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地方特考 三等 文化行政 本國文學概論 試卷

pdf
988.31 KB
5 頁
si in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關/稅務移民鐵路
警察、高普、初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關/稅務移民鐵路
警察、高普、初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申論題解答
一、【解答】可參見文化行政講義「詩經」P.28
詩經
《詩經》的編集 一、 詩經本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尊儒家經典為「經」,後世便稱作《詩經》。
二、《詩經》是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時代約始於西周初年(西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
葉(西元前六世紀),長達五百年的時間。
《詩經》本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
〈由儀〉六篇為笙詩,有聲無辭,故現存三百零五篇,包括宗教詩、史詩、宴獵詩、社
會詩與抒情詩。
四、《詩經》中的作品非一人一時之作有些出於樂官,有些出自民間其著作年代,〈周頌〉
最早,約西周初年,〈大雅〉、〈小雅〉約西周中葉,〈國風〉則晚至春秋中葉。
《詩經》的內
容:頌、雅風 一、宗教性的頌歌
朝廷祭祀鬼神,贊美祖先或為政者的樂歌,是一種混和樂舞、歌辭的樂歌型態。
頌詩分三類:周頌、魯頌、商頌共 40 篇。周頌最早,代表武、成、康、昭的西周盛
世,魯頌、商頌據近人考證,為春秋時之魯詩、宋詩,時代較晚。
頌詩的文學價值不高,乃今日研究西周早期祖廟祭祀、農業發展的重要史料。
二、宴獵詩與史詩:大雅、小雅
「雅」是周王畿的樂歌,大、小雅共 105 篇,多為朝廷官吏或公卿大夫的作品。
此時出現的已不是對上帝祖先的尊敬而是天子宴樂的朝廷樂歌或貴族出獵的享樂
情狀,如小雅〈鹿鳴〉、〈湛露〉、〈靈臺〉、〈伐木〉一類作品。
也有一些民族史詩的作品,如〈生民〉〈公劉〉、〈綿綿皇矣〉、〈大明〉等篇從
周始祖后稷、公劉敘到文王、武王的周朝開國史,為重要的史料。
三、反映離亂的社會詩:變風、變雅
自厲王被逐到平王東遷這時期的政治社會與思想,都起了劇烈的變動反映這個
離亂世代的,是所謂「變風」、「變雅」的社會詩。
這類作品反映生活困苦或描寫征人的怨恨或寫君王的暴虐〈七月〉〈伐檀〉
〈碩鼠〉、〈黃鳥〉諸篇,表現老百姓的憤怒呼聲。
對上帝、祖先的信仰,也產生質疑,「浩浩昊天,不駿其德」「昊天不惠,降此大
戾」,於是以人本的思想逐漸覺醒。
四、民間的抒情歌謠:國風
國風指的是春秋時期各國的風土歌謠,包括周南、召南、邶、鄘、王、衛、齊、鄭、
魏、唐、秦、陳、檜、曹、豳共十五國風,160 篇。
國風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其內容大多是男女言情之作在文字記錄上屬於詩經時代
較晚作品。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關/稅務移民鐵路
警察、高普、初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作品中表現男女愛情,生動細膩,如周南〈關雎〉、鄭風〈狡童〉〈野有蔓草〉,
是詩經中文學價值最高的作品。
《詩經》的文學
特色 一、《詩經》的形式
《詩經》的形式雖以四言為主,但不拘形式,二字句到八字句都有,可謂後世各類詩
體,在《詩經》都有了萌芽。
二、《詩經》的韻律與語言
《詩經》的韻律,多出於天籟,成於自然,但卻自然和諧韻律之和美,是《詩經》一
大特徵,已形成了詩歌的初步韻律。
《詩經》的語言表現民歌樸素生動的特色多樣的語助詞,雙聲疊韻的各種運用,疊
字疊句的巧妙使用,對後世詩人有很大影響。
三、《詩經》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賦」者鋪陳,敘物言情,直言其事,隨物賦形,如「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比」者比喻,借物托情,有顯有隱,意在詞外,如:「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比喻
青春易逝。
「興」者聯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
四、建立〈風〉與〈雅〉的詩歌傳統
「風」是表現自我強烈情感的抒情詩「雅」是關心社會民生的社會詩,這兩類詩風對
後世詩人有極大的啟示。
論述:
詩可以興、觀、
群、怨
(請就詩經的內
容部分,加以論
述說明)
(據朱熹四書集註)
興:感發志氣
由「頌」與可感先人之德業,「雅」則關心社會民生,可興發憂國之志氣。
觀:考見得失
「頌」可感三代施政,「風」可見風土民情「變風」「變雅」可感社會離亂之苦,可見
上位者施政之得失。
群:和而不流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此就當時貴族社會的社交,多引「詩」為言,有其時代背景。
怨:怨而不怒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國風」所引多是表現強烈情感的抒情詩,但
怨而不傷,哀而不淫,故讀詩可發其情之正。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關/稅務移民鐵路
警察、高普、初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二、【解答】可參見文化行政講義「歷代作家 陶淵明」P.176
陶淵明
字元亮,一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晉代文學家
生於晉、宋之際,因親老家貧,出仕為祭酒、參軍彭澤令等小官,實與個性不合,不願為「五
斗米折腰」,遂歸回田園,為中國第一位隱逸詩人。
陶淵明代表作品,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四言詩有《停雲》《飲酒,五言詩:
《歸園田居》等,梁昭明太子蕭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詩文自然質樸,平淡有致,鍾嶸《詩品》推為「隱逸詩人之宗」
其作品對唐代王維、孟浩然的自然詩派,宋詩人蘇軾皆影響深遠。
三、【解答】可參見文化行政講義「晚清小說的繁榮」P.79
晚清小說的繁榮
一、背景 新聞事業的興起,印刷業的發達
知識階層對小說的文學性與社會教育的功能,進一步的認識
辛亥革命前夕,新舊思潮的衝擊,使得小說成為反映社會黑暗,介紹新思潮的有力工具。
翻譯小說的大量引進
二、種類 狹邪小說:十里洋場的聲色犬馬為題材
韓子雲《海上花列傳》
警幻痴仙《海上繁華夢》
漱大山房《九尾龜》
鴛鴦蝴蝶派:才子佳人之言情小說
吳研人《劫餘灰》
天虛我生《淚珠緣》
李涵秋《瑤瑟夫人》
譴責小說:較具價值
《官場現形記》李寶嘉
全書一百二十回,只成六十回,連綴官場笑話趣聞及種種貪污醜惡的故事而成,可謂一部
官場百醜圖的漫畫集。
作者描寫中下官員,頗能窮形盡相,趣味橫生,但寫大員時有些誇大不實,雖然如此,但
頗能反映晚清官場醜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沃堯
共一百零八回連載於梁啟超主編之《新小說》。
全書以第一人稱的筆調,託名「九死一生」記述其二十年間所見所聞與所感。
他二十年來所見,只有三種東西:
第一種是蛇蟲鼠蟻,第二種是豺狼虎豹,第三種是魑魅魍魎。
此書較《官場現形記》批判的範圍要廣泛,有政治、社會、教育制度的批判,有士農工商
形形色色的嘴臉,相當徹底反映晚清社會風貌。
《老殘遊記》劉鶚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通醫術,行商,並參與過治河工程,人生歷練豐富,最
後因大倉米救濟災民一事,遭流放客死新疆。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關/稅務移民鐵路
警察、高普、初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老殘遊記》二十回,介於散文與小說間的記事體描寫當日社會民生的實況,結構不很嚴
文字簡鍊優美如寫景物〈遊大明湖〉〈黃河結冰〉如寫人物〈王小玉唱書〉
皆膾炙人口。
全書特色在描寫玉賢、剛弼兩個自命清高的酷吏,最為動人心魄。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其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
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劉鶚自撰評語)
《孽海花》曾樸
本書前五六回為金松岑原作曾樸加以修改擴充至二十回後又續寫十回為三十回本。
本書以狀元洪鈞、名妓傅彩雲為主幹配合當時文化、外交的事件,較廣的反映清末三十年
間政治、社會、外交的各種情態
書中人物多有影射,如金雯青為洪鈞,傅彩雲為賽金花,丁雨汀為丁汝昌,何太真為吳大
澂,唐常肅為康有為,梁超如為梁啟超等。
四、【解答】可參見文化行政講義「原住民文學」P.249
原住民文學
原住民文學興起於民國七十年間1980 年)此時正為台灣社會面臨關鍵性轉之際不論在政
治、社會、文化的面向上,莫不以台灣「本土化」作為最強烈的改革訴求。原住民運動也於
此波的熱潮趁勝興起,在不斷的熱血抗爭中開始凝聚出屬於原住民自己的「族群意識」。於是
運動之外,以抗議為主題的原住民文學也漸漸地萌芽,作品在文字媒體上慢慢的取得發聲位
置,如:莫那能《美麗的稻穗》、拓拔斯.塔瑪匹瑪《情人與妓女》和《最後的獵人》等,都
極具代表性。
由以上觀之,可以知道民國七十年的原運,一方面啟發了原住民對自我族群的重視,另一
面則成為所有後來的原住民文學創作者的母題和寫作動力所在。八○年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
開展,其實象徵了一種時代性的意義,那即是:沒有文字的原住民族群,經由漢語的書寫系
統,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去證明自我的存在。
1993 《山海文化》雙月刊創辦則代表了另一個里程碑孫大川以其卑南族的身分〈山
海世界—《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序文〉中標舉出別於漢文化以「山海」為主為依歸的原
住民文化代表了另一個台灣經驗,原住民卑微、苦難的經驗,使他們的文學筆觸、藝術造形
以及文化反省,更能觸及到生命的本質和人性的底層。
除了山海雜誌外許多主流的文學平面媒體也跟進並鼓勵形成一股風潮《聯合文學》《文
學台灣》《台灣日報》等,於是在文學市場熱烈的運作下,原住民文學在量與質上都有大幅
的成長。而九○年代末,學術評論方面原住民文學儼然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