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內湖國中八年級理化第三次段考題卷

pdf
394.76 KB
4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臺北市立內湖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第 1學期 八年級 理化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卷
( 翰林版/2 : § 5-1 § 6-5 )
班級: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請將答案以 2B 鉛筆按題號直接劃於電腦答案卡上,若劃卡太淡或擦拭不清,一律不予計分。
※本試卷共 2 4
一、選擇題:總共 40 題,每題 2.5 分,總分 100 分】
1
.
耿小姐
在室溫(25℃)下,加熱質量 50 克的鐵塊(比熱 0.113 卡/公克.℃),使其溫度上升至 65℃,
則此鐵塊需要吸收多少的熱量?(A) 2000 (B) 2260 (C) 226 (D) 113
2
.
阿民在家量體溫 37℃,沛言在家量體溫 95℉,請問哪個人的體溫較高?
(A) 阿民 (B) 沛言 (C)一樣高 (D)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3
.
花先生從冰箱中取出罐裝可樂放在桌面上,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可樂罐上布滿了小水滴,請問這是
什麼原因造成的?
(A)汽水罐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被冷凝成水滴 (B)汽水蒸發產生的水蒸氣
(C)汽水罐裡的水分子析出鐵罐外,形成水滴 (D)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冷凝空氣中的水氣
4
.思蓉將 100 公克、比熱 0.2
公克.℃的鋁塊放入烤箱加熱到 600℃後,投入裝有 360 公克、30℃水
的杯中。假設無熱量散失,則達熱平衡時水溫為多少?(A) 50 (B)55 (C) 60 (D) 80 ℃。
5.
寒流來襲,養雞戶奕憲怕小雞凍死,於是加掛燈泡在雞舍內增溫,小雞在燈泡正下方,感到很溫暖,
此時小雞接受到熱的傳播方式和下列何者原理相同?
(A)加熱冰箱拿出的稀飯時,要加水才不容易燒焦
(B)以厚紙板套在盛裝熱咖啡的紙杯外面,避免燙傷
(C)要烤易燒焦的香魚,以竹籤插好,安置在炭火旁邊
(D)冷氣機通常裝在屋內上面的窗戶
6.
明勳測量一個不知名物質的熔點,實驗結果發現其熔點並非一定值,而是介於 150℃~154℃之間,
試問此物質為何?
(A)混合物 (B)化合物 (C)元素 (D)純物質
【題組第 7-8 題】:韋廷將銅、硫酸銅與硫酸銅水溶液在分類後,分別屬於丙類、丁類與乙類
試回答下列第 78題:
7.
請問混和物在上面分類上屬於何者?(A) (B) (C) (D)丁。
8.
黃金在分類上屬於何者? (A) (B) (C) (D)
【題組第 9-10 題】:璿誠設計了一個啟發智能的問題,有甲、乙、丙、丁四種粒子,其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
的關係,如下表所示。試回答以下第 9-10 題:
粒子種類
質子數
6
7
6
9
中子數
8
6
6
9
電子數
6
8
6
8
9
.
有關甲、乙、丙、丁四種粒子的帶電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甲粒子帶正電 (B)乙粒子帶負電 (C)丙粒子帶負電 (D)丁粒子不帶電。
10
.
那一組選項的粒子是屬於相同元素?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2
11.猛男拿石墨、硫、鋁和銀四種物質中的其中一個,來進行如下圖所示的二個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判斷,猛
男最可能是取那一個物質來進行實驗? (A)石墨 (B) (C) (D)
12. 世清小姐列出下列常見的化學式,正確的有幾項?
雙氧水:H2O
三氧化二鐵:Fe3O2
二氧化碳:CO2
氧化鈣:CaO
氧化鎂:Mg2O
葡萄糖:C6H12O6
酸:H2SO4
硝酸鈉:Na2NO3
氫氧化鈣:Ca(OH)2
(A)6 (B)8 (C)5 (D) 7
14. 下列何種金屬雖然容易與氧反應,但在表面形成緻密的氧化物,反而可使內部不再繼續與氧反應?
(A)Ba (B)Al (C)Cu (D)Fe
15. 巫先生利用熱脹冷縮均勻的油性液體當溫度計的材料,其熔點與沸點分別為-5℃及 200℃,分別以它測量
10℃的水及 100℃的水時發現該溫度計液柱的高度分別為 10 cm 40 cm,以此為基礎,將刻度畫在此溫度
計上。若以此溫度計測量某物發現溫度計液柱的高度在 19 cm 處則該物的溫度應為:
(A) 21℃ (B) 27℃ (C) 37℃ (D) 57℃。
16. 翊溱用相同一種穩定的熱源分別加熱質量 M1M2克的不同液體,得到溫度變化與加熱時間的關係圖如圖所
示,則質量 M1M2的大小關係為: (A) M1M2 (B) M2M1 (C) M1M2 (D)資料不全,無法判定。
17. 依婷學原住民煮熱水,將溫度 100℃、500 g 的石頭,投入 100 g20℃的水中達平衡時,水的溫度
上升到 60℃,若無熱量散失,則石頭的比熱為:
(A)0.8
- (B)0.6
- (C)0.4
- (D)0.2
-
18.以相同的燒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
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後,測得外鍋溫度分別為水溫 85 ℃、油溫 185 ℃、砂溫 325 ℃,
則此三杯水的溫度高低順序有可能為何?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乙=丙。
加熱()
80
60
40
20
0
2 4 6 8 10
3
19
.
阿吉到屏東
車城有名的土地公廟拜拜,看到有一座會吸金紙的金爐,只要阿吉把一疊金紙放金爐口,
金紙就會一張一張的被吸進去金爐,就你的觀念所知,這應該與熱的哪種傳播方式有關?
(A)傳導 (B)對流 (C)輻射 (D)以上皆有關。
20.羅娜將含水硫酸銅晶體變成無水硫酸銅粉末之反應,其吸熱與放熱的關係與下列何者相同?
(A)水蒸發變成水蒸氣 (B)鐵生鏽 (C)水結冰 (D)氣態碘凝華。
21.下列有關常見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銀金屬廣泛用於人工關和火 (B)鑽石碳元素構成,具導電性,可作電池電極
(C)硫可做晶圓,應用於半導體 (D)故宮商朝青銅器主要是銅和錫的合金,。
22.關於金屬和非金屬通性的比較,下列何者是正確的敘述?
(A)在常溫下,非金屬都是固態存在 (B)金屬新切面都具光澤
(C)金屬抗腐蝕,但容易破碎 (D)只有金屬可以導電,非金屬均不能導電
23.冠儀整理實驗室,要歸類下列物質中哪些屬於化合物?甲.鎂帶、乙.葡萄糖、丙.水銀、丁.黃金、
.鑽石、己.黃銅、庚.石墨、辛.硫酸、壬.氧化汞。
(A) 甲乙丙 (B)乙辛壬 (C)丁戊己庚 (D)丙己庚辛
24. 代表 1個氧原子,以 O表示,ABC三圖中的粒子應如何表示?(按 ABC順序)
(A)O2O2O2 (B)2O O2 O4 (C) O22O2O2 (D) 2O O22O2
25.某元素 X之原子結構如下圖所示,⊕、●、Θ分別表示質子、中子、電子,則此元素應為下列何者?
(A)
14
6
X (B)
20
12
X (C)
14
8
X (D)
20
14
X
26.承叡要買保溫水壺, Google 查了一下有關「保溫瓶」的原理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外殼的真空夾層是為了防止熱的傳導和對流 (B)夾層上鍍銀是為了防止熱的輻射
(C)瓶蓋採用絕熱材質是為了防止熱的傳導 (D)保溫瓶不適合保存冰水
27.有關原子與分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分子是表現純物質特性的最小單位 (B)氦和氖氣體是以雙原子形式存在
(C)元素是由不同種原子組成 (D)混合物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化合而成
【題組第 28-31 題】:鈞博寫出週期表,如下圖為部分的元素週期表,試回答下列第 2831 題:
28.關於現行元素週期表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元素排列按原子序排列 (B)週期表共有 7 個週期、18
(C)週期表中的元素,未來可能繼續增加 (D)元素週期表的左下方大都是非金屬元素
29.元素週期表中,「族」是運用各元素的何種性質相同或相似而予以分類?
(A)化學性質 (B)物理性質 (C)中子數的多寡 (D)原子量的大小。
30.下列有關鹼金屬的敘述,何者正確?
(A)辛是鹼金族元素 (B)氫、甲、乙、丙在同一行,屬於這族元素
(C)鹼金屬與水作用後,會讓石蕊試紙呈現紅色 (D)鹼金族的活性大,容易和氧反應
4
31.有關鹼土族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為非金屬元素,壬、癸為鹼土族 (B)鹼土族為金屬元素,甲、乙、丙是鹼土族
(C)常以化合物狀態存在地殼中,在地殼之中含量相當豐富 (D)氧化物溶於水和碳酸鹽不會反應。
32.關於「比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愈大的物質,溫度的變化愈大
(B)同一物質構成的物體,若質量愈小,則比熱也愈小
(C)水的比熱較大,一般自助餐業者將熱水置於盤下,用來維持餐點溫度
(D)夏日中午大太陽下,沙灘比海水溫度更易上升,這是因為沙灘的比熱比海水大
33.斌斌組合下列甲、乙、丙、丁各物質的粒子模型,如下圖所示,則何者是純物質?
(A)甲乙 (B)乙丙丁 (C) (D)甲乙丁。
34
.
有關「原子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原子核為電中性 (B)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必須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原子才會保持電中性
(C)質子和電子的總質量大約等於原子的總質量
(D)因為中子的質量很輕,因此中子數目的多寡不影響原子的質量
35
.
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是「道耳頓原子說」的內容?
(A)相同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量與性質
(B)所有物質皆由原子所組成,原子內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
(C)化合物是不同種類原子以一定比例結合而成
(D)化學反應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及數目均不改變
36.崇銨在實驗室加熱分解一個未知的化合物,反應後產生的生成物有:Na2CO3H2OCO2 ,請依據
「道耳頓的原子說」,判斷此未知的化合物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種?
(A)NaHCO3 (B)Na2SO4 (C)NaCl (D)MgCO3
37.5章有關於「熱平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兩物接觸時,熱量產生流動,最後兩者熱量相等
(B)溫度不同的兩物接觸,熱量低的吸收熱量,熱量高的放出熱量
(C)經熱量的傳遞,使得溫度溫差逐漸減少,當溫度不再改變時,稱為熱平衡
(D)兩物接觸時,熱量從熱量高流向熱量低,最後兩者溫度一致
38.霈彤寫了下列四種常見物質的組成原子與化學式,試問哪一個答案寫的是錯誤的?
(A)1 分子的氮氣含有 2個氮原子,其化學式為 N2
(B)1 分子的氦氣有 1個氦原子,其化學式為 He
(C)2 分子的二氧化硫含有 2個硫原子與 4個氧原子,其化學式為 S2O4
(D)2 分子的氯化氫含有 2個氯原子與 2個氫原子,其化學式為 2HCl
39.羽喬將 100g10℃的固體物質,置於穩定的熱源上加熱,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係
如下圖所示,已知此物體在固體時比熱為 0.3 /克∙℃,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熔化時溫度維持在 30℃,但固體物質仍然持續吸收熱量
(B) 此物體液態時的比熱等於 0.3 cal
克‧℃
(C) 此物質的熔點及沸點為 30℃和 50
(D) 加熱至第 40 分鐘時,固態已經全部變成液態
40.戴先生將質量都是 200 公克的鋁球(比熱 0.217 卡/公克‧℃)、鉛球(比熱 0.031 /公克‧℃)
、銅球(比熱 0.093 卡/公克‧℃)投入沸水中,煮了一段時間達熱平衡後,再分別將此三球放入
裝有 500 公克、25℃的水中,若與外界隔絕不考慮熱量散失,達熱平衡時,哪一杯水溫度最高?
(A) 三杯溫度一樣 (B)鋁球 (C)鉛球 (D 銅球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