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以下各題,若有計算條件不足,請自行作合理假設。
代號:
頁次:
-
一、如何進行黏土的三軸壓密不排水試驗(CU Test)?如何由試驗結果,分
別得到土壤之不排水及排水剪力強度參數?(25分)
二、某一2 m×2 m寬之正方形基腳,置於地表下0.8 m處,基腳正中心同時承受
垂直載重1500kN和一個彎矩載重300 kN-m,如圖一所示,且地下水在極
深處。
試求此單向偏心彎矩載重及垂直載重導致贅餘力(Resultant force)之偏
心距eB為何?並計算基礎因此贅餘力而承受最大(qmax)和最小(qmin)
的承載應力各為何?(10分)
基礎下的土壤參數如圖一所示,當ø′ = 34°時,其承載力因子Nc = 52.6,
Nq = 36.5,Nγ=39.6,求可承擔的極限承載應力(qu)為何?(15分)
(提示:有效寬度B′ =(B - 2×eB))
圖一

代號:
頁次:
-
三、某基地土層剖面,自地表面開始,包含5 m的砂土,其下面是13 m厚的黏
土,地下水在地表面以下2.8 m。地下水位以上的砂土單位重是19 kN/m3,
水位以下的砂土飽和單位重是20 kN/m3
。黏土之飽和單位重是15.7 kN/m3
,
有效摩擦角是35°,過壓密比是2.0。試計算地表面以下11.0 m深處的垂直
總應力、垂直有效應力、水平總應力、水平有效應力各為何?
(提示:Ko=(1-sinø′)×(OCR)sinø′)(25分)
四、某20 m長之實心混凝土樁,樁徑60 cm,打進兩層飽和黏土中,如圖二所
示。樁身摩擦力採用總應力α方法計算,設當不排水剪力強度Su = 70 kPa
時,α= 0.55;當Su = 200 kPa時,α= 0.48。另樁底承載應力因子Nc = 9.0。
在分別考慮樁身摩擦力及樁底之極限承載力之貢獻後,計算該樁總極限
承載力為何?(25分)
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