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34130 全一頁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 電子工程
科目: 半導體工程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背面)
一、
對一室溫下低摻雜的 n型半導體,假如溫度升高,請說明它的費米能階(Fermi
Level)是偏近導帶還是偏離導帶?請說明原因。(10 分)
請寫出 pn 二極體中的接面定律(Law of the Junction)方程式,並說明其物理意義。
(10 分)
二、
關於 npn 雙極性電晶體,若基極(Base)區使用漸進式(Graded)濃度的結構,請
說明它可以提供的優點。(10 分)
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 HEMT)為常用於高頻通
訊的元件之一,因為這種元件具有可以在低溫時降低雜質散射(Impurity Scattering)
效應而提升二維電子雲(Two-Dimension Electron Gas, 2DEG)的電子遷移率之優
點;但在室溫或較高溫度時仍然會受到晶格散射(Lattice Scattering)的影響,能
提升電子遷移率的效應有限。然而,我們都是在室溫使用這種元件於通訊裝置,
請說明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在室溫可以提供的優點。(10 分)
三、
為什麼在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的通道所計算的載子遷移率和一般半導
體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量測的載子遷移率是不同的?請說明原因。(10 分)
請說明什麼是鰭式場效電晶體(Fin Field-Ef fect T ransistor, FinFET),它有什麼優點?
(10 分)
四、
請分別繪出由擴散與離子佈植所形成的摻雜濃度對深度的分布圖,並說明它們之
間的差異。(10 分)
以熱氧化法成長的二氧化矽(SiO2)薄膜,起初成長的二氧化矽薄膜厚度與時間成
線性關係,隨著時間增長,二氧化矽薄膜厚度與時間的開根號成正比。請說明這
兩者的物理機制,這兩種機制分界處的二氧化矽薄膜厚度約為多少?(10 分)
請比較使用銅優於鋁作為導線製程技術的原因,至少列出三項。(10 分)
請列出乾式蝕刻優於濕式蝕刻的優點,至少列出四項。(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