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0760
頁次:4
-
4
15 「在天地的大美之中,語言只是醇釀所剩的糟粕,有口無心的人,才會喧囂不休。
而語言背後所包孕的慾濤念流、偏知成見,到這裡,也都該消融為眾水的昭澈、群
山的靜穆;或者是草木蟲魚鳥獸的生息;或者是空靈的風聲、水響與鷇音。」 
下列選項,何者與本段引文主旨最接近? 
擁抱自然讓人享受孤獨 寫景文字貴在情景交融 
適時沉默是處世的哲學 天地之美當以心靈感受 
16 下列選項,何者是描寫晨昏的景象? 
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17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范仲淹〈漁家傲〉)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道出作者有滅敵報國的雄心壯志 
敘述作者對久戍邊疆將士的同情 
著眼戰鬥驚心動魄與邊塞荒涼之景 
就內容推斷,應是描寫駐守邊疆的情景 
18 「理想是有意義、有價值,可以讓人懷著熱情,興高采烈去做的事;它可以讓人不
計得失,甚至犧牲生命也覺得值得。現實是欠缺意義和價值的事,它引不起人的熱
情,讓人做起來不甘不願。但是,只有少數人敢於犧牲一部分的現實去換取理想,
大多數人卻再怎麼厭惡都得屈服於現實,再怎麼渴望理想都可以輕易拋棄它。關鍵
在於你有沒有嘗過理想的滋味,以及培養出追求理想的能力。」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文意旨? 
為追求理想,只能暫時與現實妥協 理想誠然可貴,但也應要兼顧現實 
理想與現實其實並不一定衝突矛盾 理想更可貴,但多數人屈從於現實 
19 「很少有食物像月餅,既浪漫美麗又俗儈不堪,它不僅是應節食品,更是人際儀式
的祭品,餡內包藏著複雜的社交權力關係。一般人買年糕、湯圓、粽子和紅龜粿等
過節食品,總是帶回家吃,但月餅卻買來送人或是被送,甚或多次轉送,形成一種
流動的再分配,而不管最後失蹤或留下,月餅都因而衍生出複雜的交換價值。」下
列選項最符合文意的是: 
月餅的美好滋味,遠勝年糕湯圓等傳統過節食品 
食物背後牽涉人情世故與文化意涵,象徵意義豐富 
只重物質表象忽略情意,恐流於庸俗,時人應引以為誡 
應節食品具有特殊象徵意義,不應多次轉送,以免扭曲本意 
20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
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
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莊子.列
禦寇》) 
下列關於文意的敘述,最貼近上文內容的是: 
莊子對死看得開,死亡即是回歸自然 儘管不希望厚葬,但仍希望有陪葬品 
害怕死亡的人,才會擔心屍體被吃食 與其被螻蟻食,不如為烏鳶食較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