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 | 網路資料搜尋整理 | 教學時間 | 1節課(50分鐘) |
設計者 | 李帆老師 | ||
教學目標 | 1.能夠運用網路資源來蒐集、分析、整理、歸納資料。 2.能夠使用網路技術,共同分享、討論。 3.能夠了解資訊備份的重要性,並且適當的備份工作。 | ||
設計理念 | 1.網路在生活上的應用與實務 2.讓學生具備完成其他科目e化作業的能力 | ||
項目說明 | 本單元介紹網路的資料搜尋整理基本概念: 1.深入介紹網路資源的進階使用,如國內外常用的搜尋引擎與知識庫、學校圖書館的網路資源。 2.運用邏輯運算提昇網路搜尋結果的精確度。 3.依解學校規定各科需完成e化作業,但學生卻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有網路資料搜尋、歸納整理、使用Word編排書面報告及家中無Word軟體的問題。 | ||
先備知識 | 1.具有操作作業系統的基本能力。 2.具有操作上網的基本能力。 | ||
評量方式 | 1.口頭問答及課堂觀察 2.完成計概e化作業 | ||
課程內容 | *課前─── 1. 準備好相關教學資源與資料,並設計與印製學習單。 2. 整理好電腦教室達到隨時能上課的標準。 *課時─── 1. 分組訂定主題,上網尋找e化作業主題相關的資料 2. 資料網站「知識+」、「google學術」、「百度知道」,學生尋找「維基百科」 3. 下載計概e化作業制式格式 4. 使用Word編輯E化作業的整理及使用上的小技巧(表格格式、抓圖、文繞圖、背景邊框、利用記事本純化格式)。重點在不要讓報告看起來就是直接從網路複製貼上的文章。 5. 位沒有Word的同學介紹免費文書處理軟體OpenOffice(教育部OSSACC) *課後─── 1. 課程結束後都能得到立即的回饋。再以同學回饋的優點為基礎,自己檢討提出改進意見。 2. 於11/21前收齊計概e化作業,分數做為第二次段考替代成績。 |
教學觀察Rundown
Step1 「前置作業」
檢查電腦、確定題目、下載範本備用
Step2 「介紹入口網站」
知識+、google學術、百度知道
Step3 「尋找維基」關鍵字wiki
進入維基百科正體中文版首頁
Step4 「計算機歷史」
示範如何整理成為書面,避免看來就像直接複製貼上
Step5 「練習」
使用自己的題目試做
Step6 「自由軟體」
教育部自由軟體應用諮詢中心OSSACC
Step7 「End」
巡察使用狀況、適時指導、盡力利用時間完成E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