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901
頁次:6
-
3
20 「《詩經.齊風.東方未明》可以看到詩人從妻子視角描寫官吏丈夫的忙碌生活,詩句以『東方未
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生動地刻劃出丈夫早起急忙出門上班,連衣服都來不及穿
好的模樣。最後甚至提到丈夫『不能辰夜,不夙則莫』的早出晚歸生活。雖然詩中的妻子並沒有對
丈夫的忙碌發牢騷或冷嘲熱諷,但口氣中的無可奈何卻是如此明顯,說明繁重的工作壓力會造成員
工本人及家庭生活多大的影響與不滿。」關於以上這段對《詩經》的古籍新解,其要旨在於:
當時的官吏亦如現代人般面對繁重工作 當時官吏的妻子抱怨丈夫工作太過忙碌
當時的君臣黎民都勤於政事,夙夜匪懈 當時的百姓都過著民不聊生的痛苦生活
21 「這麼多的生熟,這麼各具色彩的物體,這麼樣瓶罐框箱,刀砧對話,粘附親切。全世界的學問都
比不上此刻的生活實價,物料瑣細;一切知識在這裡都是不夠的。」請問上述內容可能描述什麼「空
間」?
畫廊 打鐵店 鮮花店 傳統市場
22 「政治的陰險狡詐,沒有反駁能力的石碑銅像,正好成為政客翻雲覆雨的好對象,韓愈作〈平淮西
碑〉詠歌宰相裴度功勞,卻為大將軍李愬所不滿,奸陷於上,終於將石碑拽倒磨平,重新撰文論功。
時移事往,今日除了李商隱、蘇東坡的詩篇裡保存這段史實的風流,誰又在乎將相間的恩恩怨怨呢?」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功業彪炳之人樹大招風易遭受奸陷 時間可證明石碑銅像無法記載永恆
石碑銅像常是政客打壓異己的工具 石碑銅像比文學詩篇更能反映史實
23 「動聽的樂章,中間常有一兩個休止符。它讓行雲流水的過程,有了段落,並因此可以期待繁花盛
開的章節。休息,不一定是為了走長遠的路。有時候,休息只是為了讓你有機會轉身審視過去;有
時候,休息就只是為了休息而已。」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休息和走長遠的路絕不相關 休息的唯一目的是審視過去
休息可讓人期待美好的未來 休息是可有可無的賞心樂事
24 「母親一生不愛珠寶首飾,既無鑽戒也無玉鐲,光鮮奪目穿戴在身的都是贗品。這也影響了我從不
花錢買名牌的價值觀,因為小時候就把她說過的話牢記在心:『即使是地攤貨,別人卻相信你穿的
是名牌,而不是用名牌包裝自己,那才真正表示你在別人心中有份量。』母親真的騙過了所有人,
沒有人會相信她沒擁有過值錢首飾。」依據上文,下列何者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旨?
做人不需要用名牌包裝自己 母親的價值觀會影響下一代
同情弱者,所以他母親喜歡穿地攤貨 被別人重視,和是否穿戴名牌無關
25 「黃侃的酒量其實不算好,日記裡『大醉』、『醉甚』、『醉臥』之類的記載,數不勝數。他也曾
經想過戒酒:『止酒。月費不貲,徒以費時益病,可恨也』。結果不到一年,他便被一款叫『蔻麗
莎』的紅瓶子洋酒所迷倒。後來讀唐魯孫〈湯婆子的種種〉才知,所謂『蔻麗莎』,是法國出品一
種婦女喝的甜酒,……後來不知道那位聰明人拿這種空酒瓶子,灌上開水來替代湯婆子使用。有意
思的是黃侃居然還勸人喝酒要節制。有次林公鐸『下火車時以過醉墜於地,傷胸』,黃侃覺得『似
此縱酒,宜諷諫者也』,他自己則『每餐豪飲,半斤為量』。」由此段引文可知黃侃:
勸人飲酒要節制,自己卻仍每餐豪飲 對婦女喝的甜酒也不排斥,每飲常超過半斤
曾效法唐魯孫以「蔻麗莎」灌上開水來戒酒 戒酒失敗的主因全在於費時甚久,故覺可恨
26 「明治維新時代,日本為本國引入了西曆,全面代換舊有的曆法。而當他們統治了臺灣以後,殖民
政府也曾打算把這種『改曆』的經驗給照搬過來,元旦這天,政府會帶頭舉行各種各樣的祝賀活動,
學校則高唱國歌,舉行新年宴會。漸漸的,許多臺灣人開始學著日人的習慣,在門口擺上了『門松』
與『注連繩』,互相寄送新年賀卡,……推廣新曆新年的同時,殖民政府也曾試著貶斥有關舊曆春
節的各種習俗。皇民化運動的時代,總督府更是越發強硬地要『廢舊正月』,……但是,舊曆春節
並不因此而被統治者剪除,日子一到,許多地方的小老百姓還是張燈結綵、殺豬宰羊。大致也是從
這個時候開始,臺灣人習慣了一年要說兩次『新年快樂』。」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臺灣過西曆元旦新年,是因為日本殖民政府的帶頭推動
日本對於曆法之改制起源甚早,可追溯至明治維新之前
皇民化時期在政府強硬宣導下,舊正月習俗終得以廢黜
臺灣目前過新舊曆年的習俗,都與日本時代的殖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