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40540
等 別: 四等考試
類 科: 教育行政
科 目: 心理學概要
考試時間: 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何謂「比馬龍(Pygmalion)效應」與「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它
們可以如何運用於教育工作之中?(25 分)
二、Lazarus 曾針對人類因應(coping)行為的認知歷程提出「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與「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兩個概念。試解釋這兩個概念
的意涵,並比較兩者在因應行為認知歷程的異同。(25 分)
三、人類的攻擊行為大致可區分為「主動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與「反應性攻
擊(reactive aggression)」。請說明這兩類攻擊行為的特性,並比較兩者的異同。
(25 分)
四、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請問該理論包含那
四個認知發展階段?其相對應的年齡層又各為何?(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