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低衝擊開發為目前常被提及之都市排水治理觀念,常被採用用以雨水貯
集滯洪。試問:(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請以生態滯留單元(雨水花園)說明其在水理上之效果。
在短延時強降雨、與颱風事件下生態滯留單元是否會有不一樣之效果。
二、降雨強度-延時-頻率曲線(Intensity-Duration-Frequency Curve,IDF)為
水文分析之重要步驟。試問:
何謂降雨強度-延時-頻率曲線。(8分)
如何從降雨原始資料開始,完成降雨強度-延時-頻率曲線之建立。(16 分)
降雨強度-延時-頻率曲線之相關應用。(6分)
三、水理計算可以穩態(steady)與非穩態(unsteady)進行分析。試問:
穩態與非穩態在理論與概念上不同之處。(5分)
何種條件下可使用穩態分析、何種條件下應使用非穩態分析。(10 分)
國內治理計畫多以穩態進行分析,於某防洪計畫中,下游部分區域被
劃洪泛區作為滯洪使用,某工程師以治理計畫分析結果討論,發覺洪
泛區堤防增高以保該區域並不影響既有防洪效益,試論述其合理性。
(10 分)
四、某水平矩型渠道有水躍發生,經觀察下游側流況為水深 5m、單寬流量為
20m3/m-s。試問:
上游側流況。(5分)
水躍前後能量損失。(10 分)
請畫出比能圖(比能-水深)並說明水躍發生前後的流況狀態。(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