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火旁龍:客家元宵炸龍的民俗悸動

pdf
164.9 KB
3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客家人的民俗悸動-苗栗
廖金文
」客語發音ㄅㄤˋ,
龍」意指苗栗客家人的元宵炸龍民俗活動,在
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晚上,類似龍燈的發光龍(裝置燈炮、蓄電池發
),加上鞭炮的煙聲鼎沸,形成一種特有的民俗傳統悸動。
龍的原意是趨吉
辟凶因為龍是祥瑞的神祇神獸凡是舞龍必定燃放大量爆竹,爆竹原意也是
驅邪之物向龍隊投擲爆竹是助長神龍的威合力驅邪之意苗栗縣早年的
客家先民出外打拼每到過年都會回家團聚必須等到元宵節祭祖之後才會出外
工作所以這段期間有糊龍、祥龍點睛迎龍跈龍、
龍、化龍返天的系列科
儀,或節慶或娛樂或文化反射出客家人對於人互動細膩的感情與信任
家先民把「龍」的神格定位在「人」「神」之間,從請「神」來凡作客
除煞賜福至化龍返天每年反覆迎送呈現苗栗客家族羣與「龍」之間「亦神亦
友」的緊密關係,隨著時間的傳遞,也就逐漸成為客家地區的傳統習俗。
初期客家人為抵禦外族或防範土匪猛獸保護墾地屯居地的長者或族長出
聘請有經驗的拳腳師傅在當地廟宇或集合場教導年輕一輩學習拳腳功夫(
客家流民拳);除了練習功夫,配合年俗節慶,亦會聚集民眾練習舞龍、舞獅或
其他客家民俗活動一方面可以鍛鍊身體另一方面可以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與
默契農村閒暇時節,更可藉舞龍活動來團結民心達到認識鄉里、聯絡感情的
目的。苗栗
龍是一項動態的民俗舞龍活動,比較重視客家科儀的儀式文化呈
意指客家族群崇天敬神遵循古禮所演繹出的舞龍禮儀套路動作列舉如下
拜四方:龍珠引導龍頭盤圓,分別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作參拜行禮的動作。
過山門神龍擺尾的動作龍尾及倒數一節的龍手雙人高舉龍杆龍珠引導
龍頭盤圓從高舉的龍尾處穿過,龍尾迅速翻轉做擺尾動作。
客家舞龍的技術大部份是在行進動態中完成龍的起伏翻騰穿越迴旋
等動作結合人體的柔軟度協調性及速度、耐力肌力溶於舞龍技巧中,
動靜中展現人龍合一的力與美更呈現神龍的精氣神韻
龍以炸龍糢式呈現動
態技巧非一般舞龍活動所能展現投擲鞭炮轟炸的民俗舞龍是挑戰舞龍手的
身心素質更是挑戰龍隊的文化認同如何在舞龍的基礎動作上發展結合創新
2
的炸龍技術或以較高的體能素質來完成高難度的炸龍表演動作同時推出精緻
的客家糊龍技術,結合燈光音響、工藝美術、體能藝術、客家民俗,讓苗栗
龍不單是薪傳文化的民俗悸動,更是蘊含精緻藝術的身體動態文化。
苗栗
龍把年節歡樂氣氛推到最高潮並適時做一個結束此時客家人正好
趁家族團聚時節掃墓拜別祖先除了慎終追遠外亦是凝聚族群向心的最佳時
更讓即將離鄉的子弟,再次感受苗栗
龍的年俗活動並期待返鄉
同時亦有祝福順遂祈求平安事業成功的含意苗栗
龍盛事自1999年推展至
今已22其中20072014年共八年結合亞洲舞龍公開賽暨亞洲青年舞龍錦標
賽,辦理競技舞龍夜光龍國際競賽同時辦理全國中小學競技舞龍錦標賽
民俗體育與
龍文化薪傳緊密結合,同步邁向國際。苗栗
龍歷年主題如下:
1999 點燈祈福、客家民俗踩街慶元宵
2000 龍迎千禧、客家民俗踩街慶元宵
2001 龍陣打醮、歡慶元宵
2002 龍來了
2003 龍飛龘舞、相會貓貍
2004 苗栗國際觀光文化節:苗栗
2005 歡喜炸龍趣、共下遊苗栗
2006 手持鞭炮炸龍趣
2007 九五至尊慶元宵、苗栗
龍樂逍遙
2008 鑼鼓喧天鬧元宵、貓裡
龍樂逍遙
2009 龍馬躍山城、客家心動力
2010 十全十美、迎太平年
2011
龍迎百年、接福納財源
2012 龍騰貓裡、活絡山城
2013 龍騰貓裏迎豐年
2014 龍昭千歲、馬躍年豐
2015 龍騰貓裏、吉羊年豐
2016 龍城盛世、
旺貓裏
2017
旺山城、龍祐貓裏
2018 龍騰二十、大
大旺
2019
龍巡庄、新旺貓裏
2020
旺龍城、多彩貓裏
3
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苗栗
龍是客家人珍
貴的身體動態文化是客家原俗的延續「迎()龍」
()龍」「跈()龍」
「化()龍」是整個活動的特色
龍活動當晚綿延數公里的踩街隊伍萬頭鑽
大批民眾參與「跟龍」
龍」鑼鼓鞭炮及煙火讓整個苗栗市沸騰。苗栗
龍更是人與神的情誼邀請「神龍」來凡間做客除煞、賜福至化龍返天
年反覆迎送呈現「亦神亦友」的緊密關係亦傳襲了先人每年對正月半的期待
苗栗
地方文化的資產蘊含的價值是民俗體育的本質傳統文化的保
民族圖騰的維持緬懷感恩的情懷民俗特色的表徵苗栗
龍的產生除在於確
立臺灣元宵節『中龍』的苗栗客家文化特色外亦要提昇整體活動的品質,龍的
故鄉在苗栗以精緻藝術為表演的訴求並開啟國際舞龍競技的大門吸引國內
外觀光客來苗栗看舞龍,讓苗栗邁向「國際民俗藝術重鎮」。
◎主要參考資料
蔡宗信(1998)舞龍教學活動教案編製之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廖金文(2005)。 苗栗舞龍文化-
。苗栗:苗栗縣造橋國民小學。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