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1870
21970
頁次:6
-
2
關事項之揭露,以及繼續經營會計基礎之採用,除非管理階層意圖清算甲公司或
停止營業,或除清算或停業外別無實際可行之其他方案。
甲公司之治理單位(含審計委員會或監察人)負有監督財務報導流程之責任。
會計師查核財務報表之責任
本會計師查核財務報表之目的,係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存有導因於舞弊或錯
誤之重大不實表達取得合理確信,並出具查核報告。合理確信係高度確信,惟依
照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執行之查核工作無法保證必能偵出財務報表存有之重大不實
表達。不實表達可能導因於舞弊或錯誤。如不實表達之個別金額或彙總數可合理
預期將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所作之經濟決策,則被認為具有重大性。
本會計師依照一般公認審計準則查核時,運用專業判斷並保持專業上之懷
疑。本會計師亦執行下列工作:
辨認並評估財務報表導因於舞弊或錯誤之重大不實表達風險;對所評估之
風險設計及執行適當之因應對策;並取得足夠及適切之查核證據以作為查核意見
之基礎。因舞弊可能涉及共謀、偽造、故意遺漏、不實聲明或踰越內部控制,故
未偵出導因於舞弊之重大不實表達之風險高於導因於錯誤者。
對與查核攸關之內部控制取得必要之瞭解,以設計當時情況下適當之查核
程序,惟其目的非對甲公司內部控制之有效性表示意見。
評估管理階層所採用會計政策之適當性,及其所作會計估計與相關揭露之
合理性。
依據所取得之查核證據,對管理階層採用繼續經營會計基礎之適當性,以
及使甲公司繼續經營之能力可能產生重大疑慮之事件或情況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
性,作出結論。本會計師若認為該等事件或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則須於查核
報告中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報表之相關揭露,或於該等揭露係屬不適當
時修正查核意見。本會計師之結論係以截至查核報告日所取得之查核證據為基
礎。惟未來事件或情況可能導致甲公司不再具有繼續經營之能力。
評估財務報表(包括相關附註)之整體表達、結構及內容,以及財務報表
是否允當表達相關交易及事件。
本會計師與治理單位溝通之事項,包括所規劃之查核範圍及時間,以及重大
查核發現(包括於查核過程中所辨認之內部控制顯著缺失)。
本會計師亦向治理單位提供本會計師所隸屬事務所受獨立性規範之人員已遵
循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中有關獨立性之聲明,並與治理單位溝通所有可能被認為
會影響會計師獨立性之關係及其他事項(包括相關防護措施)。
本會計師從與治理單位溝通之事項中,決定對甲公司民國 X2 年度財務報表查
核之關鍵查核事項。本會計師於查核報告中敘明該等事項,除非法令不允許公開
揭露特定事項,或在極罕見情況下,本會計師決定不於查核報告中溝通特定事項,
因可合理預期此溝通所產生之負面影響大於所增進之公眾利益。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簽名及蓋章)
會計師:(簽名及蓋章)
××會計師事務所地址:
中華民國 X3 年2月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