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縣市議會於審議縣市政府所提送預算案時,發現有部分項目漏編,依法應如何作成決議?
直接將漏編項目及金額補編納入預算案
無權增加預算,只能依縣政府所提預算作審議
要求縣政府立即修正預算案,將漏編項目及金額補足後再審議
要求縣政府先行墊付再補送預算
28 下列關於地方行政機關得於那些情況訂立自治規則的說明,何者錯誤?
依據法定職權 上級行政機關授權 法律授權 自治條例授權
29 鄉民代表會在同意鄉公所的組織自治條例後,應報請下列何機關備查?
縣政府 省政府 內政部 銓敘部
30 地方政府層級之劃分,不應考慮下列何者因素?
幅員大小 政府體制 歷史傳統 黨派利益
31 依據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的規定,有關縣(市)政府組織編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一級單位分科辦理,最多不得超過 7個科
編制員額在 20 人以上者,得置副主管或副首長 1人
一級機關下設科,其人數達 10 人以上者,得分股辦事
二級機關下設科,依需要得設課、股、組、室,最多不超過 8個
32 下列有關縣市議員言論保護之敘述,何者正確?
縣市議員在任期內之所有言論,均享有免責權
縣市議員在議會開會期間內所為之言論,均享有免責權
縣市議員在議會開會時,就無關會議事項所為明顯違法之言論,應負法律責任
縣市議員的言論免責權係憲法明文規定,目的在保障言論自由
33 某縣政府組織自治條例,經該縣議會同意後,應報請下列何機關備查?
省政府 內政部 銓敘部 行政院
34 依據地方制度法規定,鄉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罷免案,應有代表總額多少以上之連署,並向那個機關提
出?
三分之一、內政部 三分之一、縣政府 五分之二、內政部 五分之二、縣政府
35 依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規定,有關鄉(鎮、市)公所組織編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內部單位數依人口規模,最多不得超過 15 個 依人口規模,最多置專員 5人
人口未滿 3萬人者,置秘書 1人 內部單位定名為課或室
36 有關地方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地方劃分為省、直轄市
鄉以內之編組為村;鎮、縣轄市及區以內之編組為里
村(里)是最基層的地方自治團體
直轄市設立的人口基本門檻是 125 萬人
37 下列有關地方立法機關預算決算職權行使的說明,何者錯誤?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
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就預算案所為之附帶決議,應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
鄉(鎮、市)公所參照法令辦理
地方制度法第 43 條第 1項至第 3項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
得聲請行政院解釋之
直轄市、縣(市)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 4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審計機關應於決算送達
後3個月內完成其審核,編造最終審定數額表,並提出決算審核報告於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總決
算最終審定數額表,由審計機關送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審議直轄市、
縣(市)決算審核報告時,得邀請審計機關首長列席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