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3 年
初等、關務人員
高普、鐵路、警察
諮詢專線:(02)2331-6611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12/23】晚上 7:00 免費解題講座
交通行政 交通達人-許博士主講
電類解題 天王名師-高 分主講
行 政 學 王牌講師-劉 鳴主講
生理變化,缺乏特定性。
個案研究:以單一個案為對象,完整蒐集包括成長史、生理紀錄、晤談、問卷、心理測驗等資訊來了解其資訊。
優點:最具有深度性、全面性
缺點:個案研究的結論難以推論到其他人、也無法驗證因果關係。
二、人性論:當事人中心學派認為,人類有自我實現的傾向,驅動人自我成長及正向改變。有別於行為學派和心理
分析,當事人中心學派強調當事人自主、自我決定、自我成長的能力,而且只要有接納、開放的環境,自我實
現的動力就能驅動當事人健康地發展。
當事人何以會困擾:外在環境或個人理想我和真實自我產生不一致,導致當事人無法依其本性做是適合自己的
選擇、失去自我覺察,阻礙自我實現。
諮商成功的必要條件:成功的諮商不倚賴特定的技術或專家式建議;相對地治療者須營造一個開放、接納、無
評價的環境,增加當事人的自我覺察、讓當事人可以重新掌握選擇的自由與責任,達到自我實現。
諮商師的態度:Rogers 認為成功的諮商師必須有下列三種特質或態度:
真誠一致:諮商師要表現從裡到外真實、一致。當事人才能在治療過程中,開放地表示自己的想法、感受、
困擾,並勇於重新發覺自我。
無條件正向關懷:指無論當事人是否好轉、表現好不好、是個怎樣的人,諮商師都應完全正向接納。換言之,
諮商師不能說:「只要你……我就接納你」;而是「不論如何我都接納你」。在此環境下,當事人不必擔憂諮
商師的眼光,或討好諮商師,才能自由發覺真正自我。
同理心:指諮商師須要了解當事人的主觀世界,用當事人的角度,體認其挫折、掙扎、猶豫。藉此,當事人
不但能感受到被接納,同時也可以把內心未查覺得思考浮現、澄清,增進自我了解。
三、 依貝克的理論,憂鬱症患者傾向用負向方式解讀事件,甚至偏離現實,產生所謂「認知扭曲」或「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舉例如下:
武斷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沒有足夠證據下就以負向的方式解釋情境。
如:某人舉辦家族旅遊當天下起大雨,便認為自己是無用的人。但實際上,下雨並不能推論到自己無用。
選擇性抽象(selective abstraction):解讀某情境時,選擇性地從很多可能原因中,選擇少數對自己不利的解讀,
如:籃球比賽我方輸了 20 分,隊上每個人都犯了大大小小的失誤,但憂鬱者可能解讀都是自己的問題導致全
隊失敗。但事實上,每個人的失誤對都有影響。
過度概化(overgeneralization):從很小的事件過度進行整體性、負向的推論。
如:某人一次考試不及格,就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甚至是人生的失敗者。事實上,一次考不好,可能因很
多因素造成,未必代表此人不是讀書的料。
放大化或縮小化等(magnification/minimization):放大壞事的解讀或縮小好事的解讀。
如:開車擦撞到護欄,車門有了小刮傷,但車主卻認為這台車毀了(放大化);被老師讚美表現很好,但自己
確認表現還是很差,相當沒用(縮小化)。
四、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人的成功與快樂大部分來自與社會的互動連結,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一部分,所以無法
脫離此脈絡孤立地被了解。人們必須在社會中取得地位,或取安全感、接納感和價值感。
因此,阿德勒主張人會有感知道自己是社群的一分子的「社群感」。而社會興趣是指社群感相應的行動,以及對
外界人群的正向態度,同時也反映個體與他人合作並產生貢獻的能力。從更大的層面來說,社會興趣是指人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