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得以本國文字或英文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體細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是動物細胞工程應用
於複製生物的重要技術。從最早第一個克隆哺乳動物桃莉羊,到晚近超
過20 種哺乳動物的複製,都有利用這項技術來完成。
試簡述複製胚胎中體細胞核移植的流程步驟。在第一隻複製貓 CC
(CopyCat)的研究中發現,即便是利用體細胞核移植的技術,讓牠保
有和原本來源的貓 Rainbow 一樣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但是 CC 的毛色
和色塊樣式和 Rainbow 並不相同。其理由為何?(8分)
2020 年美國研究人員成功利用 30 年前死亡的黑足鼬個體體細胞,重
新複製出已經瀕危的黑足鼬幼體,讓保育生物學在生物技術發展和倫
理議題上重新被討論。試簡述複製生物技術在保育生物學上的優、缺
點和可行性。(10 分)
二、生物的生活史類型相當多變,有些如洄流性鮭魚在成熟後回到溪流上游
產下上千個卵後死去,此類生活史策略被稱之為單次生殖(semelparity)。
相對而言,大部份的哺乳動物終其一生會有多次的生殖,這類則被稱為
多次生殖(iteroparity)的模式。
試解釋生殖策略模式(單/多次生殖),與子代存活率和環境變異度之
間的關係。(8分)
哺乳動物很少是單次生殖,常見的解釋是因為哺乳動物有親代照顧的
育幼行為。試從子代數目和成體存活率等角度說明此說法。(8分)
三、生物學者羅伯.潘恩(Robert Paine)以潮間帶生態系為研究對象,提出
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s)的概念,以解釋物種之間的生態交互關係。
試比較關鍵物種、優勢物種(dominant species),以及保育生物學上的
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在定義上的異同。(12 分)
墾丁地區珊瑚礁的馬糞海膽(Tripneustes gratilla)和澎湖的銀合歡
(Leucaena leucocephala(Lam.)de Wit),各屬於上述那個的物種定義?
從臺灣保育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它們的重要性又是如何?(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