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3507
頁次:4
-
2
12 於西元 1988 年教育改革法案通過後,增加中央政府對教育的影響力之國家為:
英國 美國 德國 法國
13 根據史恩(Edgar H. Schein)對於組織文化層次的分類,下列何者在分類上不屬於人造品與創造物?
儀式 故事 行為模式 價值(觀)
14 派深思(T. Parsons)所提出組織層級模式的層級分類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機構層級(institutional level) 管理層級(managerial level)
技術層級(technical level) 個人層級(personal level)
15 下列何者不是韋伯(M. Weber)所主張的權威型態?
專業的權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 魅力式的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傳統的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法定的權威(legal authority)
16 依據 Talcott Parsons 將組織分為三個結構層級的概念,學校的技術層級主要指的是下列何者?
行政 教學 訓導 總務
17 有教育憲法之稱的是下列那一法令?
國民教育法 師資培育法 教育基本法 教師法
18 下列何者不是非正式組織的特性?
自然組合而成的團體 成員地位較平等
成員互動機會較少,感情較疏離 領袖不是靠法令權力來領導
19 下列何者是最早期的領導研究取向?
領導者角色研究 領導權變理論研究 領導者行為研究 領導者特質研究
20 下列有關九年一貫課程設計特色的敘述,何者錯誤?
重視學校本位的課程設計
包含七大學習領域
是一種由上而下的課程設計,課程的實施沒有彈性
倡議教師的增權益能
21 依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那一個單位未被要求進行學校課程評鑑工作?
教育部 縣(市)教育局 學校 專業評鑑團體
22 依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學習節數得與那一領域課程合併實施?
語文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數學
23 艾斯納(E. W. Eisner)認為學校較重視認知與技能的教學,情意與鑑賞方面的課程較為缺乏,他稱後者為:
非正式課程 潛在課程 空無課程 實有課程
24 下列那一個課程方案的課程設計原則是主張討論進行中,教師應鼓勵並保護各種歧見,而非一味企圖達成共
識;教師身為討論主持人,應承擔維護學習品質之責任?
人文課程方案(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
八年研究(The Eight Year-Study)
人的研究(Man: A Course of Study)
國定課程(The National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