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文德國民小學108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 社會科 考試卷
五年甲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 是非題: 每題 2分共 40 分
1. ( )臺灣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很適合從事海外
貿易,因此鄭經治理臺灣時,利用此項優
勢從事出售布匹與武器,買進蔗糖、鹿皮
等貨品的貿易活動。
2. ( ) 擊退荷蘭人收復臺灣的是鄭克塽。
3. ( )清初,李大渡海來臺便可攜家帶眷一起來
打拚。
4. ( ) 「家訓」是指祖先對後代子孫的訓勉或指
引,包括孝道、勤儉、兄友弟恭等做人處
事方法及道德品行的修養。
5. ( ) 傳統漢人的家族社會是以母系型態為主
6. ( )平埔族文化逐漸消失的原因是戰敗被消滅
了。
7. ( )移民來臺的家族生活較穩定後,認為這是
官員的庇佑,因此會特別重視對官員的崇
拜。
8. ( )清朝時,由於臺灣與大陸兩岸貿易互動頻
繁,臺灣西部沿海、沿河地區出現許多繁
榮的港口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
諺語出現。
9. ( ) 十七世紀時,荷蘭人最終被西班牙人逐
出臺灣,位於淡水的城堡也由西班牙人改
建。
10. ( )清朝政府畫分漢人與原住民族居住的地區
,隨著漢人愈來愈多,界線也不斷的重畫
,原住民族的居住區愈來愈靠近海邊。
11. ( ) 清代水圳多是由官方興建,政府可向使
用者收取水租,當時的水圳以八堡圳規模
最大。
12. ( )明
鄭時期為了造就人才,除了興建孔廟、
設立學校外,還舉辦考試。
13. ( ) 泉郊專門經營泉州地區的貿易,是鹿港
規模最大的郊。
14. ( ) 土芒果其實是一種外來食物,是西班牙
人從東南亞引進臺灣的。
15. ( )宗親會通常是由同姓氏的人成立的,例如
桃園市的黃氏宗親會;但也有少數由不同
姓氏的人組成的,如臺北市的六桂宗親會
16. ( )荷蘭的傳教士為了對臺灣的原住民族宣揚
基督教,除了學習原住民族的語言外,還
運用拼音的方式創造了新港文。
17. ( )「民以食為天」,這表示飲食非常重要,
但是飲食並不屬於文化的一部分。
18. ( )荷蘭人統治臺灣時,沒有發生漢人與原住
民族的反抗事件。
19. ( )澎湖的第一大城市──馬公,原來的地名
是「媽宮」,是因為當地有一間頗富盛名
的媽祖廟而命名。由此可知,媽祖為當地
重要的信仰。
20. ( ) 清朝建築的鳳山城是臺灣第一座土城牆
,因林爽文攻陷鳳山縣後而改建。
二、 選擇題:每題 2分共 46 分
1. ( )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清朝時期的三大
港口城市,請問「二鹿」位在現今的哪個
縣市? ○
1臺南 ○
2高雄 ○
3臺北 ○
4彰化。
2. ( )下列何者不是
清朝時臺灣培育人才、傳播
文化的中心? ○
1私塾 ○
2書院 ○
3儒學
○
4郊。
3. ( )小賢和爸爸到屏東縣
林邊鄉的三山國王廟
參拜,請問這座廟宇是哪個族群的信仰中
心? ○
1漳
泉族群 ○
2客家族群 ○
3排灣
族 ○
4泰雅族。
4. ( )當荷蘭人控制臺灣島時,臺灣海峽對岸的
中國
明朝被誰的勢力所取代? ○
1宋朝
○
2中華民國 ○
3清朝 ○
4元朝。
5. ( )我們還能見到保存較完整的原住民族文化
,幾乎多以原本的高山族為主,造成這種
情形主要與下列何者有關? ○
1政府設立
高山族文化保護專區,使高山族文化得到
保護並流傳 ○
2早期高山地區交通不便,
住在山區的高山族受漢化影響不深,文化
得以保存 ○
3高山族部落各自獨立,形成
與政府對抗的勢力 ○
4高山族的文化深受
漢人喜愛而成為潮流。
6. ( ) 以下對於施琅的敘述哪一項是不對的?
○
1曾經是鄭成功的舊部屬 ○
2率領清軍打敗鄭家軍
○
3興建孔廟 ○
4說服康熙皇帝將臺灣正式納入清朝
版圖
7. ( ) 小花探訪臺灣的古都──臺南時,發現
其中有一座廟宇和大多數廟宇的建築設計
不太相同,進入大門後先穿越一片庭樹才
進入主殿之中,且整體的設計類似莊園,
請問這座廟宇是下列何者? ○
1開元寺
○
2孔廟 ○
3赤嵌樓 ○
4大天后宮。
8. ( )下列何者記錄家族成員的關係,而它的編
修對漢人家族而言也是件重要的事? ○
1
戶口名簿 ○
2人口調查表 ○
3家庭聯絡簿
○
4族譜。
9. ( ) 「公媽籃」是邵族人非常重要的物品,
因為公媽籃在邵族舉行祖靈祭時,能發揮
怎麼樣的作用? ○
1能象徵打獵精神 ○
2能
象徵頭目的偉大 ○
3能傳承打獵技藝 ○
4能
表現對祖先的尊重。
10. ( ) 關於「福爾摩沙」,哪一項敘述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