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視聽製作 大眾傳播學 試卷

pdf
67.16 KB
1 頁
win7 2007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4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8620
視聽製作
大眾傳播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請說明多元論(pluralism)和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這兩種不同的理論典範如何
解釋社會、媒體和閱聽人的關係,並舉一則「廣告」為例,說明不同典範如何分析
其效果。(25 分)
二、近年來,政治人物或媒體均曾出現歧視少數或弱勢族群(包括女性、原住民、新移
民配偶或外勞等)之爭議,但多數當事人(包括弱勢族群本身)均表示為「無心」
之過,亦即並非其有意為之。請舉一例並說明:為何「無故意」之言辭仍有可能是
「歧視」言辭?你所根據之理論為何?應如何避免或改善?(25 分)
三、請說明何謂電視節目之「收視率」?其主要測量方式為何?為何收視率的自由競爭
會造成臺灣電視文化的負面影響,而不是正面提升?有線電視數位化時代已經來臨,
何種數位化政策可能改善以往收視率競爭的弊端,為什麼?(25 分)
四、請說明「公眾委製新聞」的方式和新聞報導特質為何?為何此類報導需要由「公眾
委製」,而非由傳統大眾媒體產製?請舉一例說明。並請說明你批評大眾媒體的觀
點所依據的理論為何?(25 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