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防疫測驗競賽試卷與解答

pdf
281.07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11 學年度全國離島及偏遠地區國小學童防疫測試競賽
第三期評量試卷
學校:____________國小 班級:四、五年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單一選擇題(下列各題都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 2.5 分,共 100 )
01、( 3)有關登革熱的敘述,何者正確?
(1)登革熱主要是靠飛沫傳染。
(2)如果感染過登革熱,終生不得捐血。
(3)住家應裝紗門、紗窗,以防止蚊子飛入,傳播登革熱。
(4)臺灣沒有登革熱疫情。
02、( 3)下列對引起 COVID-19 的冠狀病毒之描述,何者正確?
(1)冠狀病毒是一種 DNA 病毒。
(2)冠狀病毒只會對人類及哺乳類動物引起疾病。
(3)冠狀病毒為具外套膜的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
(4)活性碳口罩具有殺菌功能,可吸附有機體、惡臭分子及毒性粉塵。
03、( 1)屈公病有哪兩種傳播循環?
(1)非洲森林循環(Sylvatic cycle)及城市循環(Urban cycle
(2)亞馬遜循環(Amazon cycle)及鄉村循環(Country cycle
(3)海洋生態循環(Marine ecology cycle)及田園循環(Rural cycle
(4)陸地生態循環Terrestrial ecology cycle及社區循環Community cycle
04、( 2)丞丞與好朋友討論保護牙齒的好方法,誰說的不正確?
(1)文文: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
(2)亮亮:6-12 歲成長發育期,牙齒自然生長,不用特別做檢查。
(3)宣宣: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睡前一定要刷牙。
(4)浩浩:少吃甜食、多漱口。
05、( 2)請問頭蝨寄生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1)臉部。
(2)靠近頭皮的髮根中,特別是耳朵周圍或頸背的毛髮。
(3)上半身皮膚。
(4)手及腳部。
2
06、( 4)請問防疫 12 招,何者不正確?
(1)生病在家休息。
(2)勤洗手。
(3)清除蚊蟲孳生源。
(4)咳嗽不用戴口罩,用手遮住就好。
072)有關牙線的使用,下列何者正確?
(1)牙線要左右移動。
(2)牙線必須使用在牙縫兩側的牙齒表面。
(3)牙線緊貼牙齒面呈 Z字型。
(4)將 5~10 公分的牙線繞於小指。
08、( 3)有關頭蝨治療的敘述,何者正確?
(1)感染了頭蝨,家人和親密接觸者不見得要接受檢查。
(2)感染頭蝨後,可以使用寬梳梳理頭髮,除去頭蝨和蟲卵。
(3)遵守醫囑,使用去除頭蝨專用的洗髮劑或藥品。
(4)感染頭蝨,無需接受治療,會自行痊癒。
09、( 3)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何者不正確?
(1)「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容器,勿造成積水養蚊子。
(2)「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3)「清」─使用過的容器都先留著,每年清理清潔一次。
(4)」─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回收清除
10、( 2)預防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方法,何者不正確?
(1)維持社交距離,室外 1 公尺,室內 1.5 公尺。
(2)口罩主要蓋住嘴巴即可,不用將鼻子戴住,這樣也具有保護力。
(3)維持手部衛生習慣,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
(4)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111)有關頭蝨的治療照護,何者錯誤?
(1)經醫師確診感染頭蝨後,僅需在家隔離,無需使用藥物治療。
(2)接受治療後,可用梳齒間距小於 0.3 mm 的密梳梳理頭髮,除去頭蝨。
(3)感染者使用過的梳子可於 60℃以上的熱水中浸泡 10 分鐘。房間建議使
用吸塵器清理。
(4)感染者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密封於塑膠袋至少 2週。
3
12、( 1)下列保護牙齒的作法,哪一項是錯誤的?
(1)牙刷刷毛與牙齒呈現 75-90 度之間,不可以刷到牙齦,以防出血。
(2)養成吃完東西使用牙線將牙齒清理乾淨的護牙好習慣。
(3)刷上顎牙齒時刷毛朝上;刷下顎牙齒時刷毛朝下,牙齒兩顆、兩顆刷,
來回約刷 10 次。
(4)從上排右邊開始刷到左邊咬合面與舌側,再刷回右邊舌側與咬合面。
133)哪一項不是屈公病的臨床症狀?
(1)突然發燒、頭痛、嘔吐。
(2)關節疼痛、肌肉痛,出現皮疹。
(3)大腿呈現潰瘍。
(4)疲倦、頭痛。
14、( 3)登革熱潛伏期多久?
(1)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 21 天,通常為 15 天。
(2)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 24 小時,通常為 2天。
(3)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 3-14 天,通常為 4-7 天。
(4)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 30 天,通常為 20 天。。
15、( 2)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潛伏期為多久?
(1)12 24 小時,多數為 16 小時,有些變異株的潛伏期可能更短。
(2)114 天,多數為 56天,有些變異株的潛伏期可能更短。
(3)14 45 天,多數為 21-30 天,有些變異株的潛伏期可能更長。
(4)1年以上 3年以下,有些變異株的潛伏期可能更長。
16、( 2)屈公病的防治作為,何者不正確?
(1)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2)接種屈公病疫苗。
(3)從屈公病流行地區回國後應自我健康監測 14 天,如燒、
痛、出疹、關節疼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
動史。
(4)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應定期巡檢。
17、( 4)請問各個年紀的牙齒清潔敍述,何者正確?
(1)1歲半到 3歲,餵食後及睡前,讓寶寶將頭枕在大人腿上,幫寶寶用牙
刷沾含氟牙膏仔細清潔口腔。
4
(2)2-3 歲,開始教小朋友自己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家長一定要再幫他們刷
一次。
(3)4-6 歲,小朋友自己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再由家長加強大臼齒及門牙的
清潔。
(4)以上皆是。
183)有關頭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頭蝨只會發生在 12 歲以下的兒童。
(2)獨居生活較團體生活更容易感染頭蝨。
(3)感染者在身上的頭蝨與蟲卵全部清除前,都還具有傳染力。
(4)感染過頭蝨後,便會得到免疫,以後都不會感染。
19、( 3)預防感染登革熱,下列作法何者有誤?
(1)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暫時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
(2)建議懷孕婦女如非必要,應暫緩前往國內外登革熱流行地區。
(3)感染過登革熱後,會對所有的蚊媒疾病免疫,以後不必再噴防蚊液。
(4)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半人口,約近 39 億人生活在登革熱流行區。
20、( 2)有關感染屈公病後的處置,何者不正確?
(1)目前並無特定的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依症狀給予支持性療法。
(2)感染病人一律需要強制隔離。
(3)病人在退燒之前,應預防被病媒蚊叮咬,要睡在蚊帳內。
(4)若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儘速至附近醫療院所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
史與暴露史,以利醫師診斷。
21、( 3)第一次感染頭蝨,大概多久會出現發癢的症狀?
(1)3天。
(2)頭蝨屬於慢性傳染病,感染後至少 10 年才發病。
(3)4-6 週。
(4)24 小時
22、( 3)預防哪兩種傳染病,都要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1)肺結核及登革熱。
(2)鼠疫及登革熱。
(3)登革熱及屈公病。
(4)頭蝨及流感。
5
23、( 34都對)有關 COVID-19 疫苗的敍述,何者正確?
(1)國內供應接種之 COVID-19 疫苗,只有 mRNA 疫苗。
(2)接種 mRNA 疫苗會改變我體內的 DNA
(3)COVID-19 疫苗無法同時預防流感或肺炎。
(4)不同廠牌的 COVID-19 疫苗,效果都不一樣。
24、( 1COVID-19 的輕症感染者,在家中休養時的注意事項,哪一項不正確?
(1)在家中可以不用戴口罩,也可以和家人共餐、共用衛浴設備。
(2)如果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皮膚嘴唇發青應立即撥打 119
就醫。
(3)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4)大部分的 COVID-19 感染者症狀輕微休養後即可自行康復為了將醫
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先留在家中休養,自我觀察即可。
25、( 4)請問下列何者屬於口腔健康習慣「二要二不」的二不?
(1)不要傷害牙齒,少甜食,多漱口。
(2)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
(3)不要以口餵食,家長們自己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再餵食小朋友。
(4)以上皆是。
26、( 1如果有突發性高於 38 度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可
能是感染了下列哪種疾病,要盡速就醫?
(1)登革熱。
(2)肺結核。
(3)水痘。
(4)頭蝨。
27、( 4)請問下列哪項屬於口腔健康習慣「二要二不」的二要?
(1)睡前一定要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
(2)每半年要接受醫師塗氟及口腔檢查。
(3)要有氟,包含使用含氟牙膏。
(4)以上皆是。
28、( 1)有關預防屈公病感染的敘述,何者錯誤?
(1)雨後積水留著澆花,不需倒掉。
(2)儲水用的容器,一定要加蓋,避免養蚊子。
6
(3)前往戶外,應穿著淡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主管機關核可的
防蚊液。
(4)屈公病毒為單股 RNA 病毒。
29、( 2)有關學童接種 COVID-19 疫苗的相關敍述,何者正確?
(1)COVID-19 流行期間,接種過疫苗,在學校就可以不用戴口罩了。
(2)接種疫苗後 28 天內如果出現胸痛胸口壓迫心悸暈厥呼吸急促
運動耐受不良任一症狀,應立即就醫。
(3)學童在學校接種,免費而且不用帶任何證件。
(4)接種完疫苗後,就不用勤洗手,也不用保持社交距離。
30、( 4)有關頭蝨的敘述,何者正確?
(1)頭蝨僅存亞洲地區,歐美國家沒有發生過頭蝨。
(2)感染頭蝨後,身體會發燒、全身關節痠痛。
(3)經醫師診斷後確定感染頭蝨後,自行購買成藥處理即可。
(4)經醫師診斷確定感染頭蝨後應遵守醫囑使用治療藥物每隔 23天使
用密梳檢查頭髮,持續檢查 23週,以確認完全去除頭蝨及蟲卵。
31、( 4)有關含氟漱口水的使用敘述,何者正確?
(1)每次使用 5 c.c,漱口時間為 10 秒鐘,吐掉後再用清水漱口,可以馬上
進食或喝水。
(2)每次使用 0.5 c.c,漱口時間為 5分鐘,吐掉後再用清水漱口,可以馬上
進食或喝水。
(3)每次使用 2 c.c,漱口時間為 5秒鐘,吐掉後,不須再用清水漱口,5
鐘內不要進食或喝水。
(4)每次使用 10 c.c,漱口時間為 1分鐘,吐掉後,不須再用清水漱口,30
分鐘內不要進食或喝水。
32、( 1)什麼是窩溝填封?
(1)窩溝填封是指在臼齒完全萌出且牙面窩溝還沒有被蛀蝕前使用封劑填
滿窩溝,以阻止食物殘渣和細菌侵入造成齲齒。
(2)窩溝填封是指在犬齒完全萌出,但牙面窩溝已有被蛀蝕後使用封劑填
滿窩溝,以阻止食物殘渣和細菌侵入造成齲齒。
(3)窩溝填封是指在中門齒完全萌出,但牙面窩溝已有被蛀蝕後使用封劑
填滿窩溝,以阻止食物殘渣掉入,造成牙周病。
(4)窩溝填封是指,在臼齒完全萌出,但牙面窩溝已有被蛀蝕後,使用封劑
填滿窩溝,以阻止細菌侵入造成牙結石。
7
33、( 4)下列有關頭蝨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1)頭蝨為寄生性昆蟲,只寄生於人類,以血液為食一天中吸食人類多
次血液。
(2)與感染者頭對頭的近距離接觸,為最常見的傳染方式。
(3)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經常洗頭是預防頭蝨的方法之一。
(4)一旦感染頭蝨,治療完成後,就可以終生免疫。
34、( 1)有關屈公病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1)屈公病的死亡率極高,一旦感染致死率約 8成。
(2)65 歲以上的長者還有患有高血壓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都是重症的
高危險群。
(3)潛伏期介於 212 天,通常為 37天。
(4)預防屈公病,應澈底落實「巡、倒、清、刷」,清除蚊媒孳生源。
35、( 3)有關接種 COVID-19 疫苗的相關敍述,何者不正確?
(1)接種疫苗後發燒可以多喝水多休息或服用退燒藥大多 48 小時會
緩解。
(2)COVID-19 疫苗能預防兒童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3)孕婦不建議接種 COVID-19 疫苗。
(4)疫苗保護力並非 100%,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 COVID-19
即使完成 COVID-19 疫苗接種仍應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以降低感染風險。
36、( 3)有關 COVID-19 防治作為的敍述,何者不正確?
(1)手部直接碰觸到帶有 COVID-19 病毒的飛沫或物體表面後,再碰觸自己
的眼、口、鼻黏膜,就容易感染到 COVID-19
(2)從國外入境時,如果身體有不適症狀,除依規定在入境檢疫系統上誠實
申報外也應該主動告知機場疾病管制署的檢疫人員接受他們的健康
評估及配合必要的檢疫措施。
(3)使用棉布或紗布口罩可以預防 COVID-19
(4)COVID-19 確診個案之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約三分之一會
有呼吸急促。
37、( 4)下列有關登革熱的敘述,何者有誤?
(1)登革熱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類、靈長類、與斑蚊等三種。
(2)母親懷孕時感染登革熱,登革病毒可能於孕程中或生產時垂直傳染給
胎兒。
8
(3)清除所有積水容器是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
(4)臺灣主要的登革熱病媒蚊是古埃及斑蚊及紅線斑蚊。
38、( 3)屈公病的傳染途徑是什麼?
(1)基因變異。
(2)飛沫傳播。
(3)病媒蚊傳播。
(4)母體垂直感染。
39、( 4)下列有關頭蝨的敘述,何者正確?
(1)頭蝨的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
(2)臺灣山地鄉鎮學童感染頭蝨比率高於平地鄉鎮學童。
(3)預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觸感染者使用過的枕頭床鋪地毯絨毛玩偶等
(4)以上皆是。
40、( 1)有關登革熱的敘述,何者正確?
(1)俗稱「天狗熱」「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傳染病
(2)感染一次登革熱後,就可以終生免疫。
(3)登革熱沒有快速診斷試劑,只能依靠病人自述症狀及醫生的經驗診斷。
(4)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