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7「藍碳(Blue Carbon)指的是保存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碳,將二氧化碳保存在藍碳
中已被確認是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可行方法之一。藍碳位處藍色海洋周圍的海
草、紅樹林、鹽草及小型浮游微藻等生態系,牠們具備有強力碳吸存的功能,可分
成3類:1.沿岸藍碳:即鹽沼、紅樹林及海草床等看得見的沿岸藍碳生態系,這些
沿岸綠色植物和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比陸地森林高出數 6倍以上。2.大洋藍碳:
生物和物理幫浦之生物幫浦,即浮游植物在透光層中行光合作用,將海水二氧化碳
轉化成顆粒態的有機碳,並傳送到深海的過程。3.人工藍碳:除了利用自然幫浦,
科學家也利用人工手段來提升海洋固碳能力,如:『海洋鹼化』或『加速風化』等
方法。」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目前所知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生物,都是指陸上綠色植物
沿海的紅樹林等生態系統的固碳效率,比一般陸地綠植物來得高
要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可行方法只能依靠大自然界的植物力量,如紅樹林或森林
文中三種類型的藍碳以大洋藍碳最為有效,能大幅降低全球增溫和氣候劇變的惡
化程度
8「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於無物者,暫聚之
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後世之名。此自古聖賢,莫不皆然。而著在
簡冊者,昭如日星。……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風淒露下,走燐飛螢;但見牧
童樵叟,歌吟而上下,與夫驚禽駭獸,悲鳴躑躅而咿嚶。今固如此,更千秋而萬歲
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
城!嗚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疇昔,悲涼悽愴,不覺臨風而
隕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饗!」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文意旨?
作者明瞭興衰之理,故能超然自得 作者創作華麗祭文,旨在寬慰亡靈
友人墓地維持良好,作者甚感欣慰 聖賢肉體雖已消逝,名聲終能不朽
9上謂房玄齡、蕭瑀曰:「隋文何等主?」對曰:「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
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之論事。宿衛之人,傳餐而食。雖非性體仁明,亦勵精之
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
至察則多疑於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謂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決,雖勞神苦形,未
能盡合於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復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
天下之廣,豈可獨斷一人之慮?朕方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委任責成,各盡其
用,庶幾於理也。」(《舊唐書‧太宗紀下》)
根據上文,唐太宗謂房、蕭二人「未知其二」,是因他認為:
房、蕭知為臣難,不知為君難 房、蕭蔽於禮教,不敢議主上
隋文帝見疑被謗,方勵精圖治 隋文帝不授權柄,而事必躬親
10 承上題,唐太宗基於上述體認,最可能諭令宰相:
詔敕失當,應即上諫 摒除私見,戮力從公
克己復禮,謹承上意 輕徭薄賦,與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