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30370
等 別: 三等考試
類 科: 社會行政
科 目: 社會研究法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列舉因為分析單位(unit of analysis)選擇不當所引起的主要解釋誤謬,並舉例說明
之。(25 分)
二、評估研究的目的為何?在測量面向上,需注意那些議題?(25 分)
三、請說明在進行質性研究時,信度如何被測量?有關質性資料的信度會受到那些因素
的影響?(25 分)
四、調查發現男性與女性對於「丈夫應該分擔家務(如燒飯洗衣)」的態度並無差異
(性別的主要效果為零),某研究生認為既然沒有主要效果,便不需要考慮性別
與其他變項的可能交互作用。請問你是否同意?如不同意,請給一個反例。並以
圖示解釋。(15 分)
某研究者探討未婚生子是否有代間複製,而這個代間複製是否有一個趨勢。換言
之,他想知道未婚媽媽的女兒是否也更有可能未婚生子,而這個相關是否有隨出
生世代而改變。做迴歸分析,得到以下結果(所有係數都達到統計顯著性):
log ⎟
⎟
⎠
⎞
⎜
⎜
⎝
⎛
=
=
)0Pr( )1Pr(y
y = 0.06 + 2.56 X1 + 0.05 X2 – 0.02(X1 × X2)
其中 y是受訪者本人是否曾經未婚生子,X1是受訪者出生時父母是否未婚,X2是
受訪者出生於西元那一年,(X1 × X2)則是 X1和X2的交互作用項。請問以上迴
歸分析的結果要如何解釋?並請問比較 1970 年和 1980 年兩個出生世代,未婚生
子的複製行為是否有改變的趨勢?(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