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運輸規劃之基本交通資料有那些?請列出傳統上最常用來蒐集交通資
料的三種調查方法及內容?近年已有實驗利用手機信令(mobile signal)
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資料進行智慧判讀,從而轉化產生運輸規劃
所需之交通資料。請比較傳統調查方法與新近利用手機信令以及 GPS 資
料進行智慧判讀方法之優、缺點。(25 分)
二、在運輸規劃過程中,採用四步驟旅運需求預測程序(four-step travel
demand forecasting process)所獲得之結果精度並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因
為循序性步驟前後之間存在介面,從而產生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的
問題。試舉出兩種有效的改進方法並詳細說明之。(25 分)
三、智慧型運輸系統(ITS)中的先進旅行者資訊子系統(ATIS)可提供路網
資訊或進一步客製化做為路線導引之用。常見之靜態交通量指派因為忽
略時間向度的考量,無法真實反應車輛在路網中流量傳導的過程,是項
缺點誘導了動態交通量指派(DTA)的快速發展。請詳細說明納入時間
向度考量之分析性(analytic approach)與模擬性(simulation-based)兩
種動態交通量指派模型與求解觀念的不同與優劣點。(25 分)
四、運輸政策需要考量消費者之效用與偏好行為,請問個體旅運需求模型
(disaggregate travel demand model)的架構為何?其在交通領域之適用範
圍有那些?另請說明個體選擇行為偏好資料的調查問卷之種類、以及羅
吉特模型之統計檢定指標與內容。(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