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形成與生物分佈探討:從成土要素到植被型別分析

格式
doc
大小
33 KB
頁數
3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9-02-11,离现在 16 25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owerPlusWaterMarkObject3

第五章 土壤講義及學習單 班級︰ 座號︰ 姓名︰

地表覆蓋著一層薄薄的土壤,是所有動植物生命的寄託,土壤與生物是自然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人類更賴此而生存,本章我們將認識土壤的化育與生物的分布,並從土壤的功能,了解生物與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

1.最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組成體積百分比為礦物質45%,有機質5%,水和空氣各占25%。

2.影響土壤生成的五項成土要素為岩石、氣候、地形、生物與時間,成土時間越久,氣候對於土壤的化育較其他因素更有決定性的影響。

3.成土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種:淋溶作用、洗出作用、洗入作用、增添作用。

4.一般成熟的土壤剖面包含以下層次:有機質層以及由表土層、底土層、腐岩層、底岩層四層所組成的礦物質層。

5.影響生物分布的因素如下:氣候、土壤、地形、生物。

6.森林依其型態與分布區域的不同可分為:熱帶雨林、季風雨林、地中海灌木林、溫帶混合林、寒帶針葉林。

7.熱帶高山地區的植物呈垂直分布最為明顯,隨著氣溫及雨量的變化,由山下往山上分別為闊葉常綠林、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高山草原。

8.針葉林以北的極圈附近,低溫、強風、雨量稀少,植被以苔蘚、地衣等植物為主,稱為苔原。

9.土壤的四大功能:提供植物生長的介質;做為生物棲息的場所;各種養分及有機廢棄物轉變的場所;涵養水源並淨化水質。

















第五章 土壤學習單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選擇題

( )1.成土作用中的淋溶作用在下列何種氣候區最為盛行?(A)溫帶沙漠(B)熱帶雨林(C)溫帶季風(D)溫帶海洋性 氣候。(易)

( )2.土壤剖面自上到下可分成OABCR各層,請問農業上採深耕,主要目的是要將哪一層的養分翻至表層?(A)A(B)B(C)C(D)O。(中)

( )3.(承上題)哪一層因淋溶作用將該層可溶性物質及較細顆粒搬運至下層,所餘可溶性物質較少,質地較粗,沃度較低?(A)A(B)B(C)C(D)R。(中)

( )4.成土時間越久,下列哪一項成土要素對於土壤的化育較其他因素更有決定性的影響? 

(A)岩石(B)生物(C)地形(D)氣候。(易)

( )5.外來物質如生物遺骸或火山灰、沖積土等,以堆積方式覆蓋在原有的土壤表層上的成土作用,稱為(A)澱積作用(B)洗出作用(C)增添作用(D)洗入作用。(易)

( )6.冷濕針葉林區的土壤為(A)氧化土(B)澱積土(C)灰化土(D)軟黑土。(易)

( )7.某地的氣候特徵是「年雨量在1,000公釐左右,每年四月到九月為雨季,十月到翌年三月為乾季,乾溼季節極為分明」,請問:哪一種天然植被景觀,最可能出現在該地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區?(A)溼草原(B)熱帶莽原(C)寒帶針葉林(D)地中海灌木林。(難)

( )8.地中海灌木林具有深根、厚皮、蠟質小葉等特徵,其目的是(A)降低強風的傷害(B)適應乾冷的冬季(C)爭取更多的日照(D)減少水分的蒸發。(中)

( )9.哪一種植被因有明顯層次,動物也隨之分層棲息與覓食?(A)溼草原(B)熱帶雨林(C)溫帶混合林(D)地中海灌木林。(中)

( )10.熱帶高山地區隨著氣溫及雨量的變化,由山下往山上的植被景觀依次是:針葉林;高山草原;闊葉常綠林;針闊葉混合林。正確的排列是(A)丙丁甲乙(B)丙甲乙丁(C)丙丁乙甲(D)乙甲丙丁。(易)

二、填充題

1.最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組成體積百分比為礦物質%,有機質%,水和空氣各占%。(易)

2.若依照堆積方式區分,土壤可分為岩石在原地風化的土,以及經河流、風等搬運後堆積的土。(易)

3.一般成熟的土壤剖面包含以下層次:層以及由層、、 層、 層四層所組成的礦物質層。(易)

4.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於俄羅斯的北部及北歐地區,是今日商業性開採的重要林種。(中)

5.土壤的四大功能:提供生長的介質;做為棲息的場所;各種養分及有機廢棄物轉變的場所;涵養並淨化水質。(中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