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我國於民國 104 年7月1日公布「條約締結法」,關於本法之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主辦機關於條約草案內容獲致協議前,得就談判之方針、原則及可能爭議事項,適時向立法院
說明並向立法院相關委員會報告
條約內容涉及國家機密、國家安全或外交考量者,行政院於條約案送立法院審議時,應標明機
密等級,立法院應以秘密會議為之
未具有條約或公約名稱,但已有批准、接受、贊同或加入條款之條約,得視同條約案,主辦機
關得於簽署後三十日內報請行政院備查,並於條約生效後,主辦機關應報請行政院轉呈總統公
布,並送立法院查照
雙邊條約經立法院決議修正者,應退回主辦機關與締約對方重新談判;條約案未獲立法院審議
通過者,主辦機關應即通知締約對方
4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規範,下列名詞之解釋何者錯誤?
「區域」係指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海洋環境污染」係指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
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和海洋的其他正當用途在內的各種海洋活
動、損壞海水使用質量和減損環境優美等有害影響
「締約國」係指同意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拘束而該公約對其生效的國家,但不包括未簽署
該公約者
「傾倒」係指從船隻、平台、或其他人造海上結構故意處置廢物或其他物質的行為,但不包括
陸上設施與飛行器
5國際法上對於「豁免」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外交豁免通常會透過國際公約或雙邊條約的方式規定,絕對豁免的情況已不多見
國家豁免之意義源於一個國家的司法機構不得審判其他國家
外交代表除在特殊情況外,基本上免納一切對人或對物課徵之國家、區域、或地方性捐稅
外交使館並非享有刑事司法豁免,接受國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得進入外國使館處搜索與扣押不法
物證
6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是國際間重要的公共衛生與傳染疾病防疫專業
機構,關於該組織之敘述何者正確?
我國雖非世界衛生組織之成員國,但每年皆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參與各
項討論與決議
世界衛生組織的總部位於聯合國總部大樓內,地點在美國的紐約市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流行下,美國因不滿世界衛生組織之權力運作,而另外
成立新的機構,名為「國際衛生組織」(International Health Organization),與之抗衡
世界衛生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為會員國大會,而秘書處僅為常設的執行單位
7國際習慣(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依國際法院規約第 38 條規定,係「作為通例之證明而經
接受為法律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國際習慣之形成必須要有在地域上之普遍適用,亦即所有的聯合國成員都接受成為法律之約束
者,始可適用
國際習慣與條約都是國際法院規約第 38 條規範之國際法主要淵源,可作為國際法院法官審理
案件之依據
國際習慣之適用,必須經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不提出否決權之情況下方得成為規則並適用之
國際習慣最具有歷史淵源,其效力高於條約與一般法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