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壹、 前言
根據我國《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動保法)的規定,飼主對於所擁有、
管領的動物,都應該遵守動保法第 5條第 2項的規定,給予動物最基本的照顧,
以及乾淨、安全、健康的生活條件。這是基於「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對
於所有動物、寵物都應該要遵循的動物福利原則與精神。我國第一份《動物福利
白皮書》當中的策略三,也是將重點放在建立寵物的「動物福利指標」,藉此強
化飼主責任與業者管理。此份《貓隻飼養與照顧指南》(以下簡稱:本指南)參
考先進國家、世界小動物獸醫協會(WSAVA)等所發布之貓隻飼養準則或標準,
並結合動物科學領域相關專家之建議,針對貓咪的習性、特性,以及常見的生理、
心理狀態,提供我國飼主在飼養、照顧貓咪時,所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與建議。
「動物福利」雖然是常見用語,但仍必須取決於飼養或照顧動物之目的,依
照不同動物的習性和特質,維持動物身心健康與正常生長所需要的條件。目前國
際間最普遍接受的原則,是 1992 年英國「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FAWC) 所確立的「五大自由」(five freedoms),亦是各國落
實動物福利的重要參考。五大自由的基本概念如下:
⚫ 免於飢渴的自由:容易取得清水及食物,以維持健康與體力。
⚫ 免於不適的自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包括遮蔽處與舒適的休息處所。
⚫ 免於痛苦傷病的自由:疾病預防措施或迅速提供診斷及治療。
⚫ 表達天性行為的自由:提供充足空間、適當設施及同伴。
⚫ 免於恐懼壓力的自由:適當的環境及對待,避免造成心理痛苦。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於各項動物福利綱要中,揭櫫以動物福利五大自
由為依歸,推動會員國制定相關法律與政策。該組織 2019 年版修訂的《陸生動
物健康法典》(Terrestrial Animal Health Code)7.1 章中亦說明,如果動物
是健康、舒適、營養良好、安全、免於不愉快狀態(未受疼痛、恐懼、痛苦)、
且能自然地表現其身心狀態的重要行為,即表示動物有良好之動物福利。
而有鑑於現在人們飼養貓咪的風氣日益增加,貓咪不僅是我們社會的一份子,
更是許多家庭重要的成員夥伴,這也意味著人類與貓咪的生活領域環境將會高度
重疊,牠們的生活、飲食、健康、行動等方面,更與人們息息相關。為了落實與
提升對貓咪動物福利的保障,無論是決定針對個別貓咪終生擁有與飼養的飼主,
或是不分目的,與貓咪長時間相處的人,例如:臨時受託照顧者(為求精簡,本
指南通稱為「飼主」),都適合參考本指南的建議指引。此外,本指南也能做為學
生、一般民眾生命教育重要的資訊來源,藉此共同營造人類與寵物共存、共榮的
友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