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3501
頁次:4
-
2
13 下列何者比較不適合作為評估公眾關係成效的指標?
民意代表對本機關的信任程度 組織績效的效度
特定報刊的宣傳能量 民眾對於本機關的滿意度
14 下列何者最能產生公眾關係雙向溝通之立即效果?
辦理焦點團體座談 利用報刊發布新聞稿 敏感性訓練 置入性行銷
15 關於公眾關係基本理念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公眾關係是一種短期有計畫的努力之結果 公眾關係之手段為有效之溝通
公眾關係之前提為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大眾利益 公眾關係之主體為個人或機構
16 一般來說,下列何者不是開發中國家行政文化的主要特質?
家族主義 特權主義 通才主義 理性主義
17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同分享權力」,是指涉下列何種府際關係的類型?
單一制 邦聯制 聯邦制 委員制
18 「影響政策或受到政策正負面影響的所有人士」,公共政策的學理通常稱之為:
既得利益人 權威仲裁人 利害關係人 利益組織人
19 政策規劃階段必須考量研擬方案能否得到民眾、政黨、媒體、意見領袖等的支持,此稱之為:
時間可行性分析 政治可行性分析 行政可行性分析 技術可行性分析
20 依據公共政策研究的「階段論」觀點,公共政策運作的過程依序為何?
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
政策規劃-政策問題形成-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
政策問題形成-政策合法化-政策規劃-政策執行-政策評估
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評估
21 下列何者屬於「以工作為中心」領導方式的重要主張?
尊重部屬加強責任感 要求部屬工作產出
強調積極的激勵與獎賞 重視員工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22 有關公共政策意涵的描述,下列何者相較來說並不正確?
公共政策全部由立法院制訂 目的在解決公共問題
是政府作為或不作為的一種選擇 政策內涵包含法律、命令、服務及管制等
23 政府透過經費挹注,以鼓勵民間機構提供公共服務,此在學理上稱之為:
特許 補助 抵用券 合產
24 政策方案執行結果可滿足標的群體之需求、偏好或價值的程度,係指下列何種評估標準?
論證性 回應性 公正性 可行性
25 政策規劃應儘量讓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少數民族、婦女等獲得較多的照顧,此一原則在學理上稱之為:
客觀無私原則 個人受益原則 分配普遍原則 積極平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