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關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軍備管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核武不像生、化武器,已經有了兩個國際性的禁止條約,生、化武器條約禁止的範圍涵蓋禁止武器的
發展、生產、轉讓及其使用等各個方面,核武頂多在禁止轉讓上,有核不擴散條約生效 
1950 年代末期出現「軍備管制」(Arms Control)的談判邏輯,其目的是在尋求穩定美、蘇的戰略關係,
以避免核戰的爆發,因此可以先選擇一些對美、蘇雙方均具有共同利益,因而較容易談判的項目先談,
至於「全面核裁武」則先消極以對,因此有關核武禁止使用、發展及生產的條約至今仍未能達成 
年美、蘇簽訂《反彈道飛彈防禦條約》,藉由「防禦」的放棄,來確保相互攻擊性嚇阻報復能力,
以維持恐怖平衡,和「相互保證毀滅」下維持的「恐怖和平」(Peace of Terror) 
核不擴散條約中被允許有核武的 5個國家,被要求做出「消極安全承諾」:承諾不對加入此約的無核
國家使用核武。亦是因為此 5國均始終遵守「消極安全承諾」,方使核不擴散條約在 1995 年的續約談
判中,得以將此約的效期無限期延長 
6 有關自由主義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自由主義成功地建立一套支持自由貿易的論述,並讓許多國家相信(但某程度上也確實)貿易為彼此
帶來好處,這使得自由主義成為當代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學說 
新自由制度主義(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不僅僅強調貿易的重要,更主張國際經貿活動對於制度之
倚賴,同時也相信制度能幫助國家避免戰爭和帶來和平 
具體實踐上,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的設立就是為了避免國家訴諸保護主義措施,
特別是當一國陷入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套國際制度可以發揮協助國家因應經濟危機的功能,減少國
家以自利方式轉嫁自我損失的誘因 
自由主義重視國家在經濟事務中的角色,主張國家是市場秩序的管理者和經貿活動的主角。市場沒有
先驗性的偏袒任何一個國家,國家必須在公平開放與自由的市場上找尋自己的春天 
7 有關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年聯合國訂定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獲得聯合國 193 個會員國的承諾遵循,這份包羅廣泛的
15 年期目標希望在 2030 年前落實,是處理氣候變遷、教育、飢餓、失業、土地退化等議題的全球性「待
辦」清單 
永續發展議程強調「以國家為本」、「不遺漏任何國家」等根本原則,強調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聯合國宣示這不只是各國家政府的責任,亦應透過各個國家的公民社會組織互相連結和合作,這樣的
夥伴和聯盟的關係,才能加強「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這些議題影響的範圍已經不限於單一國家,
而是擴及全世界 
受限於中國圍堵及國際政治現實,臺灣以國家或政府名義參與國際組織活動,頻頻遭拒門外。因此,
透過參與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以不具官方身分的 NGO,和以民間合作為主的社會企業等,便成提
昇臺灣國際能見度的重要門票 
8 有關北韓核武擴散問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北韓 2003 年1月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並於 2006 年突破核試的關卡至今已進行 6次核試,北韓乃
第一個核不擴散條約簽約國退出此約,並成功試爆核武的國家,對核不擴散條約的權威構成莫大挑戰 
這使東亞核武擴散危險再度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主因此區域的所有非核國,不論是南、北韓、日本
及臺灣,均有能力在短期內發展出核武,更重要的是過去三、四十年來,他們均曾或多或少被懷疑有
意圖要獲取核武。因而北韓核武之發展,令人擔憂是否會引起骨牌效應,而導致東亞核不擴散機制的
瓦解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多次宣示 20 年來對北韓政策失敗,歐巴馬政府的「戰略性忍耐」已經告終,「所
有可能選項均已放在其桌上」,明顯暗示軍事手段的可能採用,使局勢一度緊張 
年6月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高峰會,會後達成協議,北韓將在 2020 年實現「完
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美國也將隨之解除制裁,局勢快速和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