的權利、義務 ④為了顧及受訪者的人權及隱私,做質性研
究深度訪談時,不應該直接接觸案主,而是訪談主責社會工作者就好 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應給
受訪者適當的福利補償
①② ①③ ②④ ④⑤
8 小英社會工作者想了解縣內國中生對十二年國教的看法。她決定採用系統隨機抽樣法(syste matic random
sampling)來進行抽樣,於是向教育行政單位索取全縣國中教職員生的名冊。假設該縣共有教師 1,000 人、
職員 1,000 人、國三學生 5,000 人、國二學生 4,000 人、國一學生 3,000 人,小英想從中抽出 1,000 人為樣
本。請問小英的抽樣級距(sampling interval)應該是多少?
15 14 13 12
9 有關機率抽樣(probability sampling)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①量化研究一定要依此原則來進行抽樣
②
依此原則進行抽樣,才能將對樣本測量的結果推論回母群體 ③依此原則所形成的樣本,才能由樣本
統計數來推估未知的母數 ④依此原則所形成的樣本,其分配的特質一定會與母群體完全符合
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
10 某研究生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一份量化研究,且該研究生的研究具有「95%的信賴水準(confidence
level)」。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這代表該研究生以同樣的方式重複進行 100 次隨機抽樣,可能會有 5次抽樣的結果無法代表母群體
可能有 5%的受訪者沒有正確地回答問卷問題
這代表該研究生重複進行 100 次隨機抽樣,可能會有 95 次的調查結果可以正確地包含母群體的母數
若該研究生想提高其信賴水準至 97%時,大量增加有效樣本數是可行方式
情況:李教授針對已在全臺各縣市家暴中心開案的受暴婦女進行調查研究,她以隨機抽樣的方式獲得 120 位的
隨機樣本。李教授想了解這些婦女的社會階層、社會支持,以及社會工作者的處遇是否對減緩其憂鬱程度
及增進其睡眠品質有所助益。在李教授所設計的問卷中,社會階層是請受訪者自填受測時的每月收入;社
會支持及社會工作者處遇則是由李教授自行設計六個答項,請受訪者勾選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項;焦慮程
度是以「貝氏憂鬱量表」(是由 21 題,每題 4點尺度的 Likert 量表所構成;計算時將各題的得分加總,
分數越高代表憂鬱程度越高)來測量;睡眠品質是以「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是由 7題,每題 4點尺度
的Likert 量表所構成,分數越高代表睡眠品質越差)來測量。請依此回答下列第 11 題至第 14 題。
11 請問李教授的研究其分析單位是?
在家暴中心進行個案處遇的社會工作者 受暴婦女的個案紀錄
全臺各縣市的家暴中心 已在家暴中心開案的受暴婦女
12 在這個研究中,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是:①憂鬱程度 ②社會工作者的處遇 ③社會階層
④睡眠品質 ⑤社會支持
①②③ ②③④ ②③⑤ ①④⑤
13 在這個研究中,「社會支持」與「社會工作者的處遇」這兩個變項是屬於那個層次的測量尺度?
次序尺度(ordinal level measurement) 等比尺度(ratio level measurement)
類別尺度(nominal level measurement) 等距尺度(interval level measurement)
14 若李教授在進行統計分析時,將「社會支持」這個問題由原本的 6個選項整併為「公眾支持網絡」與
「家人支持網絡」這 2個選項,再分別與「貝氏憂鬱量表」及「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的得分進行統計
檢測,以了解「公眾支持網絡」與「家人支持網絡」是否會影響受暴婦女的憂鬱程度及睡眠品質。請問
李教授應該使用何種統計程序較為適當?
獨立樣本 t檢定 卡方檢定 迴歸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
15 關於信度與效度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將很準的體重器調低 2公斤後再重複進行測量,這個體重器仍有信度但沒效度
一個有信度的測量必定也會有效度
效度比信度更容易評鑑
一個測量工具的信度越高,表示這個測量工具越能顯現其所欲測量對象的真正特徵
16 關於理論(theory)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好的理論必須透過量化研究來驗證之
不同的社會工作理論會引導出不同的實務處遇方法與作為
理論是對某個現象做有系統的解釋
理論是由一組命題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