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自然保育 保育生物學 試卷

pdf
73.96 KB
1 頁
win7 2007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5120 全一頁
類科 自然保育
科目 保育生物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背面)
何謂影響族群數量的決定性因子(deterministic factors)和逢機性因子(stochastic
factors)?請各舉出三個例子。15 分)
不同族群間個體的交流有三種可能的模式,分別為 stepping-stone model
mainland-island modelisolation-by-distance model,請解釋這三種模式並舉實際案例
說明之。15 分)
三、雜交可以為物種帶入新的遺傳組成,從某種程度來說會增加物種的遺傳多樣性。然
而為何外來種引入後與本土種雜交,我們卻稱為「基因污染」?此類型的雜交在物
種保育上可能有何負面影響?(15 分)
四、關於保護區劃設的區塊數量和面積有所謂的 SLOSSSingle Large Or Several Small
debate意即在總面積相同的情況下究竟應該維持單一大範圍的保護區或是數個
面積較小的保護區,才能對目標物種有較好的保護效果。
請詳述這二種想法的保護區,對於動物保育的成效各有何優點和缺點?(15 分)
就你的了解如果我們想要劃設一個保護區保育某種只居住在臺灣中低海拔原始林
中的動物,你覺得上述二種保護區劃設的概念,那一種比較好?為什麼?(10 分)
五、對於已經自原棲地消失的物種重新引入reintroduction是恢復原生地族群的唯一
方法。雲豹、水獺都是臺灣山區曾經出現過、現已滅絕的哺乳動物,若自臺灣以外
地區重新引入,希望能讓牠們再現於臺灣山林,請問:(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對於臺灣目前的生物多樣性,可以有什麼貢獻?或是可能造成什麼負面衝擊?
以目前我們對臺灣自然環境和這二種生物的了解,若要進行重新引入的工作,有
那些資訊是我們還需要再加強了解的?
如何評估重新引入的執行成效?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