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國小 110 學年度上學期第三次學業評量 
領域:社會 範圍:第五、六單元 班級:五年忠班 座號:  姓名 : 
一、是非題:每題 3分,共 24 分 
(   )⒈清朝政府規定駐臺官員三年輪調
一次,主要是為了體恤官員的思
鄉情懷。 
(    )⒉鄭氏時期,臺灣出產大量絲綢與
瓷器,並外銷到東南亞地區。 
(    )⒊鄭經去世後,鄭氏王朝內部因爭
奪政權而動盪不安。 
(    )⒋郭懷一事件後,荷蘭人興建普羅
民遮城加強防禦。 
(   )⒌清領前期,媽祖是團結來臺移民
的信仰神明之一 
(   )⒍曹公圳是清領時期臺灣中部地
區灌溉範圍最大的水利設施。 
(    )⒎顏思齊來臺建立據點時,曾吸引
大量日本沿海居民來臺開墾。 
(   )⒏鄭成功為了取得「反清復明」的
基地而來到臺灣。 
二、選擇題:每題 3分,共 24 分 
(   )⒈下列哪一句俗諺形容清領前期,
因實施渡臺禁令造成臺灣社會男
女比例失衡的狀況?(①唐山過
臺灣,心肝結歸丸②有唐山公,
無唐山媽③一樣米飼百樣人④三
年官,二年滿)。 
(   )⒉清領前期,福建、廣東居民冒險
渡海來臺的主因是什麼?(①原
居地耕地有限,謀生不易②臺灣
鮮少發生天然災害③居民崇尚冒
險生活④臺灣農業技術發達)。 
( ② )⒊ 荷蘭人統治臺灣期間,因對人民
課徵重稅而引發哪一個反抗行動
?(①朱一貴事件②郭懷一事件
③林爽文事件④戴潮春事件)。 
(   )⒋「熱蘭遮城所處位置易守難攻,
鄭成功運用圍城封鎖戰略,最終
敵營因彈盡援絕而棄守投降。」
請問,上述中的「敵營」是指何
者?(①葡萄牙人②西班牙人③
清朝軍隊④荷蘭人)。 
(   )⒌清領時期,林維源以哪一種做法
成功化解臺北地區的漳、泉族群
衝突?(①築牆區隔雙方居住地
②設學校讓漳、泉子弟一起讀書
③強迫漳、泉男女通婚④徵招漳
、泉男性一同入伍當兵)。 
(   )⒍下列哪一個不是
 
清領前期,臺
灣頻繁發生民變的主要原因?(
①政府官員欺壓百姓②移民社會
的民風強悍③清朝政府統治態度
消極④外國商人灌輸人民反抗政
府的思想)。 
(   )⒎關於十七世紀時臺灣文教發展的
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①西
班牙人以新港文教化原住民②鄭
經設立學校培育人才③鄭成功興
建孔廟作為教育機構④荷蘭人舉
辦考試以選拔人才)。 
(   )⒏清領前期貴發隻身來臺,想成為
墾戶在新竹地區進行開墾,他可
以前往哪一個地方詢問相關事宜
?(①金廣福公館②德記洋行③
黃氏家廟④泉郊會館)。