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地方特考 三等 文化行政 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 試卷

pdf
1.29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申論題解答
(關:)
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核心概念包括國家、企業、資本權力、勞工及全球化,相較於面對行
政官僚體制、企業掠奪式資本積累、全球勞動力市場競爭等因素的無力感對於「文創產業」的構
想,在台灣其實是結合了「創意經濟文化產業」的正面價值及理念,並多以在地化的微型經
濟型態來呈現,被認為可發展出面對全球化環境的生存策略,期許激勵年輕人,願意返鄉圓夢之熱
「文創產業」相關成功的經驗,便在於如何理念與務實需兼具,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推動地方
:退
下的客家老宅,掛起名為「山下的厝木質招牌,再加上個人喜愛收藏古物將老宅變身為溫泉旅
宿現在由老師的第二代接手,第二代經營者是七年級生,延續上一代喜好古物的風格,而且加入
新世代背包客的創意,為客家老宅翻開新。案例二:同樣是七年級生,從小住在鶯歌磁磚工廠樓
上, 但是對於陶瓷產業本來沒有什麼想法。退伍後投入職場可惜創業未成偶然機會有人問及陶
瓷禮品的製作事宜才讓他返鄉發展, 鶯歌的地方特色產業陶瓷,在地方政府推廣下,持續發展文
化觀光潛力後來這位年輕人則是自創品牌, 發展成為一個結合文化創意創新氛圍的新陶瓷文化
通路品牌。
「文創產業」可能產生問題之處例如:「莫拉克風災重建區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重建補助計畫
透過部落工坊與教育訓練課程將有關人才培訓、工坊營運、研發、生產行銷、推廣、授權等相關
工作事項作為培力計畫的要點;並以各類補助項目來推動原住民文創產業的發展,以提升產業的品
質及獲利能力。計畫原本的理念若以研究者的觀察而言,其分析高雄市的部落社區、公部門與輔
導單位在推廣與執行「原住民文創產業」成果有限,並且彼此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想像與認知不
則把「文創產業移植為部落的教化工具,這會造成公部門輔導作業難以推進,部落社區意願低落
」(creativity)
(creative industry)(creative
capital) (cultural
industries)Theodore Adorno Max Horkheimer 1970
cultural industry 1980-90
年後政治制訂者想要對創意經濟其創造財富的潛力試圖熱情的擁抱的新字眼。基本上結合「創
意經濟」「文化產業的理念,形成台灣對「文創產業」採取一種正面價值的論述,文化政策理
念在地方具體落實則須審慎規劃之
(關:
)
「藝術銀行」(Art Bank)的概念,在國際上通常是指政府提供資金支援或政策保障的非政府文化藝
術機構購買優秀的藝術家作品再將作品轉租或銷售給政府機關、企業、私人用於陳列、裝飾、
藏等,從而獲得運轉資金的非營利性藝術機構
1972 ,加拿大為支持國內的年輕藝術家,增加大眾接觸、瞭解和欣賞藝術品的機會,由非政
府文化機構自費建立了“藝術銀行”在政府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援或政策的保障下,購買優秀藝術
家的作品,再將作品銷售或租賃給政府機關、公共空間、企業或私人用於陳列、裝飾、收藏等,從
而獲得運轉資金。之後,澳大利亞、挪威、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也都陸續開辦有“藝術銀行
業務摩根銀行是世界上最早收藏當代藝術品的銀行。德國銀行約有 250 家分行在世界各地公開收
藏藝術品收藏作品超過 1 萬件比德國現代美術館的藏品還要多。瑞士銀行的藝術品投資服務主
要包括:為客戶提供藝術品市場研究分析和量身定制的投資策略,以及藝術品交易保管估價等
方面廣泛的最新資訊;藝術收藏品的購買與出售策略建議;藝術收藏品的組合管理、財產規劃
辦展覽和博覽會;安排客戶參加各種活動享受藝術盛宴在國外藝術銀行的經營和運營已有了非
常成功的經驗。在台灣則有由大專院校所設立之藝術銀行,例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銀,其
所擁有之資產即是該校美術系館的畫作,租賃畫作所收取之租金即為利息利息可以用來維護展
、持續修復留校畫作,或者是購買更多的藝術作品當作銀行資產藝術銀行基本上就是透過這樣
的機制不停地循環運作
針對永續經營而言,以大學內的藝術銀行而言,從實體面來看藝術銀行可與民間的企業或機構合
如五星級高檔飯店或豪宅建商,提供其畫作租借以裝點空間,並可依照季節而作主題更換,
由該方式這些機構不必花大錢買畫就能看到不一樣的作品學校也可以有持續性地收入能繼續典藏
品維護與修復的工作;從虛擬面來看藝術銀行亦可建構一個專屬學校的藝術人才數位資料庫
供使用者線上瀏覽及搜尋等功能,並且與學校圖書館做資料庫搜尋連結,使用者在搜尋藝術家或畫
作的同時也能了解與藝術家相關的著作,如此一來不僅能讓使用者更為了解藝術家及畫作,也能
使該校藝術銀行網頁資料庫,進一步地成為探究臺灣美術史的研究者所必進入之研究路徑;除了
提供學術研究的功能之外,亦可透過數位典藏加值,進行授權使用或開發衍生性商品,讓藝術品的
價值更為提昇。
未來「藝術銀行」更廣泛程度的可行性,我國文化事務中央主管機關文化部,則是預計在 2013
啟動藝術銀行機制,編列經費蒐購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轉租予公司行號、或外交機構,讓藝術畫作
進入企業大廳、海外總部、辦公室、大使館、外交官邸、或是學校、家庭客廳的牆面,藉此機制促
進藝術創作的流通,讓臺灣豐沛的藝術被看見。文化部為扶植年輕藝術家進入國際藝壇,文化部已
連續五年於藝術博覽會現場,設置「新人推薦特區」展出優秀新人作品。文化部目前並積極整合全
臺的藝術村,透過分級提升計畫,讓藝術村可以與國際接軌,擴大藝術家的交流規模,策略性進入
歐美、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讓國內的藝術家可以大量走入國際藝術市場
(關:)
文化資產保存,係為保存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及
古物等文化資產,加以活化利用,相關的業務與活動推廣,有助於充實國民精神生活,並發揚多元
對外則須瞭解地方各行政區域內實際的狀況與需求。行動圖書館即為推廣文化保護理念時,建立在
地方需求及條件評估,兩者兼顧之因應策略
行動圖書館(Mobile Library)被定義為利用裝載工具提供類似非全時開放之圖書館分館服務。以
往的行動圖書館的確利用各式交通工具加上相關配備儘可能地把圖書館服務傳遞到偏遠地區甚至
窮鄉僻壤;也因此行動圖書館一直被視為拓展文教服務至交通不便地區及關懷弱勢讀者的優先策
行動圖書館的推廣,需視地理環境以及物質條件而定以其他國家的行動圖書館為例,行動圖書館
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是電車、汽車、火車、船等,在 1990 年代,肯亞的駱駝行動圖書館,辛
巴威和伊索比亞的驢子行動圖書館即為最適合當地的載具。歐洲國家的行動圖書館,則喜好用巴
,作為跨越國家邊界的行動圖書館。英國則是有些村鎮採取異業結盟的方式定減低圖書館資源
的城鄉差距,例如:圖書館和在地的商店合作結盟在教堂、酒吧、商店、社區中心、郵局和診療
置放可檢索圖書館線上目錄的電腦設備。我國是資訊與網路的優勢國家,電信設施、資訊環境
以及個人行動裝置的普及性相對地高針對台灣目前各行政區的狀況,可能較適合推廣的是M
M (mobilitymobilize )
及手機、智慧型手機、筆電PDA 等行動設備,讓所服務的對象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使用
各式隨身的終端設備,與該機構的資訊系統,完成同步即時的資料交換過程。M 化行動圖書館
於文化保護概念推廣的焦點不只在於文化資產相關圖書資源的流通借閱,並且可以擴及文化資產
資料庫的檢索文化資產保存相關事務的參考諮詢服務、文化資產研究的數位典藏檔案應用以及相
關研究或文獻全文下載等
行動圖書館係為滿足了讀者在自學和資訊方面的需要其實台灣國內各圖書館一直是善用嶄新資訊
技術,突破種種侷限以創新服務的模式,讓讀者愈來愈容易取得所需的資訊。但是,「文化保護行
動圖書館」的概念不一定需要砸大錢或運用尖端科技才是藍海策略而是必須依據不同的條件去
提供合適的行動化管道,因此視地方的實際狀況,以傳統型式提供行動服務的方式,也可以非常多
元且饒富創意,例如:人力巡迴書車走進校園推廣閱讀、與里長合作經營閱覽室、在校園設置閱
覽室、主動透過宅急便將圖書送至學校教室等。重點在於以文化資產保存的核心觀念,透過閱讀的
行動化,真正落實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教育及傳承工作,並將文化資產知識在地實踐並與世界接
(關:
)
地方上家家戶戶的老照片其意義不光只是個人生命經驗的留影,當私人的老照片與公開的展示空
間或機制連結(例如: 社區古早味影像館或是應用成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禮品或紀念品)老照片的
老照片本身的價值,在於個人的、社區的、共同的回憶,需透過其來湧現「活」的經驗社區認
同或是地方品牌特色等,則是「預期」經過文化創意加值之後的附加
若以現象學的觀點來解釋「回憶」係人們儲存而成記憶的東西並不是人曾經知覺過的影像,而是
先前的知覺本身。我們儲存的是我們曾活過的知覺,當我們回憶時我們並不是召喚出影像,我們召
喚的是那些早先的知覺。在回憶中所發生的是我們再度活出先前的知覺。回憶不只是再次進入心
而是再活過一次的活動。過去再度進入生命之中,並且伴隨著與其連結的事物;另外則有一種
想像必須變成真實,必須回到相信之中,這種想像的形式稱做「預期」。把自己擺到一個新的處境
也是一種自我移置,不過它正好和回憶相反,不是活化過去的而是通往未來的預期。對未來
深思熟慮的感覺,是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投射而來。因為能夠想像,所以才能活在未來
關於影像館的建構和紀念物或禮品之設計當試圖尋找老照片「回憶的過去,必須務實地考量地
然必須考量到視覺的美感呈現、設計創意、成本評估、功能屬性、商品訂價、市場競爭性等,倘若
係委託相關藝術設計單位團體或個人工作室等進行整體規畫則需要以公部資源管理者的立場,
檢視這些創意者的設計或藝術生產過程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以美學的標準來評價其功能
效應,功能性必須要呼應政策的理念
是而以政策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層次而言社會中不同身分地位的文化成員都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和
觀點,表述私領域或公領域的歷史,文化行政的事務工作若涉及地方文史事務,是積極地將公私領
域進行認同的結合。此時,個别的特殊的歷史事實被賦予一種特定的普遍的因果聯繫,影像館
可再現社區的古早味或是禮品與紀念品具備地方品牌特色。對於去呈現分別屬於不同階級的社會
群體之影像或是物品,對於背後的文化資本、品味、美學創造力,不能夠忽視其具有價值評斷以及
指標作用因此除了積極去經營或發展具有潛力的地方價值秉持對於地方和人群的感受之尊重
則是最基本的倫理素養,並以同理心和理解的態度,肯定地方居民的影像歷史表述,另一方面也鼓
勵人們表述歷史,並且以各種形式再現公共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