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2「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想要融入群體,想與他人建立關係,想要贏得同儕的尊敬
與肯定。對生存來說,這種傾向是必要的。我們最早的習慣並非來自選擇,而是模
仿。如法國哲人蒙田所寫的:『在生活中,我們被社會的風俗與習慣橫掃。』我們
尤其會模仿三種群體的習慣:親近的人(家人與朋友),多數的人(族群),有力
的人(有地位與聲望的人)。」
對應作者所強調的人群影響力,下列文句所述,何者不屬於其中情況?
父母為了孩子教育遷移戶口,讓孩子進入明星學校
自他上任公職以來,一切行事都依照舊章,蕭規曹隨
他從小耳濡目染地學習書法,克紹箕裘,成為書法名家
他的教育理念就是創造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陶養品格
3「艾德勒在經典名著《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談到了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基礎閱
讀』:相當於識字階段的閱讀,指的是怎麼解決對文字的起碼理解能力,因此一般
都是在小學階段就學會的。『檢視閱讀』:指一定時間內,快速掌握一本書大意的
閱讀。『分析閱讀』: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圖,掌握全書的文字脈絡與細節,並懂得
找出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他進行溝通。『主題閱讀』:也可以稱作比較閱讀。針對
一個主題,同時閱讀好幾本書,就不同作者之間的意見進行比對與辯證。」
對於不同閱讀層次的說明與特質描述,下列選項所述何者正確?
「基礎閱讀」:近於「童蒙誦讀」法,因為一般都是在小學階段就學會的,成年
人不會回頭用到這種閱讀方法
「檢視閱讀」:近於「觀其大略」法,拿到書不需看目錄、前言、序等,直接看
重點的部分,以求快速的閱讀
「分析閱讀」:近於「熟讀精思」法,把值得閱讀的書,盡可能地細嚼慢嚥,能
透視其架構,並判斷其宗旨
「主題閱讀」:近於「不求甚解」法,能在許多不同的書籍之間讀出彼此相關聯
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必須每一本書裡都提到
4軍士請示:「紅夷有兩座城堡,一在鯤鯓島上的大員;另一座則是在臺江岸邊的赤
崁。我軍應先攻打何處?」鄭成功已有腹案:「紅夷以為我軍必從大員港道裡過,
兵士、火砲都布置在此,加上城垣堅固,一時不易強攻;官兵未帶口糧,自然以徵
糧為當務之急,赤崁多田園,城小易攻,又疏於防備,應當以此為先。待攻下赤崁
後,大員便只是一座海上孤城,取之易如反掌。」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兩軍對峙時大員有兩座城堡 鄭軍在進攻之際被偵知路線
大員與赤崁都可以水路抵達 鄭軍發動攻擊旨在獲取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