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4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4
年交通事業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
20130-20830
21030、21730、21930
22430-22630
22830-23030
23530、24130
24330-24430
40130、50130、50630
60130、60930
全一張
(背面)
等級:
薦任、員級晉高員級
類科(別):
一般行政、一般民政、社會行政、人事行政、戶政、原住民族行政、社會工作、勞工行政、
育行政、司法行政、法制、商業行政、農業行政、智慧財產行政、外交事務、僑務行政、
行政、海巡行政、安全保防、移民行政、交通行政、關務類-關務、業務類-公路、港務
科目: 行政法
11 下列關於書面行政處分之敘述,何者錯誤?
其以自動機器作成者,得不記載事實及理由,而僅記載主旨及法令依據
除一般處分外,其已知有利害關係人者,該處分除應送達相對人外,並應一併對該已知之利害關係人為送達
其一併對已知之利害關係人為送達者,該處分自送達時起,亦對該已知之利害關係人發生效力
其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該處分無效
12 下列瑕疵行政處分之補正行為,何者得於行政訴訟審理程序中為之?
須經申請始得作成之行政處分,當事人已於事後提出者 其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
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 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委員會,已於事後作成決議者
13 下列關於訴願管轄機關、行政訴訟之被告機關及國家賠償義務機關之敘述,何者錯誤?
不服無隸屬關係之受託機關辦理受託事件所為之行政處分者,得向原委託機關之直接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不服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以其團體名義所為之行政處分者,應向原委託機關提起訴願
不服有隸屬關係之下級機關依法辦理上級機關委任事件所為之行政處分者,其經訴願仍被以無理由予以駁回後,應以該受理訴
願機關為被告提起撤銷訴訟
其權利因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辦理受託事件所為公權力行為而受損害者,其國家賠償請求應以委託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14 不服內政部移民署所為限制住居處分之行政收容事件,而提起行政訴訟者,其第一審管轄法院及應適用之訴訟程序為何?
應以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適用收容聲請事件程序
應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適用收容聲請事件程序
應以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應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適用通常訴訟程序
15 法律保留原則乃現代法治國原則之具體表現,不僅規範國家與人民之關係,進而實現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等重大事項者,
原則上仍應有法律或法律明確之授權為依據,主管機關始得據以訂定法規命令,此係涉及下列那兩個憲法部門的權限分配?
行政、立法 行政、司法 立法、司法 考試、監察
16 政府主管機關興建住宅,並以家庭為對象,而辦理出售、出租、貸款自建或獎勵民間投資興建等方式為之。其中除民間投
資興建者外,如凡經主管機關核准出售、出租或貸款自建,並已由該機關代表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與承購人、承租人或貸
款人分別訂立買賣、租賃或借貸契約者,此等契約為何種契約?
規範公法關係的行政契約 規範公法關係的民事契約 規範私法關係的行政契約 規範私法關係的民事契約
17 行政法的法源之一,如條約在我國係指本國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所締約之國際書面協定,包括用條約或公約之名稱,或
用協定等名稱而其內容直接涉及國家重要事項或人民之權利義務者,其具有何種效力?
憲法上之效力 法律上之效力 與法規命令相當之效力 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
18 同一事件,如數行政機關依相關規定均有管轄權者,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如何解決?
逕由共同上級機關指定管轄 得先由受理在先之機關管轄
一律由各該有管轄權之機關協議管轄 由其共同上級機關代為管轄
19 民國 104 年5月20 日新修正之公務員懲戒法,如正式施行後,則政務人員之懲戒種類,將由原有的撤職與申誡兩種,改為
下列何者?
仍維持撤職與申誡兩種
於原有的撤職與申誡兩種外,僅再增加免除職務之一種
於原有的撤職與申誡兩種外,再增加免除職務、減俸、罰款等種類
原有撤職與申誡兩種,改為免除職務與撤職,並刪除申誡之規定
20 依行政執行法之規定,有關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就直接強制、間接強制等方法而言,下列何者正確?
經直接強制不能達成執行目的,或因情況急迫,如不及時執行,顯難達成執行目的時,執行機關得依間接強制方法執行之
經間接強制不能達成執行目的,或因情況急迫,如不及時執行,顯難達成執行目的時,執行機關得依直接強制方法執行之
經直接強制不能達成執行目的,或因情況急迫,如不及時執行,顯難達成執行目的時,執行機關得依即時強制方法執行之
無論是經直接強制或間接強制均不能達成執行目的,或因情況急迫,如不及時執行,顯難達成執行目的時,執行機關得依
即時強制方法執行之
21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幾年內未經執行者,
不再執行?
3年 5年 10 年 15 年
22 行為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但下列何者得減輕處罰?
未滿 14 歲人之行為,得減輕處罰
14 歲以上未滿 18 歲人之行為,得減輕處罰
80 歲以上人之行為,得減輕處罰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得減輕處罰
23 行政機關對於人民依法規之申請,除法規另有規定外,應按各事項類別,訂定處理期間公告之;如未依法規另訂定處理期
間者,原則上,其處理期間為幾個月?
半個月 1個月 2個月 3個月
24 行政機關對於違法行政處分之撤銷權,原則上應自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知有撤銷原因時起幾年內為之?
1年內 2年內 3年內 5年內
25 國家賠償法第 14 條規定,本法於其他公法人準用之,此處的其他公法人是指:
限於地方自治團體
不限於地方自治團體,及於行政法人,但不及於其他公法上的社團或財團法人
不限於地方自治團體,及於其他公法上的社團或財團法人,但不及於行政法人
不限於地方自治團體,及於其他公法上的社團或財團法人,亦及於行政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