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一般警察人員考試及
104
年
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13280
13680
70180 全一頁 
等  別: 高員三級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三等退除役軍人轉任考試 
類 科 別: 社會行政、法律廉政、財經廉政 
科  目: 社會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社會化(socialization)乃是任何社會得以運作的最基礎機制。學者 Charles Horton 
Cooley 曾經提出「鏡中之我」(looking-glass self),而 George Herbert Mead 則以
「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說明自我如何發展,另外 Erving Goffman 運用
「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探討如何管理自我。請討論三位學者的學說
內容,並以實例解釋。(25 分) 
二、我們常以身分地位(social status)形容一個人在社會體系裡所占據的位置。身分地位
可以區分為兩類:先天賦予的地位(ascribed status)和成就獲取的地位(achieved 
status)。請討論這兩類型的身分地位有何差異,他們對於個人的教育取得(educational 
attainment)如何影響?(25 分) 
三、同儕或是同輩(peer)是最重要的社會團體之一,對於社會化和社會控制扮演重要的
功能。學者 Edwin Sutherland 在90 年前提出「差別結合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凸顯同儕團體的重要性。請說明該理論的內涵,並引實例舉證。
(25 分)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婚姻去制度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arriage) 
星巴克化(Starbuckization) 
勞動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labor) 
國民幸福指數(national well-being index) 
反文化(counter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