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高普考 普通考試 文化行政 本國文學概要 試卷

pdf
719.61 KB
11 頁
mis08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101 年普考文化行政「本國文學概要」
徐鴻解題
一、 中國重要的文學作品,有許多萌芽於民間,試就所知,舉例說明。25
【解答】
(一) 詩經
民間的抒情歌謠:國風
國風指的是春秋時期各國的風土歌謠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其內容大多是男女言情
之作,如周南〈關雎〉、鄭風〈狡童〉〈野有蔓草〉,是詩經中文學價值最高的作品。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3
(二) 樂府詩
樂府官署的設立及民歌的收集,起於漢武帝,武帝收集俗樂,主要是娛樂之
用。民間采來的樂府有:〈相和歌〉〈清商曲〉及雜曲等。
代表作品:樂府民歌是社會民生的反映,題材廣泛,有
描寫戰爭:〈戰城南〉〈十五從軍行〉
諷刺豪富生活:〈相逢行〉〈平陵東〉
描寫生活困苦:〈東門行〉〈婦病行〉〈孤兒行〉
歌頌婦女:〈豔歌羅敷行〉〈羽林郎〉
歌頌愛情:〈有所思〉〈上邪〉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4~5
(三) 北朝民歌:木蘭詩
二、北朝的民歌
1《樂府詩集》無北歌之目,但〈梁鼓角橫吹曲〉實
即北地歌謠。
2、北歌側重社會生活,題材較廣。
爭,
〈紫騮馬〉描寫婚姻問題〈地驅樂歌〉表現畜牧生活
3、北歌中男女情愛更直率熱烈。
1 不少是鮮卑族的歌曲。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2 長篇敘事詩〈木蘭詩〉,與漢末五言詩的代表〈孔
雀東南飛〉,成為南北民間敘事詩的兩大代表。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韻文史整理〉p.13
(四) 南朝民歌:吳歌西曲
一、南朝的民歌:吳歌西曲
吳歌
1 永嘉渡江,下及梁、陳,咸都建業(南京),吳聲
歌曲起於此。
2 吳歌以〈子夜〉〈讀曲〉篇目最多,為其代表。
3 吳歌內容以男女戀歌為主,文筆清麗手法柔婉。
4 另有〈神絃歌〉則為江南一帶民間祭祀神歌。
西
楚西聲
1、湖北一帶的歌謠,以江、漢二水為中心。
2內容充滿水上船邊的情調旅客商負的別情反映
南方商業繁榮的社會景象。
3情感的表達勇敢熱烈有別於吳歌嬌羞細膩的情態
4〈三洲歌〈烏夜啼〈襄陽樂〉為較好作品。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韻文史整理〉p.13
二、 文學實為人生的反映中國古代文學家的創作往往與他們的人生經驗密切相關,
而且他們最為後世所稱道的代表作品,幾乎都完成於人生困頓之際,試舉例說明
此一現象,並詳加評論。25%
【解答】
(一) 屈原 〈離騷〉
〈離騷〉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1、屈原放逐時的代表作,也是最卓越的詩篇,全詩 373 行,2490 個字,成為中國
古代最雄偉的長詩。
2〈離騷〉裡屈原傾吐自己的歷史融合古老的神話傳說通過綺麗絢爛的文采,
營造神秘浪漫的氣氛表達自己的愛國懷鄉憤世嫉俗之情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
異采。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23
(二) 柳宗元〈永州八記記〉
1 柳宗元仕途失意,貶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卒死於柳州。這種悲苦的際遇,
使得他深入民間,反映民生疾苦,文章文章雄深雅健,意寓深遠。
2 柳宗元把自己的際遇和悲憤之情寄託在山水之中使得山水也感染作者的情感,
同他其他散文的思想內容一致他在山水的描寫上有細微的觀察與深切的體驗,
以精鍊的文筆、清麗的語言,刻畫山水的美麗形象成為山水散文的傑作,是繼酈
道元之後,又一位山水大家。代表作:〈永州八記〉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28
(三) 蘇軾〈前後赤壁賦〉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出任密州、徐州、
州知州。神宗元豐二年,以「烏臺詩案」被誣下獄,幾至於死,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黃州五年軾之人格日臻成熟〈前後赤壁賦〉正是此時期的代表作,文辭優美,表現
對宇宙人生的深刻哲思。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28
(四) 評論:
1、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
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
2、韓愈〈荊潭唱和詩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讙愉之辭難工,而
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恆發於羈旅草野」
3、歐陽修:「文窮而後工」
4日本文學家廚村白川:文學是苦悶的象徵」。
5、文學是作者的情感與人生際遇的的交織與抒發,人生際遇的困頓,更能激發作者
對人生的深刻體會,於是屈原將忠君憂國之情,抒發為美麗的詩篇;柳宗元將滿腔悲
憤之感,化而為優美的山水遊記;蘇軾則將人生的困厄,化入對宇宙悠遠的哲思,
正是所謂「聖賢發憤之所為」「文窮而後工」的道理,只有對生命的體會越深刻,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能成就文學深邃的內涵,而感動千古人心。
三、 1920 「新民會」創刊《臺灣青年》,其後更名為《臺灣《臺灣民報》《臺
灣新民報》請概述其對臺灣新文學發展所發揮的功能。25%
【解答】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102
時期
《台灣民
報》
1. 1920 年初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成立的 「新民
林獻堂的支持下,創刊《台灣
青年》雜誌,後改名《台灣》>
2. 1923 年(大正 12 ,民族運動上的有志之士
有感於台灣人需要一個屬於台灣人的言論機
關,因此,繼而創刊《台灣民報》1923 4
15 日,《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l927 81
日起開始遷入台灣發行仍以週刊出現1930
5年)3為了進一步替發行日刊做
準備,乃增資改組,並易名為《台灣新民報》
3. 這個台灣民眾的言論機關,扮演著批評時政、
傳遞民瘼、介紹新知、提昇文化的角色。自台
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台灣各種政冶、社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會運動,包括文化啟蒙運動、學生運動、農民
運動、勞工運動、婦女運動,無不受到《台灣
民報》的熱烈支持與鼓吹。所以《台灣民報》
被譽為「台灣人唯一言論機關「台灣人唯一的
喉舌」
4. 臺灣民報為臺灣新文學早期重要的發表園地,
包括臺灣新舊文學之爭、大陸文學的轉載、五
四文藝思潮的剖析,歐美文學的介紹,善盡其
啟蒙民智之責,成為早期臺灣作家的可貴園
地。為台灣新文學運動史留下了第一手的史
料﹔另外《台灣民報》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
紹,反應了那個世代台灣知識份子的世界觀。
它也經常報導當時中國的政情,中國的軍閥如
何混戰,蔣介石與汪精衛如何鬥法……等。所
以,《台灣民報》也提供了中國近代史的珍貴史
料。
四、 臺灣原住民文學從早期的控訴和文化追尋到兩性議題都市適應問題及獵人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價值的重塑,題材越來越寬廣,請概述有哪些作家作品觸及這一類議題。25
【解答】
(參見「本國文學概論講義」〈文學史歸納整理〉p.67~68p.98
1. 原住民文學興起於民國七十年間(1980 )
為台灣社會面臨關鍵性轉之際,不論在政治、社
文化的面向上莫不以台灣「本土化」作為最
強烈的改革訴求原住民運動也於此波的熱潮趁勝
興起在不斷的熱血抗爭中開始凝聚出屬於原住民
自己的「族群意識」。於是運動之外,以抗議為主
題的原住民文學也漸漸地萌芽作品在文字媒體上
慢慢的取得發聲位置莫那能《美麗的稻穗》
拓拔斯塔瑪匹瑪《情人與妓女》《最後的獵人》
等,都極具代表性。
2. 由以上觀之可以知道民國七十年的原運一方面
啟發了原住民對自我族群的重視另一方面則成為
所有後來的原住民文學創作者的母題和寫作動力
所在八○年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開展其實象徵
了一種時代性的意義那即是沒有文字的原住民
族群經由漢語的書寫系統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去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證明自我的存在。
3. 1993 年《山海文化》雙月刊創辦,則代表了另一
個里程碑孫大川以其卑南族的身分〈山海世
界—《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序文〉中標舉出別
於漢文化以「山海為主為依歸的原住民文化代表
了另一個台灣經驗原住民卑微苦難的經驗使
他們的文學筆觸藝術造形以及文化反省更能觸
及到生命的本質和人性的底層。
4. 除了山海雜誌外許多主流的文學平面媒體也跟進
並鼓勵形成一股風潮,如:《聯合文學》《文學台
灣》《台灣日報》於是在文學市場熱烈的運作
原住民文學在量與質上都有大幅的成長而九
○年代末學術評論方面原住民文學儼然成為一個
熱門的研究課題。
瓦歷
1 瓦歷斯諾幹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的泰
雅族人,漢名叫做吳俊傑,1961 年出生於台中
縣和平鄉自由村雙崎社區畢業於台中師專
前在童年的母校自由國小擔任教師,並兼任靜
宜大學和成大台文所的講師。
2 1990 年代瓦歷斯諾幹才體認到部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落與族人的生活場景是如此豐富獨特而對於自
族,懷,同
也對於原住民族在漢族壟斷絕大多數資源之下
的弱勢處境有著深刻的體悟這些感受擴大了他
的文學視野讓他的作品展現出不一樣的氣魄和
開闊的格局。
3 1990 年起他開始主持台灣原住民文
化運動刊物《獵人文化》「台灣原住民人文研
1992 年,他和妻子利格拉樂‧A-WU
更放棄了多年的都市生活和資源以小學教師和
在地文史工作者的身份回到出生的
部落文化重建工作對瓦歷斯諾幹而言這不
但是生活上的改變也是創作上的改變在此之
他用漢名吳俊傑和筆名柳翱寫作和一般漢人
沒有多大差別的詩文在此之後他用泰雅族名
字瓦歷斯‧諾幹來傳達泰雅族部落和族人的生
思維心事塑造出獨特的充分展現出泰
雅族渾雄、驃悍特色的文學風格。
4 1996 〈伊
在踏查〉獲得「時報文學獎」新詩類評審獎
年出版《戴墨鏡的飛鼠》散文集此後他確切
的找到了寫作方向 1990 年代的 10 年之間,
瓦歷斯諾幹的詩散文和小說幾乎獲得台灣所
有的重要文學獎,並受到一致的好評。
回到出生地的瓦歷斯.諾幹,不只是為泰雅部落和
台灣原住民族發言,更以泰雅族開展的胸襟,懷抱
整個台灣島嶼和人民是台灣中年代最重要的作家
之一。他重要的散文著作有《戴墨鏡的飛鼠》《番
人之眼》《山是一所學校》等。
藍波安
1 1957 夏曼藍波安出生於台灣東
南方海上的美麗小島蘭嶼,是過去被稱為雅美
現在改稱為達悟族的台灣原住民族在達悟
語中,「夏曼‧藍波安」的意思是「藍波安」之
父,以,」既姓「
更不是名叫「藍波安」。而是隨著兒子出生而改
名的達悟族習俗 1986 9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波安」出生以後名字就變成了「夏曼藍波安」
2 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後他留在台灣
北部工作做各種零工開計程車謀生總覺得
找不到自己。1989 年他回到蘭嶼, 1989 年到
1999 年,夏曼藍波安用十年的時間去觀察自己
的民族他認為應該替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字
記錄於是他進入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繼續
深造獲得碩士學位目前他不但是台灣文壇
極受注目的作家也是蘭嶼島上學歷最高人。
但是夏曼藍波安了解蘭嶼的達悟族人根本不
在意他出過幾本書是什麼研究所畢業在蘭嶼
衡量一個男人的標準是射魚、造舟、潛水等技
作為一個熱愛海洋的作家夏曼藍波安作品
中的基調是對海洋的深厚感情達悟族人處身現
代社會的矛盾與衝突以及回歸部落的呼喚他的
作品有《八代灣的神話》《冷海情深《黑色的
翅膀》等。
3 作為一個熱愛海洋的達悟族作家
藍波安的作品企圖從真實的生活去建構真實
的文學他透過深情的文字敘述出台灣原住民
族文化的承繼與實踐過程也展現一個海洋民族
與大海之間相依相惜引領我們進入此一神秘龐
大的獨特藍色勝境。
4 徘徊在達悟族傳統文化和受漢民族
文化影響的現代文化之間,1991 年,夏曼
波安完成中文與達悟族語對照的「八代灣的神
話」,試圖構築一條形式上的探勘走道。
5 1997 年的「冷海情深」,這篇小說深
刻的刻劃出熱愛海洋熱愛自由生活的達悟族男
性對海洋和傳統文化的眷戀也書寫出在現代社
會中這群擁有射魚潛水等技能在傳統達悟
社會中受到肯定卻在當今的現實生活裡無力
扮演好賺錢養家的丈夫和父親角色的達悟族男
子內心深處的寂寞和無奈。
6 他不再藉助母語與華文形式上的反
差對比而使用純粹精鍊的華文去挖掘達悟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文化獨特的內在精神世界他寫出了達悟人對海
洋和自然的態度對生命的領悟和智慧對傳統
文化的驕傲和渴望。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