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探索潛能與生涯規劃

pdf
580.94 KB
2 頁
Valued Acer Custom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簡介
資料來源:職涯測驗系統網站 http://career.ntnu.edu.tw/
什麼是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
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是用來測量個人潛能的一種工具,多用在學生自我探索、
生涯抉擇或企業篩選人才等。 然而,現有之性向測驗施測方式為紙本式測驗,
計分方面需透過人力或是讀卡機制,在試題方面為固定試題。 但試題隨著使用
年限增加而有試題曝光率之問題且在題型與內容方面也未擴充或更新導致性
向測驗其試題老舊、題型受限, 未能發揮測量個人潛能之效果。因此結合電腦
化、多媒體和計量技術編製「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透過計量與多媒體技術測
量學生多面向之潛能。 透過本測驗,提供青少年瞭解其自身之優勢能力,將有
助於學生探索與掌握自我,進而培養生涯決策與規劃能力。 適當的生涯發展測
驗將能提供多元訊息以作為青少年生涯決策之參考資訊以及教師與家長進行
生涯輔導之工具。
本測驗的特色與優勢
一、電腦化測驗
提升測驗編製者更新題目內容與題型之效率並且利用資訊和多媒體技術發展新
題型,以更真實測量學生之潛力。
二、新架構與新題型的開發
有別於過去測驗向度,新開發之測驗架構,融入高職類群與 高中所需之能力,
並透過多樣化的題型,更真實的測量出所需之能力。
三、適性技術
透過電腦化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的技術,讓受試者只
需透過較少的題數就能達到與傳統測驗相同的測量精準度。
四、快速獲得測驗結果
透過測驗系統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測驗結果學校教師能於線上系統直接
印製測驗報告,縮短獲得報表的時間。
五、全國常模定期更新
將有效的結果資料納入常模計算定期更新常模以確保測驗對個人分數的解釋
力。
六、提供客製化常模
能夠針對各校、地區或特別需求提供常模資料。
七、提供學生高中與高職 15 群之配對
提供受試者自身之個別性向組型與類群建議增加兩者媒合的效度以作為受試
者作為生涯抉擇之參考工具。
八、提供職涯相關測驗之整合型報表
除了本測驗既有之報表若完成本系統之情境式職涯興趣測驗則提供兩項測驗
結果之整合型報表藉此讓學生了解性向和興趣之間適配的情形以全面性與整
體性之訊息作為學生進行生涯抉擇之參考資訊也提供學校教師和家長能做
更適切之輔導或建議。
常模
本測驗施測對象為臺灣各公私立國民中學 8年級之男女學生抽樣母群乃根據教
育部網站公布之 98 年國民中學學校名錄與各年級班級數 抽樣方式係採分層隨
機抽樣先根據各縣市學校班級數計算各縣市在全國所佔班級比率以此比例
制定各縣市的抽樣班級數目。 施測時間為民國 99 4月中旬開始,至民國 99
6月下旬結束。共計施測 45 間學校,總有效施測人數為 3163 人。 性別部分
的分布是男生 1635 人(51.7%、女生 1528 人(48.3%)。
信效度分析
一、信度研究
本測驗以民國 99 年就讀八年級學生作為樣本,礙於人力與時間因素,先採北區
學校作為代表,共計 167 人的測驗資料進行信度研究。 藉由分析軟體 Conquest
進行 Rasch 模式分析,求得各分測驗之期望估計標準誤與 IRT 之樣本層次信度指
標。 信度研究之樣本比照正式測驗進行電腦化適性測驗,先以 Rasch 模式分析
預試樣本並建立難度參數, 再根據施測樣本的答題反應立刻估計出其能力,並
且挑選出適合該受試者能力的下一道試題讓受試者作答。 由於受試者所接受到
的試題都很接近其能力水準因此只要用較少的題數就可以達到與傳統測驗相同
的測量精準度。 在各分測驗試題量為 9~13 題的情況下,信度介於 0.53~0.79
間。
二、效度研究
採國中八年級學生,共 494 名學生為樣本,以其民國 99 年施測之「多因素性向
測驗分數」作為效標分數。 效標樣本分佈於北區 288 中區 87 人與南區 119
各分測驗與多因素性向測驗之相關介於 0.12~0.50 同時也採取 976 名學生
「國文、數學、理化與美術科在校學科成績」作為效標樣本,樣本分佈於北區
417 人、中區 224 人與南區 335 人。 各學科在校成績分別與語文、數學、科學
推理與美感測驗之相關 0.23~0.55 之間。
研發與製作
計畫主持人:宋曜廷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及數位學習研究室共同開發。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