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指考 第 4 頁
歷史考科 共 7 頁
- 4 -
22. 英國西南部一處溫泉勝地,市內有羅馬神殿遺址,供奉的女神蘇麗絲密涅瓦(Sulis-Minerva),
是當地溫泉守護神蘇麗絲和羅馬勝利女神密涅瓦之綜合體。這是羅馬帝國推動羅馬化的一
個例證,也就是:
(A)摧毀各地神殿,以壓制在地宗教與文化 (B)推廣羅馬文化,以開發英國的觀光資源
(C)將勝利女神給各地膜拜,炫耀尚武精神 (D)以羅馬宗教整合當地信仰,有利其治理
23. 某人陳情說:家中牌位記載祖先名號、生卒年月,目的是不忘本,沒有別的用意。我若毀棄
祖先牌位,被親族舉報到官府,依律當斬。敬請明察轉告,恩准不毀棄牌位。此人最可能是:
(A)唐朝滅佛時的佛教徒 (B)明末來華的耶穌會士
(C)清初的漢人天主教徒 (D)皇民化時期的臺灣人
24. 課堂上,老師要學生以1949年以後中共的歷史發展進行探究。一位學生蒐集到兩則資料:
資料甲:1959 至1961 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的人口數,大約在四千萬人左右。
資料乙:1960 年農業生產總值,比 1959 年下降 12.6%,其中糧食和棉花的產量更跌到 1951
年的水平……城市人均消費量下降 78%。
這位學生探究的主題應是:
(A)土地改革 (B)三反五反 (C)大躍進 (D)文化大革命
25. 十五世紀後期,葡萄牙、西班牙積極開拓新貿易航線,是歐洲最早從事海外探險的國家。葡
萄牙人率先沿非洲海岸探險,來到東方;西班牙人則轉而往西航行,意外到達美洲。
1494年,
兩國在教宗主持下,簽署「托德西拉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以大西洋中約西經46度
半的子午線為中線,劃分勢力範圍:以西歸屬西班牙,以東歸屬葡萄牙。當時,雙方如此劃
分世界,依據的最主要原則是:
(A)發現的先後 (B)文化的相近 (C)實力的強弱 (D)資源的多寡
26. 七到十三世紀,奧米雅王朝(Umayyad Dynasty)和阿拔斯王朝先後統治伊斯蘭世界,學者
比較兩者的差異,評論說:「……到阿拔斯王朝時,儘管阿拉伯人在政治上仍發揮重要作用,
但波斯人、埃及人和其他民族也能夠分享權力和財富。」從這段文字的文意反向推論,這位
學者認為奧米雅王朝統治特色是:
(A)阿拉伯裔的軍事貴族受到歧視冷遇 (B)帝國內各族群都有同等地位和權勢
(C)與阿拔斯王朝的族群政策前後一致 (D)阿拉伯人特別受到重用並壟斷政權
27. 某國博物館展出一件舊車牌(如圖3), 數字是車號,國旗說明此車屬於英國,底下的俄文是
要讓邊界的俄國守衛知道這是英國軍方用車,允許通行。這件車牌象徵這個國家史上一段特
殊時期。這最可能是哪一場展覽?
(A)德國歷史博物館,展出戰後德國被四國分區占領的文物
(B)俄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列寧領導共產革命時的物件
(C)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二戰期間上海租界所遺留的文物
(D)韓國歷史博物館,展出西方國家參與韓戰時遺留的物件
28. 一齣戲中有如下的旁白:當今歐洲強盛,亞洲也不能再沉睡,誕生孔子、孕育釋迦牟尼的土
壤現在是什麼情況?我們早已移民南方島嶼,開發臺灣、呂宋、新加坡、婆羅洲、關島、夏
威夷等地,事業有成。走吧,走向南方的島嶼。這齣戲創作的時代背景最可能是:
(A)晚清中國人移民東南亞 (B)日本倡議大東亞共榮圈
(C)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建立 (D)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政策
29. 1695年到1722年間,根據估計,英國皇家非洲公司派往西非的雇員,「每十人中就有六人在第
一年內死去,兩人在第二年到第七年間死去,而最終只有一個人能夠活著回到英國」。直到十
九世紀中葉,前往非洲的歐洲人中,死去者多,存活者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歐人互鬥激烈,造成損傷 (B)常與土著戰爭,傷亡嚴重
(C)西非災荒頻仍,生存不易 (D)易感染傳染病,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