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 頁 108年指考
共 7 頁 歷史考科
- 5 -
29. 大豹溪一帶(今新北市三峽區)原是泰雅族大豹社居住地。二十世紀初,臺灣總督府派軍隊
前往該地,將大豹社迫遷到詩朗、志繼等部落(今桃園市復興區)。最可能的原因是:
(A)總督府設立「蕃童教育所」,要大豹社族人接受新式教育
(B)日本政府讓財團開發樟腦業,將大豹社族人驅離部落領域
(C)總督府正興建桃園大圳,需要徵調大豹社原住民充當勞力
(D)日本準備對中國發動戰爭,要訓練大豹社族人擔任後備兵
30. 十一、二世紀以後,隨著商業復甦和城鎮興起,歐洲出現各種「行會」(guilds),對城鎮的
政經發展有重要作用。自十三世紀初,義大利的佛羅倫斯陸續出現各種行會組織。根據佛羅
倫斯的經濟發展特色判斷,下列選項何者的勢力最大?
(A)公證人行會、皮貨商行會 (B)藥劑師行會、石匠行會
(C)鐵匠行會、屠戶行會 (D)銀行家行會、毛織品行會
31. 顧炎武《日知錄》述及古代驛傳:「白居易詩:從陝至東京,山低路漸平;風光四百里,車馬十
三程(站)。韓愈詩:銜命山東撫亂師,日馳三百(日行十站)自嫌遲。」又云:「後人以節費
之說,歷次裁併,有七、八十里而一驛者(按:如明代)。」根據顧炎武的分析,比較唐代與後
世的驛傳情況,最可能是:
(A)有進步,從「行速而馬不疲」,至「馬壯而官員獲賞」
(B)有進步,從「行緩而馬不疲」,至「馬壯而官員獲賞」
(C)遭破壞,從「行速而馬已疲」,至「馬倒而官員受責」
(D)遭破壞,從「行緩而馬已疲」,至「馬倒而官員受責」
32. 一位思想家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一人焉。……大人
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仁以人心為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為一也。豈惟大
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這位思想家是何人?這種思想有其承襲,承襲自何人?
(A)承襲春秋的董仲舒 (B)承襲孔子的朱熹
(C)承襲孟子的王陽明 (D)承襲漢儒的戴震
33. 1920 年代,牙買加人馬庫斯.加維在美國發表「黑人自由」演講:「伏爾泰和米拉波只是和
我們同樣的人,他們推翻法國君主政體,為法國的民主奮鬥。他們能夠這樣做,你、我也能
夠為非洲這樣做,為非洲的自由而奮鬥。我們渴望無限的自由,但在由其他族群統治的國家,
我們無法實現這種自由。」下列何者最符合加維要傳達的理念?
(A)為牙買加地區黑人的自由發聲 (B)鼓吹美洲地區黑人的革命運動
(C)為全世界的黑人爭取生存空間 (D)強調黑人在非洲才能實現自由
34. 宋人筆記寫道:「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師比歲(連年)印板,
殆不減杭州,但紙不佳;蜀與福建多以柔(質地柔韌)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
(精緻),福建本幾遍天下。」根據上文推論,宋代福建書籍能夠遍天下,主因應是:
(A)刻印書速度快 (B)使用活版印刷 (C)刻書品質最佳 (D)閩人善於經商
二、多選題( 占 12 分)
說明:第35題至第38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3分;
答錯1個選項者,得1.8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6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
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35. 戰後初期,臺灣政府在財源、人力和物資缺乏的情況下,進行經濟重建,當時一位財經官員
提出「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策略,使臺灣經濟逐漸穩定而發展。下列哪些
屬於「以農業培養工業」的項目?
(A)推動米、糖、茶、香蕉及食品罐頭等之外銷,以賺取外匯
(B)透過田賦徵實、肥料換穀政策,政府從農民徵得較多財源
(C)以農業籌得之資金,購置工業所需機器與原料,發展民生
(D)通過《獎勵投資條例》,以減免租稅手段,吸引外人投資
(E)設立加工出口區,以出口退稅及廉價勞力,吸引僑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