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50130
頁次:4
-
4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僕人)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
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
『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予慍為戲。趣行,及半,小奚仆,束斷書崩,
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敗,
窮暮而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周容〈小港渡者〉)作者從渡者的話語中,
體會出什麼道理?
慢工出細活
欲速則不達
開闔從方便
一步一腳印
「董玄宰三楚督學歸,怡情赴宴,一舊族子驟富,倣名公家營構精舍,中藏書畫、
鼎彞、琴棊、玩好之物,充牣無序,又與算格、法馬、帳簿等交互錯置。因邀玄
宰、眉公與張侗初輩花會談敘,飯後引入清談。主人各為誇指某物,矜所自來,
某為的係真蹟,某件價值多少,玄宰閉目搖首曰:『太多太多,穢雜矣!』主人
領意,急令各去其半,又問玄宰:『眼前清曠否?』仍曰:『正未正未!』再為
割情裁減,幾至於無,復問:『如何?』……主人曰:『如此尚多,乞示何法?』
玄宰曰:『更無別法,如吾兄亦去之可耳。』滿室大噱。」根據上文,下列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本文主旨在嘲諷文人相輕的惡習,自古已然
玄宰再三所謂穢雜,其實暗諷主人附庸風雅的行為
玄宰最後說「吾兄亦去之可耳」,顯見其人尖酸刻薄
書畫、鼎彞、琴棊、玩好之物充牣無序,襯托主人品味風雅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
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
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案:即宰我)之
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
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根據上文,在宰我與孔子的對話中,
宰我主張子女服親喪的喪期為:
一年
三個月
二十六週
四十九日
承上題,孔子對於宰我所提出關於三年之喪的觀點有何看法?
孔子讚揚宰我的見解,鼓勵宰我繼續對三年親喪的喪期進行改革
孔子以反詰方式,提醒宰我思考親喪三年的禮意在於真誠的情感
孔子認為宰我注重禮樂,即使居喪,也不改心志,是一位真君子
孔子指出三年喪期早已經過天下人認同與接受,強制宰我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