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還要考慮搭乘率,搭乘率越高效果會越明顯,越低則會趨於
相同甚至更差。 
 
(2)建設成本評估:輕軌最大特色在可建設於街道平面,不須地下、
高架等興建形式,相當於有專用道的公車,並可以與鐵路共軌,
例目前規劃中的基隆到南港之輕軌就是此例,可減少興建之成
本。不過就初始設置的建設費用與購置成本而言,輕軌必須包含
軌道以及較複雜的控制與車站建設,再加上人均車廂費用也較
高,因此初始設置的建設費用與購置成本的高低依序是輕軌>公車
>轎車,就長期運作且具有較高搭乘率而言則會降低。 
(3)適用地段:看看這兩個不同路線捷運車廂,一個是淡水線,另一
個是文湖線(或可問想一想哪個會是淡水線的捷運車廂,哪一個
是文湖線的車廂),想想看,為什麼要做不同的設計,原因為何? 
(答案:其實在同一縣市裡,會因區域人口特性及數量規劃不同運量
系統之大眾運輸工具,以捷運為例,在淡水線及新店線人口較綢密
地段,就會搭配高運量系統,每列車 2220 人(單向每小時 6萬人
次);在文湖線則就搭配中運量系統,每列車 456 人(單向每小時
2-3 萬人)。所以,像輕軌每列可以載運 240 至250 人次,且成本
及節能減碳的考量下,在中運量的地方可以考慮以輕軌的方式來紓
緩交通。) 
(4)營運效益:輕軌或捷運的營運效益主要來自搭乘率,搭乘率會影響
建設經費的攤提以及營運的支持度,搭乘率太低則會造成營運效率
低落以及嚴重的財政負擔。此外輕軌或捷運也有助於加速地方繁榮
與提升生活品質,若能提高搭乘率將會對於節能減碳亦有相當大的
貢獻。因此建設輕軌或捷運等軌道車輛必須做完整的效益評估。 
 (黃色反白處可視學生程度再行教學) 
三、【總結】提升對於大眾運輸系統之認同 
師:任何一種新措施的實施,必都會遭遇到不同的聲音與質疑,若能事前
與當地的居民做好溝通,將衝擊減到最低,秉持「兩害相權取其輕,
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在此全球暖化的情況下,節能減碳刻不容
緩,希望各位能多思考與接納各種的可能性來一起身體力行。 
1.201 行車保持安全距離。取自:http://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516&p=2230 
2.低碳輕軌 城市運輸新選擇。取自: 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 
https://cfp-calculate.tw/cfpc/WebPage/WebSites/docx_detail.aspx?qparentid=d8f5f78e-807b-
4951-87c9-4e4aff9ab9c5 
3. Calculation of emissions。取自:http://www.co2nnect.org/help_sheets/?op_id=602&opt_id=98 
4.捷運高運量與中運量系統之比較。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