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年交通
事業郵政、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等 級:薦任
類科(別):教育行政
科 目:比較教育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比較教育研究面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衝擊,請逐一就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或主題)等,申論比較教育研究該如何因應?又
如何調和全球化與本土化(localization)的不同訴求?(25 分)
二、美國學者 G. Z. F. Bereday 被譽為比較教育研究中「社會科學解釋」時期
的先鋒,請逐一說明其比較教育研究模式四項步驟的內容。(25 分)
三、我國於 2018 年首度參加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舉辦的「教學與學習國際調查」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 TALIS)。請根據 2013 年「教
學與學習國際調查」的結果,分別說明其調查目的與調查面向,並在其
中「教師專業發展」面向的調查中「選擇三個」問題,進行澳洲與南韓
兩國的比較研究。(25 分)
四、我國近年來努力推動國際教育,於 2011 年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
書》,以培育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
際化人才。請試述下列名詞跟「國際教育」發展的相關重要性:(每小
題5分,共 25 分)
「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 Comenius 的「泛智」(Pansophic)哲學
I. Kant 的〈永久和平論〉(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
國際教育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國際會考(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