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學測國語文綜合能力試題

pdf
870.41 KB
12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試題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請於考試開始鈴響起,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 90 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題卷」上作答更正時以橡皮擦擦拭
勿使用修正帶(液)。
˙除題目另有規定外非選擇題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在「答題
卷」上作答;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帶(液)。
˙考生須依上述規定劃記或作答若未依規定而導致答案難以辨識或
評閱時,恐將影響成績。
˙答題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選擇題計分方式:
˙單選題:每題有
n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各題答對者得該題的分數答錯未作答或劃記多於一個選項者
該題以零分計算。
˙多選題:每題有
n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各題之
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該題全部的分數;答錯
k
選項者,得該題
2nk
n
的分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
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113年學測
11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1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第壹部分 76 分)
、單選題(48 分)
說明:第1題至第24題,每題2分。
1. 下列「」內的字,讀音前後相同的是:
(A)排「闥」而去/同聲「撻」伐 (B)「篙」工撐棹/「蒿」目時艱
(C)桂「棹」蘭槳/「踔」厲奮發 (D)切勿「逡」巡/為惡不「悛」
2.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德國隊蟬聯冠軍,呼聲最高,卻止步四強
(B)昨夜賓客蒞臨,主人倒屜相迎,賓主盡歡
(C)這棟大樓落實綠建築理念,設計不落巢臼
(D)離鄉背井的學子負趿北上,在外租屋不易
3. 依據下文,對孔子來說,困難的是:
孔子為這個弟子與眾不同的難馴感到驚訝。單柔,不,但
子路一樣輕蔑事物形式的人卻很罕然最終歸結於精神卻必須從形式進入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當孔子這麼講時非常樂意傾
,但 一說明立刻顯得一臉無與這種逃避形式主義的本能搏鬥,
一邊又要傳授他禮樂,即使對孔子來說,也是困難重重。(改寫自中島敦〈弟子〉)
(A)調整傳統講授方式,引導缺乏耐性的子路接觸禮樂
(B)自己雖也不喜歡禮樂形式,卻得想辦法讓子路接受
(C)讓子路理解禮樂的精神固然重要,形式也不可或缺
(D)禮樂形式中所隱含的精神,改變子路的浮好勇
4. 下文 應填入可總括文中所舉四項事例的文句,最適合填入的是:
。是以雞知將旦,不能究陰陽之曆數;鵠識夜半,不能極晷景之
道度山鳩知晴雨於將來不能明天文蛇螘知潛泉之所居不能達地理
(《抱朴子》)
(A)英逸之才,非淺短所識
(B)官達者,才未必當其位
(C)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短疢不足以累長才
(D)偏才不足以經周用,隻長不足以濟眾短
5. 下列是一段古文,依據文意,甲、乙、丙、丁排列順序最適當的是:
昔周公之相也,
甲、皆諸侯卿相之人也
乙、是以俊義滿朝,賢智充門
丙、謙卑而不鄰,以勞天下之士
孔子無爵位,以布衣從才士七十有餘人
況處三公之尊以養天下之士哉?(《鹽鐵論》)
(A)甲乙丁丙 (B)甲丙乙丁 (C)丙甲丁乙 (D)丙乙丁甲
鄰:通「吝」,吝惜。
螘:小蟲。
短疢缺點
113年學測 2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11
- 2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6-8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6-8題。
中國湖南省江永地區,一種神祕的菱形文字
女書
悄悄流傳超過百
年。它是一種使用當地方言,須以「唱誦」方式表達與理解的表音文字。女人
用它來自傳訴情、互通心跡、結交姊妹、祝禱祈願、傳說紀聞……。
江永是典型的農業社會,女孩從小「不得亂步出娘房」,因此未嫁的女兒
稱作「樓中女」未嫁的女兒在娘樓做女紅時邊唱歌邊學認女書書、
織女書字,進入正統教育體系之外的知識系統,且因熱愛女書而結為妹。當
有姊妹出嫁,每個姑娘從婚前幾天便開始哭嫁,餽贈女書留念,感懷女性身不
由己的共同命運,娘樓是她們建立封閉又親密的女性空間,但事實上又是「無
常」的象徵。
在以哭嫁為主題的女書作品中常常描述父系社會婚姻將女人從原生土壤連根剜起
的滋味顯示哭嫁不僅是少女面對未知命運的恐懼更是女人剪斷血緣地緣與人緣臍
帶時的哀號但也由於有女書因而婚後她們並不像其他文盲婦女喪失向外通訊結盟
她們透過女書,在社會現實與磨難中掙扎、拉鋸、妥協,尋找生存
之道甚至在書寫過程中執筆者也不止於代書悲憐勸解的同時
常將自己的身世寫了進去,形成風格特殊的「參與寫作」。
關於女書的起源至今仍是個謎江永女性發明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女書但因以土
音,加上地方阻隔僅局限於江永一帶流傳也由於女性死後女書多作為殉葬而被
焚毀以及隨著教育的普及傳統習俗社會情境的改變等因素女書逐漸式微然而
女書的研究與應用方興未艾尤其是在消費時代裡女書反成為一種時尚符號,常
在文創設計中。(改寫自鄭至慧、劉斐玟等相關研究報告)
6. 關於上文「娘樓」與江永女性的關係,說明最適當的是:
婚前
婚後
娘樓禁錮女性青春
娘樓困鎖女性夢想
女性娘樓交流心事
女性於娘樓處理夫家家務
女性在娘樓企盼美好姻緣
女性因哭嫁禁忌不得重返娘樓
娘樓是女性接受體制外知識之處
娘樓是女性情感寄託的依憑
7. 依據上文,關於女書的說明,不適當的是:
(A)女書是婦女可掌握自我話語權的發聲筒,也是姊妹相濡以沫情誼的表現
(B)以女書書寫他人故事,常在他人生命中照見自己,而融入個人身世感懷
(C)女書是江永婦女的生命刻痕,而今江永女性為復甦女書多投身文創設計
(D)藉由女書音聲與表意的交織,女性藉以面對現實困境、悲訴社會的不公
8. 下列女書作品,不是表現「女性婚後的失落」的是:
(A)將說嫁奩兩半分,又氣淚流難一字。吃盡千般鹽香味,做盡媳婦一字難
(B)粗字粗針到貴府,只望姑娘請諒寬。不比貴家禮義全,你在高堂好過日
(C)十八歲女三歲郎,夜間洗腳抱上床。睡到五更索奶吃,我是寒妻不是娘
(D)他娘心中用計策,暗中叫子到別州。瞞起台身不知得,不知丈夫到哪方
哭嫁哭唱儀式
娘出嫁時會在娘家
唱哭嫁歌,訴說離
愁別緒。
女書
3 113年學測
11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3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9-1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9-10題。
大多數機場的指標都使用黑體字因為它給人乾淨簡潔的現代若使用新細明體
由於筆畫很細一段距離外就不易閱讀甚至連發現它都有困難新細明體的橫筆設計
得偏細不適合使用離讀者較遠的指標上而黑體橫筆夠粗就有良好的「易視性」
新細明體在80年代計,過境遷難免審美疲乏是想改變中文字型
設計現狀者要革新的對象高解析度螢幕時代它更難以勝任螢幕上的閱讀但只要它
是系統內建的首要字型就會是大多數人的首選如此一來文字風景的基本面一時難
有什麼變化。
新細明體是專門用在「紙本」上的離讀者眼前不遠可能是放在桌捧在手上
這種字體我們稱為「內文」通常內文字體會設計得讓人感覺變化不大沒有張
狂的造型像喝水那樣素然無味但這樣「無聊」的體驗反而有助於專心吸收資訊
新細明體是很普遍的內文字體因而有學院指定報告使用新細明體以減輕教授閱讀的
負擔。(改寫自柯志杰、蘇煒翔《字型散步》)
9. 上文認為「文字風景的基本面一時難有什麼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細明體的識讀性 (B)新細明體取得較方便
(C)人們習慣近距離閱讀 (D)人們不在意字型美醜
10. 關於中文字型,最符合上文觀點的是:
(A)新細明體宜運用在近距離閱讀的紙本,而不適用於指標
(B)以黑體字製作機場指標,主要因其變化不大而利於辨識
(C)用高解析度螢幕閱讀而想專心吸收資訊,宜選用新細明體
(D)撰寫學術報告為彰顯專業且予人簡淨的感受,宜選用黑體
11-1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1-12題。
《盲目》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最廣為人知的小說在一個不知名的
城市裡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種「白盲症」患者會突然失明眼前一片渾白只有一
人奇蹟般倖免,但也為此承受更多的責任與壓力。
此書除想像奇幻敘事也別具特色書中人物完全無名無姓只以特徵或職業稱呼
如第一個盲人和妻子眼科醫生戴墨鏡的女孩斜眼的男孩等全書對話不用引
也未特別分段使讀者放慢速度乃至再三重讀以確定說話如同盲人在缺
乏指引下,須費力摸索,才能確認當前的位置。
白盲症為全書最重要的象徵薩拉馬戈設計了多條線索以供解讀如白盲症使人彼
此疑懼生活脫軌但患者間也能相互合作尋求一己和團體的利益唯一未染疫者固
然有諸多方便與更大能力助人但也因「眾人皆盲我獨明」而看清人心險惡甚至為
了護衛夥伴安全不得不手刃施暴者從而感慨「如果你看得到我被迫看到的景象
你會情願失明白盲症突然消失後盲而復明者的一番體悟也引人深思「我覺得我
們並沒有失明我認為我們本來就是『盲目』的。(改寫自單德興〈瘟疫的文學再現
與生命反思〉)
11. 依據上文,關於《盲目》的書寫特色,說明最適當的是:
(A)將故事場景設定在不知名的城市,顯現疫病蔓延的嚴重
(B)用特徵或職業稱呼角色,呈現人際關係因疫情而徹底崩壞
(C)以缺乏指引方式敘寫對話,形成類近盲者摸索前行的閱讀感受
(D)藉陳述感染者與未感染者的體悟,隱含盲與不盲無須分辨的論述
113年學測 4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11
- 4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12. 關於①、②是否符合上文內容,最適當的研判是:
盲者、不盲者的處境,帶出「眼不見為患」眼不見為淨」的辯證
眼盲隱喻心盲,既揭示人本身的盲目,又呈現人性的沉淪
(A)①、②皆符合 (B)①符合,②不符合
(C)①不符合,②無法判斷 (D)①無法判斷,②符合
13-15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3-15題。
周處生時或死後沒有多,便有關於他的軼聞流傳 約《》云:「
西。周」又
之《》所:「人,
蛟,數創,滿溪,死。」 兩書均
成於東晉時期,時間相近。同一件事,何以在記述上各有其偏重之處? 《世說新語》
則結合「三害」與「斬蛟」,並增加「殺虎」情節,使傳說更為完整:
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
姓。三橫,而,實
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
夜,,更。竟出,慶,患,
改意……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固定了「義興三害→周處射虎斬蛟→周處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情節單元成為後
世「周處除三害」傳說的「基型」。(改寫自羅景文〈周處傳說探究〉)
13. 上文有
故是尋常事。」句應填在:
(A) (B) (C) (D)
14. 關於文中引述的三則周處傳說,說明不適當
(A)孔約提及義興時有三害,周處為其一,而未述及周處的改過自新
(B)祖台之未提到義興三害,聚焦於周處斬蛟,敘述較孔約《志怪》生動
(C)《世說新語》渲染周處殺虎以見其兇彊,呈現與志怪相異的志人特質
(D)《世說新語》增加里人相慶、周處聞知情節,以突出周處悔悟自新的轉折
15. meme)是 文化位, 仿、複、改作,點,
透過語文 「周
處除三害」即屬迷因依據右列電影《周處除三害》
簡介,關於其模仿、改作傳說,說明最適當的是
(A)行為動機模仿傳說陳桂林因欲「為民除害」
而向兩大通緝要犯下手
(B)故事結局模仿傳說陳桂林悔悟後奮發向上
造自己,最終盡除三害
(C)人物設計模仿傳說均安排一關鍵角色說主
角在離世前為人間除惡
(D)三害概念模仿傳說,將猛虎惡蛟轉為兩大通緝
要犯,並創發貪嗔痴的新義
電影《周處除三害》簡介
亡命天涯的槍擊犯陳桂林,誤信
醫師的診斷以為自己身罹絕症
在醫師勸說自首後,因為不希望
自己死後被別人遺忘,決定以惡
制惡,追殺排名在他之前的二大
通緝要犯最後投案自首接受槍
決伏法。陳桂林自以為是現代周
卻沒想到困住他讓他逃無可
逃的從來都不是外在環境而是
內心的貪、嗔、痴。
5 113年學測
11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5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16-17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6-17題。
賈政這面鏡子映照的性質和寶玉正相反寶玉有來自上天的靈竅稟賦賈政的鏡
性卻來自人間現實環境眾人都在做夢時只有賈政是醒著的小說家給予賈政重任
讓他興建家園、重整家園,在各種緊要關頭,起動警惕、總結、前瞻等作用。
賈政恨寶玉不務正專在「濃詞豔賦上作工夫」賈政打寶玉是邊怒打邊流淚
賈政一路提醒寶玉什麼是現實生活隨時鞭策寶玉催促寶玉醒來必須接受歷練而成
長成熟否則不能做好自己承繼賈府的準備賈政是成人的標徵作者肯定賈政善待
成年成年在小說中不是罪過反被認知成生命的必要階段賈政其實是瞭解寶玉的
寶玉的詩文才情大多要借和賈政對話的場合才更顯精神在痛恨兒子是無用之人的同
時,作父親的卻也一眼看得見他奇異天生。
我們終於明白了批評家脂硯齋所言
賈政之為人物「有深意存焉」是賈政
扶養寶釵母子是賈政攜賈母和黛玉等靈柩歸葬南鄉是他送別寶玉只有賈政可
以撫慰生者安息逝者讓離者心安地去了如果寶玉是承盡了愛和哀賈政則是擔盡
了事和責。
即使是生命中不可能達致的,賈政依舊呵護成長尚未到來前的浪漫存在嘗試建
人間樂園現實
〈賈政不做夢〉)
16. 依據上文,關於賈政與賈寶玉的父子關係,敘述最適當的是:
(A)寶玉的哀在於雖發揮文學之才,而未準備好承擔賈政的責任
(B)寶玉被關愛,成長於賈政護守的人間樂園,享受青春的美好
(C)賈政擔負賈府事務,注重現實,故無法理解寶玉的浪漫性格
(D)賈政認為寶玉應該為家人興建與世無爭、遠離廟堂的烏托邦
17. 依據上文,脂硯齋認為賈政此人物「有深意存焉」,此深意應是:
(A)對比寶玉的靈竅天賦,並諷刺禮教使讀書人思維僵固
(B)體現人在歷練後,學會承擔才是成熟面對生活的態度
(C)凸顯賈政的守舊思維,隱喻家族未來必然會走向衰敗
(D)指出在現實人生中,可以選擇浪漫地或理性地過生活
18-2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8-20題。
情緒訊號系統有個特色就是它總是「開啟」情緒開始時幾乎會立刻出現訊
例如傷心時眉毛內緣會向上拉聲音會變得較輕柔低沉最立即的情緒訊號是臉
部表情人們常把生氣害怕嫌惡哀傷和輕蔑視為負面情緒驚訝和愉快是正面情
這簡單的二分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忽略所謂負面情緒並不總是令人不舒服如許多
人看了一場哀傷的電影後喜歡大哭一場二是被視為正向情緒的快樂也可能很殘忍
如嘲笑別人。唯有檢視各種情緒事件的特性,才能分辨使人愉快還是不愉快。
聲音是另一種情緒訊號系統與臉部表情有許多有趣的差別臉部是可以的,
聲音則是時斷時續的可以憑意志完全關閉想隱藏表情可能是人常以電話取代面對
面溝通的原因。電子郵件甚至不需要說和聽,所以不會從聲音流露情緒。
身體動作也是情緒訊號輕鬆時會出現放鬆身體的姿勢輕蔑的動作是從上往下看
對方驚訝則是把注意力固定在產生情緒的對象身體動作雖然像臉部和聲音的情緒訊
號一樣是不由自主的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控制身體的動作比完全不露出臉部和聲音
的情緒訊號更為容易。(改寫自保羅・艾克曼《心理學家的面相術》)
113年學測 6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11
- 6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18. 依據上文,關於情緒訊號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正向情緒會使人露出笑容,總能帶給他人愉快
(B)臉部表情比身體動作情緒訊號,更易憑意志控制
(C)人們常以電話溝通可能是因為聲音比表情容易隱藏情緒
(D)情緒訊號系統總是開啟的,通常從身體動作最先出現訊號
19. 據上文,下列文句畫線處所暗示的情緒訊號,解讀最適當的是:
(A)其(嫦娥)聲清越,烈如簫管。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几上,驚顧之間,已復為箸
眾人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而把目光集中在嫦娥身上
(B)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蘇軾與客藉著疏狂的身體姿態表達對人生苦短的感傷
(C)言訖,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失。靖與張氏且驚且喜,久之,曰:「烈士不
欺人,固無畏!」促鞭而行
身體動作,表現二人驚懼之下
急於離開
(D)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
壓抑面部表情與聲調
20. 某些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調整模式可藉學習而來。下列最接近此一觀點的是:
(A)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B)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C)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
(D)聖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21-2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1-22題。
父子人倫之大。父老而子不能事則其罪在子子幼而父不能養則其責在父
劉珵為衡州知郡孫有男元老幼不撫養而賣與鄉民鄭七棄衣冠而服田畝情亦可
此猶可諉也曰劉珵一時為貧之故已而元老不安於鄭七家逃歸本父劉珵固
宜復回天理自子其子矣乃復以元老賣與程十乙則其意安在哉?可謂敗人倫滅天
理之已甚者!今鄭七入詞欲取回元老於已去三年後此決無復合之……劉珵兩將
元老賣弄為父不父本合勘杖且與從蔭決小杖二十元老牒押往族長劉萬二宣教
聽從收養觀此子情貌奸狡兼所習已乖請萬二宣教嚴與鈐束庶免墮落下流
為衣冠之玷亦一美事《名公書判清明集》
21. 若依右框當代判決書要項觀察上列古代判決書最符
合文中所述的是:
(A)當事人:程十乙為原告,劉珵、鄭七為被告
(B)事實:鄭七有償獲得元老,自認有理由繼續保有養子
(C)主文:劉珵須賠償鄭七,並不得與元老恢復父子關係
(D)理由:鄭七已撫養元老三年;元老已對生父心懷不滿
22.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寫作方式的是:
(A)全文大致先提出法律規定,再說明案件違背該法條,最後敘述判決結果
(B)說明案件時,先列被告自陳的事實,再敘原告的反駁,再舉證人的佐證
(C)其罪在子、其責在父」為綱領,依序指陳「子不子、父不父」之過
(D)時見教化口吻,除對悖倫者嚴辭訓斥,並期勉受託者負起維護禮教之責
入詞具文陳述。 宣教宣教郎,官名
當代判決書的要項
◎當人:訴(原告)與被訴
(被告)兩造
◎事:訴雙方主張的事實,
非法官採認的事實。
主文:法官對該訴訟的決定。
◎理:法對為何這樣判決的
說明。
7 113年學測
11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7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23-24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3-24題。
唐代稱主掌考試為知貢舉因知貢舉者有取捨大權舉子便在考試前向
以博得青睞一旦登第感恩終生於是產生特有的「座主」「門生」關係。柳宗元
〈與顧十郎書〉中說「凡號門生而不知恩之所自出者非人也崔群的例子也反映
當時這種社會意識崔群在中唐時被譽為賢士韓愈盛讚他「考之言行而無瑕尤」
對座主與門生關係,卻表露出相當世俗的看法。《獨異志》云:
勸其樹莊田以為子孫之計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莊良田遍天下
人復何憂?」人曰「不聞君有此業群曰「吾前歲放春榜三十
豈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陸相門生乎?然往年君掌
使簡禮
一莊荒矣。」群慚而退,累日不食。
及第的舉子
的「非人也」。(改寫自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
23. 下列敘述,可藉由上文判斷確知的是:
(A)韓愈、陸贄皆曾於唐代知貢舉
(B)柳宗元於顧十郎知貢舉時登榜及第
(C)韓愈肯定崔群言行,但不認同其拘守座主門生關係
(D)柳宗元、崔群對座主門生關係的認知,不脫時人之見
24. 上文《獨異志》中的崔群之妻說「陸氏一莊荒矣」,最可能的原因是:
(A)譏嘲陸贄未曾知貢舉,缺乏門生 (B)暗諷崔群受陸贄提拔,卻不報恩
(C)感嘆陸贄子孫不上進,門庭漸衰 (D)提醒崔群以陸贄為戒,買田躬耕
、多選題(28 分)
說明:第25題至第31題,每題4分。
25. 下列文句畫底線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就算勉強通過安全檢查,但心存僥倖的防災態度,仍不足為訓
(B)世事變化如白雲蒼狗,刻骨銘心的情感與誓約,已成過眼雲煙
(C)這篇文章見解獨特不同流俗,有如空谷足音,是難得的佳作
(D)萊特兄弟是發明飛機的始作俑者,拜其所賜,才使天涯若比鄰
(E)小陳做事胸無城府欠缺規劃,同事常須為其善後,而心生抱怨
26. 中文
策安全畫底線文句中的「以」,屬於此種用法的是
(A)垣牆周庭,以當南日
(B)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C)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E)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陸相:陸贄
113年學測 8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11
- 8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27. 下列各組「」內的詞,意義前後相同的是:
(A)三五年內,即「當」太平/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B)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向」時估帆所出入者,時已淤為沙灘
(C)爾其自戕「爾」手/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何不呼嫦娥來
(D)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
(E)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
28. 依據下文,關於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敘述適當的是:
臺灣位處廣闊海洋中島上不同族群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
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卑南族有海祭祭典達悟人更是典型
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臺期間福建廣東人民冒險渡過黑水溝來臺灣其冒險打拚
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臺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1949年,
加了臺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兩波移民雖原籍地與背景不同「過鹹水」則是共同的歷
史記憶。
清時期的閩南移民帶來冒險謀利的商業性格臺灣從南到北港口林立顯示
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在國際貿易上的地位日漸重要而臺灣因地
處此一海域的交通要衝遂成為各國進行商業交易的集散地西班牙荷蘭先後占領臺
將臺灣推向西方近代化的進程也帶來商業文明的思維回望歷史,中國、日本、
南亞與西方國家的文化在此原民的南島文化形成特殊的臺灣文化(改
寫自戴寶村《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A)「過鹹水」的經驗,是不同時代漢人移民相同的歷史記憶
(B)商業文明思維與近代化進程,奠基於兩波漢人移民的拓墾
(C)被近代西方列強占據後,海上貿易才蓬勃發展,因而港口林立
(D)因地理條件、南島民族、渡海移民及經貿活動,形成文化特色
(E)融合原民、漢人文化,亦受到日本、南亞與西方文化的影響
29. 關於硃砂(主成分為硫化汞),符合下列資料所述的是:
(A)水飛法是將硃砂先以清水反覆淘洗,再曬乾研成粉末
(B)今日若以機器研磨取代水飛法,將因高溫使硃砂含有劇毒
(C)升煉法主要用於煉製水銀,水銀加入硫黃之後可再產生銀朱
(D)銀朱藉升煉獲得,不僅速度快,毒性也比水飛法獲得的頭朱低
(E)藥用硃砂若以安全方式炮製,非全不可用,但臺灣目前完全禁用
次砂不入藥,作爐置砂於中,
下承以水,上覆以盆,器外加
丹砂性寒而無毒,入火則熱而
有毒,能殺人。
水銀乃至陰毒物,因火煅丹砂
或加硫黃升而為銀朱。
惟取好砂軋碎
入缸注
清水澄浸。
夜,
浮者
缸。
頭朱也。
水飛
升煉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
0940002424
主旨:自 94 51日起禁止
中藥用硃砂製造調劑輸入
出、販賣或陳列。
巴寡婦清
我家因硃砂礦業而致富。硃砂應視原料品質
與加工目的,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中醫師
炮製藥用硃砂須重複
水飛法多次方可耗時
費力若不肖者私下以
機器研磨會因機器運
轉的高溫,使硃砂產生
劇毒一旦入藥極其
危險。
古文敘述參考
《天工開物》
《本草綱目》
9 113年學測
11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9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30-31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30-31題。
鄭成功起兵荼毒濱海民間患之有問善知識云「此何孽肆毒若是?」答曰「乃
東海大鯨也問何時而滅?曰「歸東即逝凡成功所犯之處如南京台並
及臺灣舟至海水為之暴漲順治辛丑攻臺灣紅毛先望見一人冠帶騎鯨從鹿耳而入
隨後成功將舟由是港進癸卯成功未疾時轄下夢見前導稱成功至視之乃鯨首冠帶
乘馬由鯤身東入於外海。未幾,成功病卒,正符「歸東即逝」之語。《重修福建臺
灣府志・叢談》)
鄭成功倭產也誕降之前一日天晴霽無片雲薄暮忽有雷破土窟而出煙霾
漲天人對面不可辨少頃狂風疾雨拔古木且盡屋瓦皆飛平地水深數尺正錯
愕間空中有聲如天崩地裂繞郭顛簸不止眾相驚以地震「弗去懼壓
皆走亟覓山村避之天明諜者言島中有鯨鯢長數十丈夭矯起波間金光閃爍
氣如雷鳴風濤暴漲隱隱有金戈鐵馬之聲不絕舟航糜碎溺入海盡死竟夜哭聲震
天。雞鳴,風始定,魚亦不見。相譁以為妖怪云。是夕,成功生,人奇之。
自成功生後倭視翁氏禮加謹。及長,據金廈,兵敗勢蹙,將以海外為逋逃藪
決計東行時臺地屬荷蘭左賢王忽夜夢一偉人盛服騎鯨魚入鹿耳門侍衛甲兵甚眾
道無阻者。及寤,異之。未幾,報鄭兵至矣。(《臺灣紀事‧鄭事紀略》)
30. 關於甲、乙二文中鄭成功的事蹟,敘述適當的是:
(A)出生之日傳說大鯨現身,引發巨浪破壞船隻
(B)出生後因降伏害人的大鯨,其母受倭人禮敬
(C)擁有騎鯨的天賦,因而率軍船征戰無往不利
(D)率兵剿滅海賊,解救了久被荼毒的濱海人民
(E)死於臺灣,符應高僧大鯨歸東即逝的預言
31. 關於甲、乙二文的寫作方式,敘述適當的是:
(A)分從神異事蹟、中日混血角度,解釋鄭氏軍事才能卓越之因
(B)描述海水暴漲,以凸顯鄭氏船隊之軍威浩大、軍容壯盛
(C)記載鄭成功與鯨魚密切關聯的夢境,以凸顯鄭氏乃非常人
(D)敘寫鄭成功攻臺獲神靈天助,登陸鹿耳門後,勢如破竹
(E)皆以清廷統治的觀點,看待鄭氏攻打荷人、占領臺灣的事蹟
第貳部分、混合題或非選擇題(占 24 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1題組,選擇題每題2分,非選擇題配分標於題末。限在答題卷標示題號
的作答區內作答。
選擇題使用2B鉛筆作答,更正時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帶(液)非選擇題
請由左而右橫式書寫,並依題目指示作答。
翁氏:鄭成功的母親。
善知識:指高僧大德。
113年學測 10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11
- 10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32-36為題組。閱讀甲、乙、丙、丁文,回答32-36題。
回憶一直是文學重要的題材和主題在書寫回憶的文學作品一般關注的是追憶
的內容方式以及其中的自我沒有記憶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過去曾是什麼
來又將有什麼樣的發展我們是自我記憶的總和記憶提供持續的自我意識若改變記
憶,就改變了那稱之為「我」的人。
引起回憶的事物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不復存在的過往情景這些事物就像是過去
時光斷裂後餘存的碎片出現在當下的現實具有路標作用引發我們向恢復整體的方
向前進一如《追憶似水年華》主角馬塞爾因為椴花茶與瑪德蓮糕混融
童年和過去的記憶。
文學作品常見的回憶方式有二一種是自主的回憶一種是不由自主的回憶前者
是主動地重建過去而後者則是在無預期的狀況下透過某種感覺和提醒物(例如瑪德
蓮糕)將早已遺忘了的往日時光一下子召喚到眼前從而湧現出失而復得的喜悅與
幸福同時記憶中的往事只是碎裂的斷片其實無法完整恢復從而讓人意識到時
光的失落和自我的變化,於是懷舊、惆悵、感傷。
32. 依據甲文,回答下列問題:
1
琦君的〈髻〉是一篇回憶散文由下框所示全篇的首段來看該文屬於哪一種「文
學作品常見的回憶方式」?(占2分,作答字數:10字以內。)
2
回憶時,通常會因同時意識到昔日時光的哪些情況,從而引發了怎樣的感受?
(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長期記憶分布在腦內各處不像短期記憶一樣分布
在某個專屬區域因此人不會突如其來地完全忘記某
件事而是在時光流逝對那件事的記憶逐漸喪失精
準,逐漸失去細節。這個過程和照片褪色沒有太大不
同:我們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遺忘。
重啟感情記憶的開關就在於各種感官體驗尤其是難以關閉無法拒絕的嗅覺
一般來說人體接收感官訊息時會經過大腦的視丘再由視丘將訊息傳遞給大腦其
他部位而產生嗅覺的氣味因子則會繞過視丘直達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與海馬迴
(負責處理記憶),因此嗅覺與情感、記憶的連結,比其他感官更直接。所見所聽的
可能旋即消失在短期記憶中但嗅覺幾乎沒有短期記憶。大腦把這些氣味和情感融合
在一起,從而在遙遠的未來,藉由氣味喚起深藏的記憶,掀起濃重的懷舊思緒。
(改寫自戴安・艾克曼《氣味、記憶與愛欲》)
短期記憶:腦中一種低容量記憶類
可將自外界接收的資於短時
間(520 )內保持使用狀態。
長期記憶:儲存在腦中且可長時間
保存的記憶,記憶容量較大
母親年輕的時候,一把青絲梳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白天盤成了一個螺絲
似的尖髻兒高高地翹起在後腦晚上就放下來掛在背後我睡覺時挨著母親的
肩膀,手指頭繞著她的長髮梢玩兒,雙妹牌生髮油的香氣混和著油垢味直薰我
的鼻子。有點兒難聞,卻有一份母親陪伴著我的安全感,我就呼呼地睡著了。
11 113年學測
11 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11 -
請記得在答題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33. 依據甲、乙文,回答下列問題:
1)甲文以「斷片」、乙文以「照片褪色」作譬喻,請說明二者分別形容記憶的什麼
特徵?(占4分,作答字數:各10字以內
2)依據乙文,甲文中《追憶似水年華》裡的馬塞爾的生理路徑
?(「感官」與「大腦各占2三處 10
以內。)
感官
大腦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
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無限江山別時容易
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醉裡挑燈看劍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
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
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破陣子〉)
34. 關於丙、丁二詞中的夢與現實,解讀最適當的是2分,單選題)
(A)夢中皆突破局限,穿梭過去、現在與未來,虛實相生
(B)皆自歡快的夢境中醒來,從而生發想望落空的幻滅感
(C)李煜夢醒覺知「身是客」,辛棄疾夢中自憐「白髮生」
(D)夢醒後,對照夢境與當前的境遇,皆萌生壯志未酬之嘆
35. 若綜合甲文提出下列理解對①、②是否適當的研判應(占2
題)
丙詞以「一晌」形容「貪歡」,此歡樂既是片刻的,應屬於短期記憶。
丁詞寫吹角塞外聲點兵,融入年少抗金記憶的斷片,並潛藏夢想
(A)①、②皆適當 (B)①、②皆不適當
(C)①適當,②不適當 (D)①不適當,②適當
36. 若參照甲文理解丙、丁二詞,請回答下列問題:
1的對比表達感受,亦暗示作者意識到怎樣的「自我的變化
(占2分,作答字數:20字以內。)
2)夢是文學家表述記憶的一種手法。假設丁詞夢境
自主的回憶」,詞中何者是「提醒物」?它與作者回憶起的往事有何關聯?(占
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李煜
南唐最後一任國君,在位十五
年,國滅被俘入宋。
辛棄疾
生於北方二十餘歲聚眾加入
義軍抗金,後率軍投奔南宋。
南歸後為當權者所或放
廢家居,或沉淪下僚。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