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中 三年級歷史科補考題庫 ___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選擇
1. ( A )下列哪兩個國家在地理大發現之後,將拉丁美洲納為殖民地? (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國、法國
2. ( B )自從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巴爾幹半島一直受到哪一個民族的統治? (A)斯拉夫人 (B)土耳其人 。
3. ( A )十九世紀日耳曼地區及義大利的建國運動,主要是受到下列何種歷史潮流的影響?(A)民族主義(B)社會主義 。
4. ( B )小如打算以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面貌為主題寫一篇報告,老師建議她可以參考當時作家寫的小說。請問:她應該
去看何人的作品才比較有幫助? (A)歌德 (B)狄更斯
5. ( B )下列哪個地區在十九世紀時,被來自歐洲的探險家稱為「黑暗大陸」? (A)中亞地區 (B)非洲內陸
6. ( A )一次大戰初期,西線戰局陷入膠著;德國為了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採用了哪種武器? (A) 潛艇 (B)坦克
7. ( A )一次大戰後舉行的和會,以「十四點原則」作為處理戰後事務的指導原則。請問:「十四點原則」是由下列何人
所提出? (A) 威爾遜 (B)門羅
8. ( B )二十世紀初,何人首創「精神分析法」,影響到後來心理學的理論與流派? (A)希羅多德 (B)佛洛伊德 。
9. ( A )二十世紀時,哪位科學家提出「相對論」,挑戰十七世紀牛頓所提出的理論,成為近代物理學的巨擘? (A) 愛
因斯坦 (B)達爾文 。
10. ( B )「受到這股思潮的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亞洲地區掀起了民族復興運動,許多地區都勇敢的反抗殖民母
國的統治,爭取自身的獨立地位。」請問:此思潮為下列何者? (A)孤立主義 (B)民族自決
11. ( A )下列哪一場戰爭使歐洲損失慘重,但卻有助於殖民地人民爭取自治或獨立的地位? (A) 第一次世界大戰 (B)
普法戰爭
12. ( A )19 世紀時,美國曾經宣布一項聲明,大意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若歐洲各國執意干涉美洲的事務,美國
將以武力抵抗。」請問:此為美國的哪一項對外聲明? (A)《門羅宣言》 (B)《獨立宣言》 。
13. ( A )西元 1914 年發生於歐洲的「塞拉耶佛事件」,原為奧、塞之間的區域衝突,結果卻演變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導火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為何? (A)不同國家結盟對立 (B)國際姑息主義高漲
14. ( B )一本老舊的歐洲史書籍內這麼敘述:「西元 19 世紀時,巴爾幹半島上因為列強的介入,各地區相繼獨立。同時
也因為新興國家間的領土糾紛與列強干預,造成牽扯歐洲各國的大戰……」由於書本老舊髒汙,之後的部分無法
閱讀。請問這個牽扯歐洲各國的大戰是哪一場? (A)普法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15. ( B )普魯士王國曾倡導建立哪個組織,奠定日耳曼統一的經濟基礎? (A)三國同盟 (B)關稅同盟 。
16. ( A )阿龍參加校外教學來到日本博物館,發現日本歷史上有一段時期,天皇大權旁落,政治實權為武士集團首領「大將
軍」所掌控。請問:這應該是下列日本史上哪個時期? (A)幕府時代 (B)維新時代 。
17. ( B )有一場演講,內容包含了英法百年戰爭、方言文學、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希臘脫離土耳其獨立。依此判斷,這場演
講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歐洲軍備武器的進步 (B)歐洲民族意識的發展。
18. ( B )19 世紀中期,日本國內掀起一股「尊王攘夷」運動,迫使掌權者大政奉還;其所尊之「王」與所攘之「夷」各指
下列何者? (A)大將軍、歐美列強 (B)天皇、江戶幕府。
19. ( B )地理大發現促成舊帝國主義國家興起,舊帝國主義國家中,有哪兩國曾經侵略「臺灣」? (A)英國、法國 (B)
西班牙、荷蘭。
20. ( B )寫實主義是 19 世紀文藝發展主要派別之一,其興起背景為何? (A)科學革命 (B)工業革命。
21. ( B )19 世紀拉丁美洲各國紛紛獨立,當時推動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等國獨立的玻利瓦曾說:「只有團結才能驅逐敵
人,建立一個自由的政府。」玻利瓦所指的「敵人」應是下列哪一國家? (A)美國 (B)西班牙。
22. ( B )國際聯盟創設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其成立自有其崇高的宗旨,但在解決國際糾紛上卻效果有限,其原因為何?
(A)它只是區域性的組織 (B)它並沒有武力來源 。
23. ( B )歷史老師;「由於科技的進步使戰爭工具更具殺傷力,諸如潛艇、飛機、毒氣、坦克等,導致人們對科技文明產生
懷疑。」請問:老師指的是哪一場戰爭? (A)普法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24. ( A )曾經社會普遍認為女性在各方面表現不如男性,甚至認為女性是「愚蠢、輕浮的生物」,如此歧視女性的情況,一
直到 19 世紀後期才開始明顯改變。尤其是對哪一權利的爭取,被視為女權運動重要的進展? (A)投票權
(B)受教權 。
25. ( B )章老師上音樂課時,向同學講解音樂所傳達的精神,如「英雄交響曲」表現出對英雄的崇拜感情、「田園交響曲」
描述大自然的和諧與美麗、「命運交響曲」展現出與命運搏鬥的精神等。請問:這些作品最能代表歐洲哪一種文
藝風格? (A)人文主義 (B)浪漫主義。
26. ( B )西元 962 年,鄂圖一世在日耳曼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直到 19 世紀初,被何人消滅為止,內部均呈
現分裂狀態,有數百個各自為政的小國? (A)德川家康 (B)拿破崙。
27. ( B )19 世紀末某國的慶典中,出現來自該國海外殖民地的遊行隊伍,包括:加拿大的輕騎兵、印度的軍警,以及戴著
圓錐帽的香港警察等。此國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美國 (B)英國 。
28. ( B )19 世紀中期後,由於歐洲各國逐漸工業化,產生了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於是興起寫實主義的文藝發展。請問:
當時的代表人物為下列何者? (A)拜倫 (B)狄更斯 。
29. ( A )這位歷史人物是民族意識很強烈的人,曾提出「恢復古羅馬的光榮」口號,基本信念是將義大利半島上的數個國家
統一成為單一的共和國。請問:這個人是誰? (A)馬志尼 (B)加里波底
30. ( B )美國威爾遜總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提出下列哪一政策,意圖解決與防範國際上的紛爭,促進和平? (A)
馬歇爾計畫 (B)十四點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